長期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多數地方采取先汙染後治理的建設發展模式。現階段,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存在許多問題。
3.2.1缺乏完善的立法體系。
目前,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不健全,漏洞很多,沒有具有約束力的制約機制。推進循環經濟的法制建設還停留在生態環境保護層面。相關立法大多還局限於低級階段,沒有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的手段,對生產和經濟活動影響不大。我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基本法律只有《清潔生產促進法》和《節約能源法》。這些法律沒有形成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遠不能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3.2.2對循環經濟缺乏了解
主要問題是壹些地方和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意義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導致實踐中強調經濟增長而忽視環境保護,沒有落實科學發展觀,片面追求政績觀。還有壹種傾向是把循環經濟的概念泛化,任意誇大其作用。第壹,武斷地認為循環經濟是壹種封閉的、零排放的新型資源利用方式,“可以解決壹切環境問題”。
3.2.3社會宣傳動員機制不足,公眾參與率低。
壹方面,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信息不對稱,人們不容易獲得循環經濟的信息資源,容易導致社會壹般成員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綠色消費理念和環保意識,社會參與意識薄弱。另壹方面,我國缺乏大量的群眾性環保組織,導致中間環節缺失。單純依靠政府的推動,在某些情況下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3.2.4投入不足,技術力量和創新能力薄弱。
中國循環經濟增長緩慢、效率低下,最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技術落後。目前,許多企業沒有將發展循環經濟納入企業總體發展規劃,缺乏從長遠和戰略高度對循環經濟發展的統籌規劃,未能真正建立和完善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投入機制。同時,企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對國內外同行業先進生產技術裝備、資源利用水平、生產和能源利用效率缺乏深入了解,對先進資源利用技術、廢物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節能降耗技術和汙染物處理技術缺乏深入研究,導致本企業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視不夠。
3.2.5政府推廣體系不統壹。
由於利益主體的不同,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大戰略上,中央政府的態度是積極明確的,而地方政府的態度則相對緩慢或消極。比如環保部門更積極,行政部門更松懈。因此,雖然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循環經濟的發展,但循環經濟發展的實際效果較低,循環經濟仍然是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