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張說:“立法不難,難的是執法。”妳是否同意這個觀點,並說明理由?

張說:“立法不難,難的是執法。”妳是否同意這個觀點,並說明理由?

回答:(1)我同意這個觀點。張的這句話意味著這是世界上的壹件大事。難點不在於立法,而在於執法,意在強調執法的重要性。

(2)法律的實施又稱“執法”,是指憲法法律規範的要求通過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多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得以適用、適用和實現的活動。該法的實施意義重大。法律的生命和權威在於實施,法律的力量在於實施。具體來說:

(1)在法律運行體系中,制定法律(立法)是基礎和起點,而法律實施是將國家制定的法律規範具體化、實現法律要求的過程,是將法律從必然狀態變為現實狀態的過程,是將紙面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將抽象的法律行為方式變為法律主體具體行為的過程。

(2)法律能夠實施的標誌是權利得到實現,權力受到限制,義務(責任)得到履行,禁止得到遵守,法律的價值和立法目的得到充分實現。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執法狀況越來越好。但是,無論是在全社會的觀念和行為習慣上,還是在執法和司法實踐中,無論是直觀上,還是參考法治權威評估數據,我們的法律受到尊重和遵守的情況都低於立法預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①保障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文件的違憲審查還比較薄弱;(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壹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逐利傾向經常幹擾法律的實施和適用;(三)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依然突出。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影響了法律的實施,也挑戰了法治的尊嚴和權威。法律實施不力,大大降低了中國法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面對法律實施現狀與立法機關期望之間的反差,我們應該把維護憲法法律的尊嚴和權利,確保憲法法律的有效實施,作為今後相當長壹段時間法治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

  • 上一篇:妳在什麽環境下寫匯編語言源程序?
  • 下一篇:執行程序是訴訟程序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