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的處罰標準是最低的道德標準,比如不偷、不偷、不騙、不搶等等。法律沒有設定道德標準高的條款,比如沒有規定人們必須做好事。換句話說,不做好事並不違法。強調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其實就是在強調底線意識,任何人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線。法律是標準,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守。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在文明社會中,法律和道德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衡量壹個行為屬於道德還是法律,要看該行為的法律是否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法律不是道德,它是維護道德的基礎,是保證道德行使的基礎。法律為道德保駕護航,道德作為法律的最高標準,不能獨立存在。就像有人說的,人本身不需要普及法律,因為法律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僅僅以觸犯法律為標準來衡量壹個人,那真的是太片面了,社會需要的是更多的不僅遵守法律的人,更需要有更多的道德規範來引導我們社會的正確風氣與和諧發展。
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壹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以及社會事務。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壹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