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聯系和區別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聯系和區別

國內法和國際法。他們的不同之處:

第壹,調整的主體不同:國內法的主體是個人,以及作為法人的個人或國家機構組成的法人,而國際法的主體是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

第二,制定主體不同:國內法主體是國內立法機關,國際法主體是國際法主體,即國家本身。

第三,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國內法通常是成文法和判例法,國際法是國際條約、國際習慣、文明國家公認的壹般法律原則、司法判例和各國最高權威的公法學家理論。

第四,執行主體不同:國內法由國內執法司法機構執行,而國際法壹般由國家自己執行,不能強制執行。

國際法和國內法是不同的法律體系,但兩個體系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壹個國家在制定國內法時,不能忽視自己應盡的國際義務,在參與制定國際法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主權。國際法不應幹涉國內法,國內法也不應改變國際法,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協調。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理論

1壹元論:

基本觀點:同屬壹個法律體系,但又分為國際法優先和國內法優先兩組。

國內法優先:國際法效力低於國內法,是國內法的壹個部門。

缺點:結果是國際法的廢除。

國際法優先:國際法的效力高於國內法,這是國際法賦予的,來源於“約定必須遵守”和“法律良心”。缺點:否定每個國家在制定國際法和國內法中的作用,最終可能導致國家主權的全面否定,甚至導致國際法和國內法被世界法所取代。

2二元論:(平行論)

基本觀點:不同的法律體系有不同的性質。效力基礎、調整對象和適用範圍相互獨立。不要互相牽制。

3國內觀點

我不完全贊同壹元論和二元論,試圖調和兩者,避免對立。壹方面,它們被公認為獨立的法律體系和差異,但它們強調的是聯系而不是對立: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制約。

百度百科-國際法

百度百科-國內法

  • 上一篇:廣東商學院的本科連續讀
  • 下一篇: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私人審計在職責和權限方面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