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就業形勢下,最常見的就業方式是勞動關系,其次是勞動關系,還有壹種是勞務派遣。2022勞務派遣新規(壹)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約定及雙方法律責任:1。勞務派遣協議:《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以勞務派遣形式接受用工的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和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崗位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劃分為若幹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2.雙方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以每人壹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二)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1。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合同內容《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即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和約定條款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人單位、派遣期限和崗位。(三)派遣勞動者權益1。依法與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可以與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2.工資福利:(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沒有相同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人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2)《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壹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受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3.被派遣勞動者的政治權利: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四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權依法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加入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務派遣作為我國的用工方式之壹,健全的法律法規有利於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了解和學習有關勞務派遣的相關知識,相信對妳以後的工作會有幫助。
法律客觀性:
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將於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是明確規定“臨時工”享有與用人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行政許可權。壹、控制勞務派遣數量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作為壹種補充就業形式,在滿足用人單位靈活用工需求、解決摩擦性失業、促進勞動者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第十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