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合同內容的七個要素

合同內容的七個要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合同有八個要素,即:

1,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及住所;

2.目標;

3.數量;

4.質量;

5.價格或報酬;

6.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

7.違約責任;

8.解決爭議的方法。

合同的簽署:

壹般有兩個步驟:要約和承諾。

報價:

為壹方當事人與另壹方當事人訂立合同提出要求或者建議。發出要約的壹方稱為要約人。在要約中,要約人除了表達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能夠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人發出,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發出。

要約人可以規定承諾要約的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義務與受要約人訂立合同;出售特定項目的要約人不得與第三方提出相同的要約或訂立相同的合同。要約沒有約定承諾期限的,可以在合理的時間確定。要約人不受已經到期或者被撤銷的要約的約束。

承諾:

壹方對另壹方的提議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壹方被稱為受要約人或受要約人。當受要約人表示接受要約時,其合同成立,受要約人將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擴大、限制或改變要約內容的承諾壹般可視為拒絕要約和新要約。當對方承諾新的要約時,合同成立。

合同形式:

即合同當事人表達建立合同關系的意思的方式。我國的合同形式包括口頭合同、書面合同和經公證、認證或審計認可的書面合同。

口頭合同:

它是通過口頭(包括電話等)方式建立的合同。)意向表達。但壹旦發生糾紛,舉證難,分清責任難。許多國家限制責任重大或超過壹定金額的合同使用口頭形式。

書面合同:

即以書面表達方式(包括信函、電報、契約、憑證等)訂立的合同。),或者口頭協議做成圖書合同、備忘錄等。書面形式有利於分清是非,促使當事人履行合同。中國法律要求法人之間的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簽署,即時結算的除外。其他國家也有適用書面合同的規定。

經公證、認證或審查批準的合同:

(1)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公證。經過公證的合同具有很強的證據效力,可以作為法院判決或執行的依據。依法或者按照約定應當辦理公證的合同,未經公證的合同無效。

(二)合同鑒證,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民經濟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請求,依照法定程序,對合同當事人之間在中國境內的合同進行鑒證。鑒定機關認為有必要修改合同內容時,有權要求雙方當事人補正。鑒定機關也有權監督合同的履行,因此鑒定具有行政監督的特征。目前,我國的合同鑒證壹般由當事人自願決定,但部門或地方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三)合同審批,是指當某壹類合同或壹定金額以上的合同,根據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審批時,此類合同未經上述單位審批不能生效。比如外貿合同要依法審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70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壹般包括以下條款:

(壹)當事人的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物;

(3)數量;

(4)質量;

(五)價格或者報酬;

(六)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種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 上一篇:杭州車管所地址和電話
  • 下一篇:小學生轉學去外地有什麽手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