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單位可以直接辭退員工;因為學術造假被視為隱瞞關鍵信息,可以認定勞動合同無效;
2.員工的不誠信記錄可能會記入檔案;
3.有些情況下,用人單位甚至可以報警,對勞動者進行治安管理處罰;
4.如果員工在國企、醫院、教育機構等工作。,壹旦查出他的學歷,他將受到嚴厲的處罰和警告。
虛假學歷的法律後果:
1.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以虛假學歷作為錄用條件的,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可能的訴訟:用人單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基於虛假學歷雇傭員工造成的損失;
3.行政處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使用假學歷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比如罰款;
4.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使用假學歷可能構成犯罪,如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將面臨刑事責任;
5、職業道德汙點:這種行為會在社會上留下不誠信的記錄,影響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
綜上所述,員工壹旦在工作23年後被發現學歷造假,用人單位有權立即解除勞動合同,辭退員工,其不誠信行為可能會被記入檔案,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面臨治安管理處罰,尤其是在國企、醫院、教育機構等領域,員工會受到更嚴重的紀律處分和警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壹)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和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和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或者倒賣車票、船票、機票、文藝演出門票、體育比賽門票或者其他有價票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登記號碼,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登記號碼,或者變造船舶發動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