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vpn是否違法,要看使用vpn從事的活動來判斷是否構成犯罪。您不得發布違反國家法律的聲明、文章和其他信息。
2.2017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清理規範互聯網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清理規範工作,依法查處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層層轉租”等違法行為,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經營許可和接入資源管理,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我國,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準,禁止建立或租用專線(包括虛擬專用網VPN)等渠道開展跨境業務活動。
3.法律條文:《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分為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兩類。
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應當取得電信主管部門核發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應當在電信主管部門備案。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
二、互聯網違規行為有哪些?
1,計算機網絡犯罪類型: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攻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
2.計算機網絡犯罪類型: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利用計算機貪汙、挪用公款罪;
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勒索;網上走私;互聯網上的非法交易;虛假廣告;網絡洗錢;網絡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損害商譽;網上侮辱誹謗;在互聯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間諜;在互聯網上刺探和提供國家秘密罪。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a)違反《憲法》規定的基本原則;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或者破壞國家統壹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宗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