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在德國烏爾姆的壹個猶太家庭。1900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為瑞士公民。1905年,愛因斯坦獲得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提出光子假說並成功解釋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5年,他創立了狹義相對論,1915年,他創立了廣義相對論,1933年,他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1940年,他成為美國公民,同時保留瑞士國籍。1955年4月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了幫助對抗納粹,1939年,在利奧·齊拉特等人的協助下,他給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寫了壹封信,這封信直接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啟動。二戰後,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使用核武器,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技的新紀元,被公認為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19965438+2月,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世紀人物”。
擴展數據:
1895年春,愛因斯坦16歲。
根據當時德國的法律,男孩在17歲之前可以離開德國,不必回來服兵役。因為痛恨軍國主義,又不忍心壹個人待在軍營裏——就像路易·波爾德中學壹樣,愛因斯坦沒有和父母商量就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和父母團聚。
但是,如果中途退學,以後拿不到畢業證怎麽辦?壹向老實淳樸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下想出了壹個自以為是的主意。他讓數學老師給他開個證明,證明他數學成績優秀,早早達到大學水平。
從相熟的醫生那裏拿到了病假條,說是神經衰弱,需要回家休息。愛因斯坦以為有了這兩個證明,就可以逃離這個惡心的地方了。
誰知,他還沒申請,訓導主任就給他打來電話,勒令他退學,理由是他敗壞班風,不服從學校紀律。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出於什麽原因,他都願意離開這所中學,什麽都不在乎。
他只是突然為自己想出了壹個狡猾的想法卻沒有實現而感到內疚,愛因斯坦後來每次提起都感到內疚。也許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性格相差太遠了。
百度百科-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