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恐同癥的後果

恐同癥的後果

見:同性戀壓制在美國,恐懼同性戀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謀殺壹個被認為是同性戀的人,盡管在很多情況下這個人是不是同性戀還不清楚。在這些案件中,被告會辯稱他們的行為是由於壹時的恐懼:因為他們相信受害者正在“向他們走來”。這種現象通常被同性戀群體認為是“恐同癥防禦”。

當然,謀殺是恐同癥最極端的表現,並不經常發生。更常見的是非致命的毆打、槍擊、刺傷等。同性戀者普遍害怕身體暴力,許多人搬到郊區,以確保他們的安全,並在同性戀社區中獲得更多自己的文化氛圍。即使是郊區的環境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因為壹些年輕群體可能會在同性戀社區尋找目標。更常見的是,恐同者通過歧視來表達自己。世界上對同性戀的歧視依然可見。雖然壹系列明顯的改變雇主資源的非歧視法律和政策廣受爭議,但它們也開始改善同性戀者的待遇。然而,法國許多同性戀權利組織表示,這些法律和政策中有許多事實上是歧視異性戀者的。同性戀權利活動家相信這些說法,並進壹步聲稱仍然有許多微妙的方式歧視同性戀者。正因為如此,同性戀者們還在用各種方式討論著他們對被解雇、拒絕住房或感到無聊的恐懼和害怕。

同性戀是被納粹迫害的群體。請看納粹德國的同性戀,粉紅三角。在美國紐約州的同性戀者歡呼雀躍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地區)的同性戀者生活在“地下狀態”,時刻準備著失去生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伊朗。

作為壹個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國家,伊朗自伊斯蘭革命以來,包括著裝規範在內的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但伊朗對同性戀的態度幾乎沒有改變。

2005年7月19日,伊朗東北部馬什哈德的正義廣場。兩個穿著白色半袖襯衫、被布帶蒙住眼睛、雙手被綁在背後的男孩被帶到已經安放好的絞刑架上。他們被控對另壹名65,438+03歲的男孩實施暴力性侵犯。

起初,官方的縮寫只有M.A .和a.m .地址兩方。經媒體核實,兩人分別是16歲的阿斯加裏和18歲的馬奧尼。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當天也發布了這篇報道,並發布了行刑現場的照片。

事件公開後,根據壹些同性戀反歧視團體獲得的消息,當局只是以性侵罪為借口絞死了這兩名少年,而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是同性戀者。

壹名不願向外界透露姓名的伊朗當地人表示,阿斯加利和馬奧尼原本是壹對同性戀夫婦,他們是由父母中的壹方交給當地警方的。他們瘋狂相愛,不知道會被判絞刑。他們在監獄裏呆了14個月,在被處決前被鞭打了228下。

5438年6月+2007年2月,伊朗政府處決了另壹名有同性性行為的年輕人。2008年,伊朗政府以同樣的理由處決了7名青少年。自1979以來,伊朗已有超過4000名男女同性戀被處決。

在伊朗,針對女性的法律非常嚴格,女同性戀的經歷比男同性戀更艱難。

2005年,伊朗伊瑪目巴希的女友因同性戀被伊朗警方逮捕並被判處死刑,而她則逃到了英國。伊瑪巴什說,如果她回到伊朗,可能會像她女朋友壹樣被判死刑。“我永遠不會回伊朗。如果我回去,我只會死。”

  • 上一篇:“穿越”的同義詞是什麽?
  • 下一篇: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哪些法律文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