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虞姬自殺,讓人唏噓。那麽,歷史上的虞姬真的是自殺的嗎?我不這麽認為。歷史上記載最早的《霸王別姬》故事應該是陸賈的《楚漢春秋》,但這本書在南宋以後失傳了。現在能看到的關於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的史書是《史記》。
陸賈和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楚漢爭霸的時代不遠,所以他們的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項倒在城墻上,小夜曲斷糧,漢軍和諸侯兵把他團團圍住。晚上,當我聽說漢軍四面楚歌時,王祥奈嚇壞了,他說:“漢人得了楚國嗎?‘何楚這麽多人!’王祥晚上起床,在帳上喝酒。如果妳有壹個美人,妳永遠是幸運的;好馬有名,常騎。於是,王祥優雅大方,為自己寫了壹首詩:‘拔山必怒天下,不利則不死。不死能怎麽辦?擔心了又能怎麽辦?“歌曲算數,美女和它。項王哭了好幾次,兩邊都哭了,不敢擡頭。這段話大概是司馬遷從陸賈的《楚漢春秋》中轉述出來的,因為《漢書》作者班固曾在《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取左氏、國虞,采士本、戰國之策,描寫楚漢春秋,後完事於天漢。
國學大師王先生曾說:蓋司馬遷寫《史記》是根據楚漢春秋,所以他關於秦漢事務的話寫得特別詳細。換句話說,司馬遷寫《史記》時,指的是楚國和《漢春秋》。
司馬遷為什麽沒有寫於吉的自殺應該註意的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寫於吉的自殺。司馬遷為什麽不寫?可能有兩個原因。第壹,陸賈沒有寫在《楚秋》中的自殺。第二,於吉的自殺在《楚辭·韓春·丘》中有所記載,但司馬遷認為這違背了歷史的真實,所以沒有使用。前壹種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陸賈寫《楚·秋》時,根本沒有寫虞姬自殺的事。陸賈約生於公元前240年,約死於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比司馬遷更接近那段歷史。所以,如果不是他寫的這個,只能有壹個推斷,就是虞姬沒有自殺。
於吉和項羽的愛情,其歌備受爭議,卻成為壹個輝煌的傳奇。雖然故事驚天動地,但這只是講故事人的說法,不可能是真的。
在《史記》中,司馬遷只記載了項羽的《出巡之歌》:拔山使天下怒,不利則不死,不死則無可奈何。項羽唱完後,於吉也創作了壹首歌。內容是什麽?司馬遷不記得了,但是唐朝有個叫張守節的人記得。他在《史記正義》壹書中引用了這首《楚漢春秋》的和平歌:漢兵已略,楚歌遍地;陛下精神枯竭,妃子無法謀生。關於這首和聲歌曲的真實性也有爭議。有人認為和歌是後人偽造的。第壹,不符合秦漢時期詩歌的風格。第二,如果這首和歌真的存在於楚漢春秋,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為什麽不引用?
總而言之,於吉沒有自殺。歷史上的妃子很單薄,後來的故事大多被民間作者不斷演繹。直到明代魏震的長篇小說《西漢通俗演義》才形成了壹個相對成型的版本。京劇《霸王別姬》的出現讓這個故事更加家喻戶曉,但卻離真實的歷史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