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數額較大。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5000元至20000元的,視為數額巨大。盜竊財物6000元要看是否達到當地數額巨大的起點,也就是說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下。第壹次犯罪,積極退還贓物,有自首情節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減輕處罰的,在三年以下,可以適用緩刑。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不滿壹年半,可以作為不作為犯罪處理。是否構成犯罪,要看是否存在犯罪事實,當事人的主觀故意與客觀要件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以上四個要素缺壹不可。犯罪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人,單位也可以成為部分犯罪的主體。犯罪客體是指受國家相關法律保護的、受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觀罪過。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因果關系等要素。根據四要件說,如果滿足上述四個條件,就可以認定行為構成犯罪,犯罪成立後,可以排除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原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