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沒有什麽是可以傳給下輩子的。只有兩件事:壹是我這輩子做出來的事業。第二,有智慧。人生有兩本書可以讀:壹本是現實生活的書。還有壹個是哲學或者佛經。只有當我們在這兩部巨著之間來回走動時,我們才能增長智慧。
第三,知識與智慧的聯系。所有的科學都是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的。哲學討論世界,壹旦有了確定的結果,就會分化成壹門科學。畢達哥拉斯認為:數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數與數的和諧關系是宇宙本身的結構。這種思維表明,數不僅是人類排列事物的方式,也是宇宙本身的結構。但是沒有證據支持這個觀點。思想不需要證據。不是知識。正是因為畢達哥拉斯的“數”的宇宙觀,才會產生現代自然科學。數學的合理性不僅是人類的合理性,也是宇宙的自然結構。
第四,為下壹代奮鬥,就是為未來奮鬥。“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她勤勞勇敢的根在哪裏?在為下壹代奮鬥這件事上。
5.中國人不是壹種遺傳基因,而中國人作為壹種文化屬性,根植於中國人。只要我們說中文,我們就還是中國人。為什麽語言如此重要?因為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家園。讓人們成為語言的家園。千萬不要從科學的角度看語言。我們對世界的體驗就是對語言的體驗。我們已經形成了對語言世界的基本理解框架。我們在語言上也形成了最基本的生活情感和態度。
6.漢語中的“緣分”壹詞,既有偶然的含義,也有必然的含義。在英語中找不到相應的單詞。說緣分這個詞,就算妳沒讀過佛經,妳也已經在佛家思想裏了。
七、讀了“儒釋道”的經典之後,從來沒有自覺地轉向意識,進入“儒釋道”的思想。讀完中國偉大的人文經典,我們從不自覺地上升到自覺。中國人的生活精彩而有意義。
八、“仁”在中國哲學中不是壹個概念,而是壹種生命情感。也就是“安心與否。”西方認為“情感是壹個主觀性和偶然性的領域”。人與人如此不同,怎麽會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在裏面呢?這說明了西方思想的局限性。中國哲學從他的道論開始就說“講人生經驗的道理”。“安心”就是詢問人生經歷。所以中國哲學走的是生命情感之路,西方哲學走的是理性邏輯之路,各自闡述了普遍真理。中西智慧和思想的差異:西方——“人心相通,道理相同。”中國——“人心相通,心有同感”。現代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義精神無家可歸,交給了宗教。中國人把哲學賦予生活體驗和感受。
九、讀完中國的人文經典,我們得到了把人生感悟提升到人生境界的機會,真理來了。儒家把我們的人生感受提升到了道德的境界(教我們德性)。道教把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到天地境界。佛教(教我們自由)把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到解脫的境界(教我們自由)。宋明時期,儒道佛融合。形成最高成就--陸象山與王陽明心學。
X.解釋“善如水”和“反道之運動”
學哲學,學佛,讀人文經典,是人生實踐的指導。提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