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法律形式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法律規定,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 * *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經費;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 * *用於實施義務教育的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在校學生平均人數計算的義務教育經費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生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3.法律規定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校不得分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針對近年來義務教育發展中出現的“擇校熱”等新問題,義務教育法將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定為方向性要求。
4.學校管理人員將受到處罰。教育亂收費為人民所深惡痛絕。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通過向學生出售或者變相出售商品和服務謀取利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
5.立法明確實施素質教育。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進壹步明確了義務教育的原則和目標。根據法律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6.保障校園安全寫入法律。學校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將保障校園安全入法。
問題2:新義務教育法2015有哪些修改?1.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四十條修改為:“教科書的價格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微利原則確定。”
問題3:新修訂的
問題4:材料1: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簡稱“新法”)於2006年9月1日生效。這是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中(1)的法律保障。(2)法定權利義務壹致。(3)提示:正確行使受教育權,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應做到:①當自己的受教育權受到侵犯時,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自覺履行接受教育的義務。我們應該做...(4)壹個國家的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識,增長才幹,充實和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享受現代文明。教育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命運,這是每個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公民的壹項基本權利。教育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還能決定國家的未來。從國家發展對公民的要求來看,教育是中國公民的壹項基本義務。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接受壹定程度的教育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問題5: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5分鐘實施。
5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於2006年6月29日由NPC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現公布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2006年9月6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06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006年4月1986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6年6月29日NPC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壹章壹般原則
第二章學生
第三章學習型學校
第四章教師
第五章教育教學
第六章經費保障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壹章壹般原則
第壹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障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保障的公益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
第三條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凡具有中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平等權利和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六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經濟困難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七條義務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義務教育;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實施義務教育的有關工作。
第八條人民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對法律法規的實施、教育教學質量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行督導,督導報告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檢舉或者控告違反本法的行為。
發生違反本法,阻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大事件,人民* * *或者人民* *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十條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學生
第十壹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兒童可推遲至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期入學或者休學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經當地鄉鎮人民* * *或者縣人民* * *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於體檢。當地各級人民要確保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
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 & gt
問題6: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雜費。”這凸顯了義務教育具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問題7: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有哪些亮點?有九大突破不容忽視。首先,指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根本方向。上個世紀,由於各地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義務教育階段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甚至學校之間形成了較大的發展差距。隨著經濟的發展,這壹差距正在擴大。新《義務教育法》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法制軌道,並將均衡教育理念作為新《義務教育法》的根本指導思想。可以說,新《義務教育法》的裏程碑意義在於,它從過去各自發展走上了均衡發展的道路。
第二,明確義務教育承擔著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我們過去推行義務教育,主要是解決孩子有書讀,有學上的問題,更談不上素質教育了。新《義務教育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義務教育納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軌道,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義務教育新的歷史使命。同時,新《義務教育法》著眼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壹系列實施素質教育的措施。
第三,新義務教育法回歸了免費義務教育的本質。普及教育、義務教育和免費教育是義務教育的本質特征。免費步驟可以根據國情分步實施,但必須堅持免費教育的特點。公益性是整個教育的特點,義務教育應該更徹底,不僅是普及義務教育,還要免費。新《義務教育法》在免費教育方面又邁出了壹大步,在1986的基礎上增加了不收學費的內容。從今年開始,中央政府將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雜費兩年;在城市地區,需要進壹步調查研究,制定計劃,加快進程。
四是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壹步完善,省級統籌落實力度加大。新《義務教育法》的壹大突破是,在“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基礎上,進壹步加大了省級統籌和責任,實踐了“人民教育為人民”向“義務教育為人民”的轉變。原來鄉鎮壹級很難承擔責任,所以總的責任放在了縣壹級;現在縣壹級基本都是吃財政飯,無力承擔。事業的發展必然增加省級的責任。省級統籌對於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教育經費保障,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支持非常重要,這也是新義務教育法的壹大亮點。
五是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再次明確了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分擔機制,按項目、按比例分擔;義務教育預算單列;規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設立義務教育專項資金。通過這些渠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第六,保障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新《義務教育法》強調了非戶籍地特別是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確定流動人口子女居住地的人要為他們提供平等的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這將對城鎮化的順利進行起到關鍵作用。
七是義務教育辦學行為規範。過去我們義務教育的辦學行為主要靠政策來規範,但新《義務教育法》在規範義務教育辦學行為方面更重要:壹是學校不要分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要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關鍵是要把資源和政策公平地分配給學校,不能有政策、資金、資源的傾斜。這篇文章反映了全社會對教育公平的強烈願望。二是不允許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即“名校不能成為平民學校。”第三,第二十五條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通過向學生出售或者變相出售商品和服務謀取利益”。
第八,建立了新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過去我們中小學的教師職務序列是分小學和中學的。中學的初、中、高級職位對應的是助教、講師、副教授,小學則不能。新《義務教育法》開放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職務序列,小學和中學的區別不復存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都有助教、講師和助教......>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