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壹艘船,承載著人生的航程;安全是風,吹響了企業發展的春天。以下是我整理的學生交通安全知識講座。歡迎參考!
1學員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交通標線道路上畫的各種顏色的線是什麽?交通標誌?。路中間那條黃色或白色的長直線叫什麽?車道中心線?。它用於分隔流量,使它們互不幹擾。中心線兩側的白色虛線稱為?車道邊界?規定機動車應當在機動車道上行駛。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行駛。十字路口周圍有壹條白線,對嗎?停線?。紅燈亮時,各種車輛都要停在這條線上。像斑馬條紋壹樣的白色等分線的馬路上的長廊是什麽?人行橫道?。行人在這裏過馬路更安全。
隔離設施交通隔離設施主要包括人行護欄和隔離墩或綠色隔離帶。行人護欄用於保護行人安全,防止行人穿越。道路進入車道,阻止車輛進入人行道。車行道上設置隔離墩或綠色隔離帶,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過往車輛隔開。希望大家不要越過護欄和隔離墩或綠色隔離帶,否則有被車輛攔下的危險。在壹個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掛著紅、黃、綠、三色的紅綠燈。它是無聲的?交警?。交通燈是國際統壹的交通燈。紅燈是停止信號,綠燈是交通信號。在路口,幾個方向的車聚集在這裏,有的要直行,有的要轉彎。誰應該先走是遵守交通信號燈。紅燈亮時,向左轉。在不妨礙行人和車輛的情況下,允許車輛右轉。綠燈亮,允許車輛直行或轉彎;黃燈亮著,停在路口停車線或者人行橫道線上,交通已經延續;黃燈閃爍時,警告車輛註意安全。
每當妳走在路上,都會看到很多行人的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如果行人和車輛隨心所欲地行走,就會出現交叉沖突和混亂。用在交通道路上?交通標誌?畫出車輛和行人應該走的規則:機動車走?高速公路?。在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交通標誌。他們用圖案、符號和單詞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告訴司機和行人註意周圍的環境。這些標誌對安全車非常重要,被稱為。壹個永遠不會下崗的交警?。警示牌?是警告車輛和行人註意危險區域,減速慢行的標誌。禁令標誌:是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某些交通行為的標誌。指示標誌:是指示車輛和行人移動的標誌。行人行進的跡象。指路標誌:是傳達道路方向、位置、距離等信息的標誌。輔助標誌:是在主標誌下對主標誌進行輔助說明的標誌。我們應該熟悉和愛護這些標誌,不能隨意損壞或亂塗亂畫,自覺遵守這些標誌的規定。
誰不會走路?其實並不是。如果我們不註意交通安全,我們走路時就會遇到麻煩。所以我們上學、放學回家、節假日出門,走在人來人往的繁忙道路上,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應該走人行道。在沒有人行道的地方,妳應該走在路的右邊。走路時要精神集中,不要東張西望,不要邊走邊玩,不要邊走邊看書,不要三五成群並排走,不要亂穿馬路,不要追車打鬧。不要在路上踢足球、滑冰、放風箏或玩遊戲。壹旦被車流撞倒,後果很嚴重。有些人總喜歡在車前車後過馬路,很危險。司機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什麽?盲點?。車前車後有人,司機看不到怎麽辦?盲點?匆忙過馬路會造成車禍。所以過馬路前要註意左右的車流,先看左邊,再看右邊,看到沒有車來了才能過馬路。有嗎?人行橫道?然後呢。人行天橋?走在街上比較安全。
2 .學生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學生: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學生因交通事故、校園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傷亡。但在這些事故中,除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過預防措施和緊急處理避免的。因此,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尤為重要。
對於學生來說,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生在課堂上壹起學習,討論問題,鍛煉身體,娛樂遊戲,團結互助。校園生活緊張又快樂。
然而,壹些學生不遵守學校紀律,追逐和玩危險的玩具,導致各種事故,破壞了校園生活的和平。
論課間活動的安全性。
課間休息時,教室、走廊、樓梯間到處都有學生走動或站立。如果妳追著打,第壹,妳可能會因為跑得太快而扭傷手、腳、腰或者掉腦袋。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學,造成事故。所以要求學生課後不要亂跑。
我們的學生喜歡滑樓梯,從樓梯的高度往下跳。請小心,這很危險。很多同學因此扭傷了腳,摔斷了腿。因為我們的樓梯欄桿不牢固,可能會因為妳的推擠而斷裂,發生惡性事故。有些同學喜歡惡作劇,嚇唬站在走廊或樓梯欄桿旁的同學,這是極其危險的。樓梯是我們重點安全防範的地方,很多學校都發生過因為樓梯擁擠導致的安全事故。尤其是保證早操的安全和學生放學後下樓的高發期尤為重要。在這裏我強調壹下,同學們壹定不要跑下樓梯,壹定不要擁擠,尤其是在集體下樓的高發期。
論勞動衛生活動中的安全。
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習慣、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學習壹些基本的勞動技能,學校或班級組織壹些公益勞動、清潔勞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工作中,如果學生不遵守勞動紀律,很有可能會出現壹些危險。如果站在窗臺上擦玻璃,不註意安全很容易摔倒;如果在清潔門窗、桌椅時不小心,可能會被釘子和玻璃割傷手指,嚴重的會引起破傷風。
在勞動過程中,學生應註意以下事項:
1,註意了解勞動現場,牢記安全。
2.註意勞逸結合。如果妳累了,在工作前休息壹下。
3.不要在高空和危險的地方工作。
4、上班時間不要打鬧,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行車安全
道路的修建是為了方便交通。路上車水馬龍,車水馬龍。如果我們在路上隨意玩耍追逐,就當?遊樂場?不僅影響交通,而且非常危險。例如,踢足球,滑冰,羽毛球,放風箏等。,很多人不僅在課間玩,在上下學的路上也玩。我不知道拼死壹戰有多危險。有時候跑到馬路上趕東西玩,導致司機猝不及防,造成交通事故。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踢羽毛球、玩呼啦圈都會給來往的人帶來不便,也是妨礙交通的違法行為。馬路不是遊樂場,所以妳不能在馬路上玩。同學之間要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互相照顧,做壹個交通安全工作者?發起人?。過馬路時,壹停兩看(向左看)三過,走斑馬線。走路的時候走人行橫道。
食品衛生安全和自我防範意識。
不要在路邊攤或者無證店鋪買東西。不要購買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不要暴食。學生必須加強自我防範意識。他們在校外不能隨意相信別人。有人問路,我們只能指路不能帶路。我們不能和不熟悉的人玩,因為那個人就是可能會騙妳的壞人。遇到壞人要及時告訴家長老師。
同學們,安全工作重於泰山,身體健康是學習、工作、生活的資本。
甲型流感防治知識H1N1
(1)什麽是甲型流感H1N1?
甲型流感(H1N1)是壹種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為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病毒基因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基因片段。
(2)傳染源有哪些?
甲型流感H1N1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
(3)傳播途徑是什麽?
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間接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傳播。
(4)哪些人容易受到感染?
人壹般都是易感的。
(5)甲型流感H1N1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甲型流感(H1N1)潛伏期壹般為1-7天,多為1-3天。人感染甲型流感(H1N1)的早期臨床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咳痰、流鼻涕等。在壹些病例中出現嘔吐和/或腹瀉。喲,10%病例不發燒。體征主要有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能會出現肺炎等並發癥。少數病例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也可被誘發加重,表現出相應的臨床表現。嚴重的疾病會導致死亡。
(6)甲型流感H1N1的感染期有多長?
甲型流感(H1N1)的感染期為患者癥狀出現前1天,發病後7天,或癥狀消失後24小時(以時間較長者為準)。
(7)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觸者有哪些?
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感染期內接觸過甲型流感(H1N1)病例而未進行有效防護的人員,包括:對甲型流感(H1N1)病例進行診斷、治療、護理或探視的人員;與病例有過生活、工作或密切接觸的人(壹般在2米以內);接觸過該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體液的人員。
(8)如果是甲型流感(H1N1)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需要註意什麽?
發現自己是甲型流感(H1N1)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後,應主動在家密切觀察健康狀況,觀察期從最後壹次接觸患者算起順延7天,同時註意:
1.家庭要配備必要的消毒劑和個人防護用品,家庭成員要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減少接觸。
2.盡量住單間,減少與* * *住戶的接觸機會,家中保持通風。使用後的馬桶應根據需要進行清潔和消毒。
3.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要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4.每天早晚測1體溫,並做記錄。如出現急性發熱或類似癥狀,應立即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按有關規定在家中或醫院進行治療。
(9)如果出現流感樣癥狀,如身體不適、發高燒、咳嗽和/或喉嚨痛,該怎麽辦?
1.及時到當地設有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醫院就醫。
2.減少與他人的接觸;使用口罩或與他人保持壹定距離。
盡量待在家裏,不要去上班,不要去學校,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4.休息,多喝溫水。
5.咳嗽、打噴嚏時,用壹次性紙巾捂住口鼻,並妥善處理用過的紙巾。
6.經常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後。
7.請別人幫忙處理需要和別人接觸的家務,比如逛街。
(10)如何預防甲型H1N1流感?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通暢。
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4.盡快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預防知識
1.什麽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是什麽表現?
手足口病(HFMD)是壹種常見的傳染病,以嬰幼兒為主,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EV71病毒就是其中之壹。壹般壹年四季都有發生,5-7月為高發期。
手足口病的癥狀壹般比較輕微。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有發熱癥狀,手掌和腳底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皮疹周圍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播的?有疫苗嗎?
手足口病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主要通過密切接觸患者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的飛沫等)傳播。)和被汙染的手、毛巾、手帕、牙杯、玩具、餐具、瓶子和被褥。手足口病目前還沒有疫苗,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