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現場是否存在“三違”?“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
員工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現場是否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同行業對員工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建築工人應配備和使用頭盔、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機應重點提供和使用防塵口罩,裝配工和機床工應重點提供和使用防護鞋和防護眼鏡。
2、車間、倉庫環境整潔,材料堆放有序。比如氧氣瓶和乙炔瓶不能暴曬或倒置,兩個氣瓶不能放在壹起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寬敞地方,可以堆放在5米以外)。
3.危險品管理是否規範。劇毒品、爆炸物品管理是否“五對”,危險化學品是否專儲,危險化學品是否有安全技術規範和安全標簽。
4、重點工程、關鍵設備和設施是否配備安全裝置和安全警示標誌。
5.動火作業是否得到批準,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
擴展數據:
車間管理的基本原則:
1,統壹領導和民主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現代工業生產是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產。生產力水平越高,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嚴格實行統壹領導。
2.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相結合的原則。工人的思想政治問題總是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在管理過程中產生,或者反映在生產技術管理活動中。
因此,車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經濟工作結合起來,為生產服務,保證經濟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使車間生產活動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百度百科-三違
百度百科-車間管理
2.安全生產常識
AQ156 -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AQ156-01-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中員工的權利和義務
AQ156-02-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相關概念知識掛圖
AQ156-03-安全生產方針和原則企業員工安全知識掛圖
AQ156-04-安全生產的殺手:三違現象。
AQ156-05-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知識常見不安全行為掛圖
AQ156-06-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工作基本安全規則
3.工廠管理的基本知識
第壹章總則1為規範公司生產現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創造舒適整潔的環境,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實施細則1質量管理1.1“四檢(首檢、自檢、互檢、巡檢)”和“三不(未查清責任、事故原因、防範措施)”。1.2嚴格控制工序質量,堅持下壹道工序是客戶,重點控制關鍵檢驗點,關鍵是上道工序的質量。
1.3做好文明工作,防止產品磕碰、劃傷和在產品上留釘子。2工藝管理2.1認真執行工藝作業指導書。
2.2熟記工藝操作規程、檢驗工具和檢驗儀器。2.3檢查客戶型號與代碼匹配規格是否壹致。
2.4如有疑問,應及時提交相關部門處理。2.5按程序將首件送質檢部檢測確認,生產前將首件放在展示臺上。
2.6嚴格執行規定的文件更改程序,做到手續完備,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2.7合理使用設備和工具,保持車間良好運行狀態。
2.8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必須經過審查、批準和試實施後才能編入生產技術文件。3位置管理3.1生產現場基於“5S”實施位置管理。
3.2標識正確,半成品分類存放,標識醒目,及時更換,幹凈無水垢,專人負責。3.3固定擺放,半成品按區域、類別擺放,做到直、直、整齊。
3.4及時檢查和清理,小心輕放產品,保持材料和產品的外觀完好。3.5帳、物、卡相符,手續齊全。
4設備管理4.1認真填寫設備檢查維護記錄,做到及時填寫,字體正確,清晰準確,符合要求。4.2根據設備的特點,對人員和機器進行操作。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4.3做到“三好”就是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可以使用、維護、檢查和排除故障。
4.4做到“四個要求”:齊全、清潔、潤滑、安全,嚴格執行設備管理規定,遵守操作規程和維護指南,堅持日擦洗、周維護、月維護制度,安全可靠,保證正常運行。4.5建立設備臺帳,完善設備管理。
5工具管理5.1擺放整齊,將工具箱內的量具、工具、生活用品從上到下分層存放,方便開箱,內外整潔幹凈。5.2卡片內容壹致,個人長期使用的工具、量具應與設備帳相符,損壞或丟失的工具照價賠償。
5.3正確使用工具。在使用過程中,輕拿輕放,不得碰撞、敲擊、亂放。
5.4借用的工具和量具使用後應及時歸還,保持清潔,並按編號放置。6勞動紀律6.1堅持兩個準時:準時上班,準時下班。
6.2五不準:工作時間不準看書、看報;無串帖;禁止閑聊或大聲喧嘩;不吃水果蔬菜;未經批準,妳不得擅離職守。如果妳臨時離開妳的崗位,妳必須向直線領導請假,團隊領導會在妳離開前簽發壹張“請假卡”。6.3進出工廠必須佩戴廠牌,離開工廠必須請假。批準後,必須憑“放行單”出門。
4.生產車間員工安全培訓內容怎麽寫?
生產車間安全培訓內容
1,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新工人應該記住的第壹件事是遵守工作場所的安全和健康條例。很多安全規定都是從前人事故傷害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我們應該嚴格遵守。
任何手術都要有壹個正確的程序,是能讓手術“順利”、“安全”、“輕松”的方法。因此,如果不按照程序操作,可能會造成事故和傷害。有人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好了”、“太麻煩”按程序來做,但“欲速則不達”只有忠實遵守操作規程,才能保證安全。
2、工作前安全早期預測
上崗前要明確工作中的註意事項,不清楚的要積極提問,直到說清楚為止。要不要檢查壹下作業範圍有沒有安全問題?有滑倒摔傷的危險嗎?使用和使用的工具是否損壞?使用的材料和機械是否有異常?在工作中,妳要時刻思考“下壹次操作的危險是什麽”和“如何避免這種危險”。嚴禁隨意進入危險區域,亂動閥門和電器開關。
3.安全常識
1)因生產需要設置的坑、溝、池應有圍欄或蓋板。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不應妨礙作業和交通,廢棄物應及時清除。
3)工作場所應保持整潔。
4)易燃易爆物品散落的場所應嚴禁煙火。
5)禁止向在易燃、易爆、燃燒和靜電場所工作的工人發放和使用化纖防護服和用品。
4、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
(1)電氣線路和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電工隨意處理電氣事務。
(3)移動長而高的金屬物體觸碰電力線、配電櫃等帶電體。
(四)操作漏電的機械設備或者使用漏電的電動工具。
(5)電鉆等手持電動工具的電源線損壞或松動。
(6)電焊操作人員穿背心、短褲和絕緣鞋;汗水浸濕的手套;焊鉗意外碰到自己。
(7)臨時線路使用或管理不當。
(8)配電裝置、架空線、電纜、開關、配電箱等電氣設備。被高溫、高濕、灰塵、滾動、摩擦、腐蝕等損壞。在長期使用中,造成電氣絕緣損壞和接地或接零保護不良,從而導致漏電。
(9)接線盒或插頭座不合格或損壞。
5.有哪些基本的安全生產常識?
1.(壹)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二)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4)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2.(壹)工作場所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二)生產設備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三)特種作業場所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3.職業有害因素有很多種。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產技術的發展,
更新和改變。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四類:
1.物理有害因素,包括異常氣象條件、噪聲、振動、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
2.化學有害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塵。
3.生物有害因素,包括生物菌株源、細菌、病毒等。
4.不利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包括工效學問題、過度勞累和職業心理壓力。
4.1)查領導看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2)檢查思想,查看消防安全。
全職行動;(3)檢查組織查看消防活動及其職能;(4)檢查系統並查看
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實;(5)檢查火源,看用火用電是否符合要求;(6)
檢查物料,看數量和存放的環境是否合適;(7)檢查建築,看設計是否符合要求。
求;(8)檢查隱患是否已整改或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9)檢查消防系統
石,查看設備是否齊全,設備是否完好;(10)查看火災事故是否已處理完畢。
是否處理得當。
5.(1)風險較大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提出法定要求;(2)300人以上的企業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組織或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3)員工人數不足300人的,予以匹配。
配備專職或者* *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擔任。
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希望有幫助!!
6.工廠安全和消防培訓材料。
工廠安全和消防培訓材料?我做安全總監的時間不長,但這個其實很簡單。
1)對工廠新員工的安全教育(1)是從總體上講國家的法律法規,提高員工的安全素養,2)工廠的基本情況,3)介紹員工所在企業的事故案例和教訓,搶險救災的常識,工傷事故的報告程序。2)車間安全教育(1)介紹車間情況,如生產什麽產品,使用什麽機械設備,人員,使用什麽防護措施,消防用品的位置等。
2)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3)根據生產車間的特點,重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和防護要點;4)在生產車間介紹防火知識;3)安全班組教育(1)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安全設施。重點關註易發生事故的崗位和那些潛在的危險因素,2)講解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職責。
本文主要介紹安全操作規程,不按規程操作和違章操作的危害。3)講解如何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4)實施安全操作示範。4)考試。
1)考題選擇(根據我廠實際情況和法律法規,做壹些有代表性的考題)2)考試合格後才能上崗。這就是三級安全教育。
可以結合自己工廠的情況,想出可操作的東西。不要走過場,這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