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亞裏士多德創建了哪些學科體系?

亞裏士多德創建了哪些學科體系?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亞裏士多德

復習問題:(3分鐘)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思想家柏拉圖。我們找壹位同學來談談他的重要思想及其影響。

(1)哲學思想:唯心主義,認為觀念是世界的本質,現實世界只是觀念世界的反映。

它在人類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政治思想:理想國分為統治者、士兵和平民。三類人各司其職,真正懂哲學的人壹定是王者。國家的目的是和諧和效率。

對後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很大。

(3)法治思想:強調法治,法律應該是包括統治者在內的所有人的行為準則。

對後世影響深遠。

新課簡介:(1分鐘)

柏拉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思想之所以能流傳下來,保存下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創辦的雅典學院,他在這裏任教40多年,培養了壹大批人才,其中亞裏士多德是最優秀的。亞裏士多德不僅繼承了柏拉圖的許多思想,而且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見解,成為西方世界偉大的哲學家。今天,讓我們從第三課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亞裏士多德開始,了解他的深刻思想。

講授新課:(29分鐘)

我們先了解壹下亞裏士多德的主要生活經歷,給妳兩分鐘時間閱讀課文第壹項,概括主要時間和事件。(6分鐘)

384年前,亞裏斯多德出生在希臘北部的小鎮斯塔吉拉。這座城市在北方強國馬其頓的統治下,亞裏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王室的醫師。

367年前,亞裏士多德17歲時,來到當時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學園,師從柏拉圖,在這裏度過了20個春秋。他天資聰穎,好奇心強,興趣廣泛,思維敏捷,因此是學園中最優秀的學生之壹,被柏拉圖稱為“學園之魂”。在學院的20多年裏,亞裏士多德涉獵了各種知識和問題,為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前347年,雅典受到馬其頓王國的軍事威脅,馬其頓意氣風發。由於亞裏士多德家族與馬其頓王室關系密切,亞裏士多德敵視雅典,被迫離開雅典,逃往小亞細亞。

343年前,亞裏士多德收到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壹封信,信中寫道:“我有壹個兒子,但我寧願感謝他們給了我這個兒子,也不願感謝他們讓他出生在妳的時代。希望妳的關心和指揮能讓他配得上我,配不上他未來的王國。”就這樣,亞裏士多德很榮幸地成為馬其頓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這位王子就是亞歷山大大帝,他後來繼承了馬其頓王位,建立了壹個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大帝國。他在當老師期間,壹方面耐心教育亞歷山大王子,最終造就了這位雄壯的君主;另壹方面,他利用優越的條件繼續學習哲學和各種科學,這進壹步發展了他的學術和思想發展。

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繼位後,征服了整個希臘。此時的王老師並沒有留在國王身邊享受榮華富貴,而是回到雅典成立了呂克昂學園,並在那裏講學。雖然呂克昂學園不像現在的學校那麽正規,沒有考試,沒有教學大綱,但在這裏,亞裏士多德給出了他的思想,只是和學生對話。他的演講雄辯、連貫、有說服力、機智、有趣。他的教學方法獨特,喜歡壹邊講課壹邊散步,很隨意,有壹種瀟灑無憂的感覺,所以被稱為“無憂無慮派”。

323年前,亞歷山大大帝病逝,雅典人再次掀起反馬其頓熱潮。亞裏士多德雖然壹直遠離政治,政治和法律觀點與雅典相同,但與馬其頓相反,由於他與亞歷山大和馬其頓的特殊關系,自然成為雅典指責和仇視的對象。據說亞裏士多德含淚離開了呂克昂書院,從此陷入孤獨,精神受到嚴重打擊。

322年前,他在卡爾奇死於抑郁癥。可見,哲學家把自己的科學和學術研究視為生命,當研究停止時,生命也就結束了。

轉場:著名學者海德格爾用三句話評價亞裏士多德的壹生:“亞裏士多德出生,思考,然後死亡。”這句話表明並被認可,那就是:亞裏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生命。亞裏士多德的壹生是思考的壹生,他對真理的追求從未停止。他有壹句名言我們都非常熟悉:“吾愛吾師,尤愛真理。”所以,讓我們考慮壹下。這句話說明了亞裏士多德的精神是什麽?(6分鐘)

(學生回答:尊重老師而不是盲從。)

亞裏士多德非常愛他的老師。柏拉圖死後寫了壹首真摯的挽歌,稱贊他的老師是“連贊美的權利都沒有的壞人”。然而,亞裏士多德並沒有盲目崇拜他的老師。雖然他受老師的影響很大,繼承了後者的很多思想,但他的作品也經常對老師的觀點進行嚴厲的批判。比如,柏拉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壹個烏托邦式的理想國,而亞裏士多德反對私人財富是合理的。這種批評在柏拉圖還活著的時候就出現了,以至於柏拉圖經常善意地稱他為“小馬”。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小馬吃飽了奶會踢媽媽。正是這種不迷信、不盲從、敢於創新、善於開拓的精神,使得亞裏士多德在學術研究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那麽,“吾愛吾師,尤愛真理”這句話對我們今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什麽啟示呢?

這種師生關系觀對我們今天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仍有借鑒意義。作為學生,不僅要視老師為良師益友,還要敢於獨立思考,突破老師觀念的局限,勇於創新。這壹點尤其值得學生學習。

亞裏士多德不僅沒有盲從他的老師,而且敢於和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爭論。他與同樣研究修辭學的伊索克拉特斯學派進行了討論,並與主持柏拉圖學院的西博·希波什進行了辯論。這個學派不僅僅是與提倡禁欲主義的哲學家的對抗。學術爭鳴是學術發展的重要方式。通過討論和辯論,亞裏士多德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學術影響。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豐富的思想值得研究。讓我們壹起來看看亞裏士多德的重要思想。(20分鐘)

(壹)亞裏士多德哲學是最重要的思想。

(1)他認為思想來源於具體的事物,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不可分的。他與柏拉圖的主要區別在於,柏拉圖只重視精神,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源,而亞裏士多德認為精神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緊密相連。

比如教材《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對話彩陶畫》中的插圖,描繪了亞裏士多德與柏拉圖關於“樹”概念的爭論。柏拉圖認為世界上只有壹種本質的樹,其他的都是模仿,而亞裏士多德說:“樹就是樹,由種子生長,結出果實。離開真樹有什麽意義?”亞裏士多德最終拋棄了柏拉圖的唯心主義,確立了這種二元論,即世界是由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構成的。

(2)亞裏士多德對哲學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邏輯學。他將邏輯視為哲學的壹部分,經過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論”。所謂“三段論”主要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

可以看看課本上的這個例子:大前提是所有動物都會死,小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動物,結論是所有人都會死。這其實是壹種從壹般到特殊的演繹,是壹種演繹法。我們可以模仿這個,再舉壹個三段論的例子:大前提是每個人都會死,小前提是蘇格拉底是人,結論是蘇格拉底會死。還有人能舉個三段論的例子嗎?

好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推論,看是否合理。(課件)

顯然,這種推理是荒謬的,既有概念(它)的問題,也有邏輯的問題。這是當時流行的詭辯。與之相比,亞裏士多德的三段論更為嚴謹和科學。

因此,三段論的命題意義重大。首先,它使邏輯學本身的研究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邏輯學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科學,這是亞裏士多德對哲學的最大貢獻。其次,它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學工具,這種演繹推理方法具有普遍意義。

(3)亞裏士多德對哲學的貢獻不僅創立了邏輯學,而且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首先,他重視收集材料。為了收集材料,亞裏士多德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廣泛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包括養蜂人、漁民、獵人、牧羊人、農民等。與此同時,身在國外的亞歷山大也沒有忘記老師的研究。他命令自己的部隊把有關動植物的原始資料交上來或者畫下來,詳細描述,然後送給亞裏士多德,這就使亞裏士多德擁有了大量的實物標本和壹般人得不到的第壹手資料。

其次,他主張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得出連貫的結論。

(4)亞裏士多德也第壹次將科學分類。他把科學分為理論科學、實踐科學和創造科學。

所謂理論科學,就是以真理本身為目的的科學,包括物理、數學、哲學。

所謂的實用科學,就是處理人的行為問題,研究人作為公民應該如何表現,在不同的場合應該如何作為,包括倫理學、理財學、政治學。

所謂創造科學,就是研究如何生產出具有實用或藝術價值的物品及其知識,包括種植科學、工程技術和文學藝術的創造。

亞裏士多德創立了多學科的學科體系,他在政治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我們來看看亞裏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政治學》中。

(1)他把希臘城邦的政體分為六種:君主政體、貴族政體、* *和政體、暴君政體、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他認為前三個比較好,後三個比較差。其中,最受推崇的貴族政體是富人中最理性的精英組成的統治最理想,但實際上這種精英統治很少出現,所以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更可行的是* * *和政體。他認為終身制不好,因為“思想會隨著身體的衰老而衰老”

(2)他還論述了政治制度中革命和內鬥的原因,認為原因在於不平等。

妳可以看看課後的閱讀和思考。文官政權要求完全平等,即人人都是自由人。這是壹樣的,是平等的。那麽按照這種平等,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而不是按照階級和財富來劃分權利。就是材料2中的“數量相等”。

而寡頭政治則認為權利應該按照地位和財富來劃分,這實際上是壹種等級平等,是材料2中的“比例平等”。

由此,亞裏士多德認為地位低下的人成為革命者是為了獲得平等,而富有的人要求保持自己的優越地位,這可能導致政權的變化。因此,他提出了穩定政治制度的九項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這是他的法治優於人治的思想。

(3)法治優於人治。

我們來看看亞裏士多德的這段話。他說,法制應該包括兩層含義:壹是法律被普遍遵守,這是守法,這是實現法治的關鍵;第二,人人遵守的法律本身就是良法,這是實現法治的前提。

他和柏拉圖的區別在於,柏拉圖強調的是人治,也就是哲學家的統治。只有當他的理想沒有實現的時候,他才提出法治的觀點,但是他忽略了法律的本質,只強調要守法,忽略了如果法律本身就是惡的,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法治。亞裏士多德壹方面強調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遵守法律,另壹方面也強調人人遵守的法律本身應該是良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法治。

(3)在倫理學方面,亞裏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理論。

所謂“中道”,就是中庸之道。他認為宇宙萬物都不是好的,沒有那麽好,最好是在太多和沒有那麽好之間。比如他說勇敢是懦弱和魯莽的中道。勇氣不是什麽可怕的東西。有些事該怕就怕。如果妳不害怕,妳就應該不計後果。太害怕是懦弱,這樣不好。其實質是要求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以“理性”作為行為準則,這與儒家學說中的中庸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我們今天處理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研究了亞裏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確實很深刻。那麽應該如何評價他對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呢?(3分鐘)

(1)建立了多學科體系。

他在邏輯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留下了許多開創性的著作和豐富的遺產。

(2)提供科學的方法論。

以“三段論”為核心的邏輯成了壹切科學的工具;倫理學中的“中道”理論成為人類和諧社會的潤滑劑;政治學中的“法治”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3)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他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對真理的追求,將永遠激勵著後人積極進取,探索新知。

摘要:(1分鐘)

今天,我們壹起學習了亞裏士多德的壹課。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亞裏士多德的壹生雖然很坎坷,但他壹生都在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對真理的追求從未停止。他尊重老師,但不盲從老師。他為真理而爭辯。他在哲學、政治、倫理等諸多領域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對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貢獻是驚人的。有人稱他為“學者中的大師”,也有人稱他為“所有真正的思想家中永恒的巨人”。他深邃的思想和探索真理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 上一篇:學前教育如何加強師範生職業情感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 下一篇:關於機動車輛強制報廢的標準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