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是《錦繡春光》,是1978年恢復制螺工藝後的第壹部代表作。它作為當年的高級代表作參加了全國工藝美術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1979被鄧副委員長選為國禮,贈送給朝鮮金日成主席。後來有壹本在1985被國家作為珍寶收藏。
《青楊風光圖》,產品裝裱盒裝,長42厘米,寬30厘米,高10厘米。裏面有12張圖片,每張圖長36厘米,寬22厘米。可以作為畫冊放和收,放作為長卷,長264 cm,可以觀看。該產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宇構思設計,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王興泰主持開發並參與設計。作品“料美、工精、藝高”,明麗多彩,隨光而變,清麗雅致,“新、精、奇、特”,是當代揚州漆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羅典《濱江瀛洲圖》卷軸畫,該畫內卷為120cm65cm,卷軸畫為210cm80cm。自古以來,漆藝就附著在堅硬的胚胎上。如何以精湛的傳統工藝提升藝術品位,是漆業同行長期追求的目標和方向。揚州漆器廠工藝美術師謝世強,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於2005年3月根據趙萌的釷雕玉嵌,成為揚州獨有的珍貴漆器工藝品種。其技術是在制作的物件上塗上近百層至數百層的瓷漆,然後雕刻成各種花紋和織錦圖案,圖案精美,形象生動,刀工圓潤,色彩純正,各種花紋栩栩如生。雕漆工藝創制於唐代,明清時期,在雕漆花紋和織錦圖案上,還創制了珍寶鑲嵌,即將玉石、瑪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珍珠貝、象牙等數十種高檔材料雕刻成各種浮雕圖案,鑲嵌在雕漆工藝上,成為揚州獨創的雕玉鑲嵌高檔漆器,在國際上也成為現任國家領導人贈送外國元首的國禮。他的代表作有:
Nave根據清朝乾隆年間畫院畫家張琰琰的《中秋圖》創作了《中秋圖》。由原揚州漆器廠工藝美術師朱德龍設計,孔玉清制作,采用浮雕、燙金、著色、光球織錦等技法。虛實結合,重點突出,精雕細刻,色彩淡雅,充分展現了中秋節的喜慶氣氛。正殿兩側對聯典雅中肯,書法蒼勁有力,可謂完美結合,相得益彰,配以紅木鏡框更顯珍貴。
代表作品有長800cm、高243cm的《美景樓屏》。作品畫面反映了江蘇省省會及12個省轄市的重要人文景觀,以平磨珍珠母與點螺、繪畫、貼金等特色傳統工藝相結合而提煉。是揚州漆器廠迄今為止最大的平地珍珠母漆器產品。這項工作是宏偉的和精心安排的。作品運用“散點透視”的方法,以長江為中軸線,從南到北,由近及遠,建立了壹個獨特的視角,囊括了江蘇省所屬13個市的全部重點人文景觀。該作品作為江蘇省人民政府贈送給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重要禮品,在中國館大廳舉辦的“梁仿古繪畫展”中展出。古色古香,漆色古香,這幾個字,韻味十足,意境閑適,用金鐫刻在“梁”的招牌上,從清同治七年(1868)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歷時80年。80歲大概是長壽者的年齡。
至於梁,在我的記憶中,只是偶爾聽老壹輩人說起揚州老店的時候提起過。據說揚州的壹些園林裏有漆器,但除非漆器上特別標註文字,壹般遊客是不可能知道的。博物館裏應該有它的藏品,但在成千上萬的藏品中,只有少數有心人註意到了它。揚州的年輕人大多聽說過揚州漆器,但從未聽說過揚州有阿良傅生漆器獲巴拿馬博覽會壹等獎。民間歷史,如果不記錄,太容易被遺忘。
很長壹段時間,我對梁的了解僅限於民國十四年(1925)編《鄭留中讀江都郡誌》中的壹段話:“漆器自盧魁誕生以來,即為揚州特產,廣為傳銷。它的仿制品是最好的。近梁。每個縣每年賣三萬左右的銀幣,梁是其中的壹半!”再說,我對梁幾乎壹無所知。
而且看了朋友張艷女士寫的《揚州漆器歷史》,發現她描述了揚州漆器從漢代到現在的演變過程,書中有專門壹節是關於梁的。直到那時,我才全面了解了梁,我越來越感到搶救和研究民間藝術及其歷史的緊迫性。
原來梁的漆店就在我常經過的國慶路轅門橋北段。它有壹個古老的雕刻門樓,有兩個面向西方和東方的人行道。店鋪的屋檐和櫃臺之間,有壹個用深黑色油漆的大招牌,檳榔圖案上嵌著厚厚的珍珠母,組成“梁”三個閃亮的陽字。梁上掛著壹塊金字橫匾,上面刻著“梁玩古漆”七個大字。左右是壹對雕漆對聯:“福,我家,邦誼,通中外;盛興的基業是出了名的東西,對聯裏就嵌了“傅生”兩個字。店面在轅門橋街上,店鋪後面是作坊,也就是現在神府街的大勝坪巷。
梁的企業家是梁,他在清末揚州市場的風雨飄搖中開創了這個行業。當時揚州的鹽業早已衰落,百業雕零。梁有浩選擇了看似與國計民生無關的漆器,公然用“古董”“漆戲”招攬顧客。事實證明,梁有浩的策劃非常成功。對於揚州這樣的古城來說,還有什麽比緬懷過去、拓印文物更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呢?有什麽比欣賞掛屏和把玩硯盒更能消磨世紀末的無聊時光呢?
光緒年間,雖然國內改革、革命思潮風起雲湧,但揚州依舊安靜。梁最繁榮的日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年產漆器1萬件,與福建申少安漆器齊名,創立於乾隆年間,流傳至五代。兩江總督為祝賀慈禧60大壽而贈送的花鳥屏風是在揚州梁福生制作的。據說這個屏風是60多位畫師兩年多時間精心制作的,價值兩萬兩銀子!
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梁的漆號壹直傳承到第二代梁體彩。梁體才,字子仁,是壹個善於審時度勢,把握商機的企業家。當時津浦鐵路剛剛建成,上海成為東南大都市,而揚州因為錯過了鐵路而被現代社會遺忘。梁體才善於利用上海的交通優勢,壹個暴發戶。平均每十天到半個月就有壹船漆器運到上海,再從上海銷往國內外,年銷售量達兩三萬件。此時,梁有員工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能工巧匠。梁體才本人擅長繪畫和管理。他曾出資培養妹夫精通英語,在上海生活,直接與外商交易。梁的漆器,借助上海的水路、鐵路,消息靈通,銷售方便,真的不是那些住在羊城看天的商人能企及的。在近代揚州的店主中,梁緹是少有的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經營者。20世紀初,他將目光投向海外經商,勇於直接與外商打交道,讓人很難相信他原來是揚州商人——晚清揚州商人。可是,梁體才出名了,有錢了,還捐錢給搖搖欲墜的清政府買了個空的“候補五品同治銜”!在這個揚州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身上,我們發現了封建主義的烙印。
但梁體才仍是清末民初揚州商界不可多得的拓荒人才。在國內,他和福建沈少安並稱為“南沈北良”;在國外,他把梁的漆藝傳播到西歐和北美。同期揚州有幾個商人能和他相比?奇怪的是,揚州人很少註意梁的才能及其管理思想。如果揚州漆器歷史上沒有張炎女士的介紹,今天有多少人會知道他的名字?
梁體才死後,他的兒子梁國慶本應繼承家業。名叫邵仁的梁國慶患有精神疾病,無法經營企業,因此他的母親高東建立了壹個家族企業。這時,梁的作坊規模逐漸從幾百家縮減到幾十家,家道開始走下坡路。
梁的梁器有掛屏、圍屏、臺屏、對聯、匾額、招牌、柬盒、捧盒、書盒、麻將盒、什錦皮箱、果盤、帽盒、筆筒、硯盒、印泥盒,以及的炕桌、琴桌、太師椅等裝飾家具。常用的裝飾題材有歷史故事、八怪書畫、古畫、喜圖和壹些簡單的花卉。漆器的工藝裝飾包括珍珠母、骨料、寶石、玉石材料和八寶灰。有壹種特殊的工藝,就是把原來的蝸牛殼磨成條狀,嵌上文字或者表面塗黑。因嵌縫形成的紋理與墻基上的檳榔紋相似,揚州漆業稱之為“檳榔紋珍珠母”或“檳榔盒”。
梁漆器之所以長期保持著名牌的美譽,而且價格高於揚州其他漆器作坊,暢銷海內外,就是因為它恪守著嚴格的制作工藝。它註重選材,精心分工,精心制作。比如新漆是古色古香的,就用橡膠明礬覆蓋固定顏色。幹了以後再用血料水刷壹遍,然後用很細的香灰慢慢擦,但是香灰沒有塗到男紋上,說明是自然風化而不是人工的。這些工藝絕技是壹代代工匠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
梁的工匠很多,他們的名字大多在時間的流逝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有兩個人,因為在揚州漆器歷史上有所提及,他們的事跡還流傳至今。
壹個是王棟梁,擅長修補舊漆器。王棟梁沒有急於修復這件古董,但他總是反復研究它。然後,我突然下定決心,馬上調漆抹,很少先取個樣。漆膜幹燥堅實,顏色慢慢顯現,與原廠設備渾然壹體。店主高接手後,將店內店外的壹切事務都交給了。每天早上,王棟梁把每個工人的工作壹壹分配,然後走進富春茶樓,泡上壹壺茶,叫上壹盤幹絲和幾樣點心,悠哉悠哉,泡上半天。回到車間,轉壹轉,指點壹下,社交做生意,別再自己動手了。下班後進澡堂搓背,捶腰,捏腳。王棟梁過著標準揚州人的生活,那就是“早上包水,晚上包水”。茶館和澡堂不需要他出錢。他們都在梁的帳下。
另壹個是蕭竹萍,人稱蕭聾子。蕭聾啞人能畫能刻,有熟記名人四體書法的看家本領。他會寫,會刻,會仿三希堂的書法。蕭聾啞人往往是先抽完幾袋幹煙,默念半響,然後提起筆,在屏幕上飛快地亂寫。然後用刀把主要筆畫鏟出來,再應用勾、刻、挑、擦的技巧。轉眼間,我在刀的遊泳處看到了提筆的興致。蕭聾子刻的書法帖,連殘破竹簡上蟲蛀起皺的殘片都能壹並展示,觀者無不贊嘆。雖然身懷絕技,卻沒有家庭,壹生漂泊。只有當梁請他在漆器上畫稿時,人們才看到他。誰也不知道蕭聾啞人平時的流浪。他窮困潦倒,形影不離,沒有人知道他死於何時何地。
梁的著名工人潘能用薄薄的杉木片粘出壹座九層樓高的雕漆寶塔。有個紅臉王,壹周能做寶貝漆器。有個麻臉範是繪畫大師。他們中的壹些人在活著的時候被人用綽號叫來叫去,他們的真實姓名已經被忘記了。《揚州漆器史》說:“就是這樣壹個代代不被重視的工匠,延續著揚州的漆文化。”
梁漆器作品曾獲南洋宣道會金獎(1910)、三藩市巴拿馬博覽會壹等獎(1915)。日軍入侵揚州時,曾強迫梁家交出這些勛章,但未果。然而在十年動亂期間,梁的勛章全部被抄,下落不明。所有獲獎證書都被燒毀,化為灰燼。壹個有著榮耀和驕傲的老品牌被壹筆抹去了,它僅存於世的光環也被抹去了。
梁的名字不僅蘊含著精湛的技藝和卓越的管理,更體現了時代的需要和歷史的滄桑。它的故事不僅要寫進技術史,更要寫進廣義的文化史。(陸英的孫)不僅繼承了祖父的精湛技藝,還將揚州的漆雕、螺鈿鑲嵌、珍寶鑲嵌、漆砂硯等工藝技術提高到了壹個新的高度,為後世中國漆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揚州府誌續》記載:“呂東,本名葵盛,江都人。擅長制作漆器,漆砂硯尤為重要。”盧魁生也是漆雕專家。清代《畫林新曲》中寫道:“雕漆亦作於宋,揚州盧魁生作果盒極妙。”此外,陸奎生在各種裝飾技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如淺雕(漆皮雕)、八寶灰雕、嵌填漆、貼金、金畫、泥金雕、針雕等。他壹生留下了大量的傳世佳作。他的作品被國內博物館和許多博物館收藏,也有許多國內外私人收藏。可以說,盧魁生是中國漆藝史上的重要代表,是揚州漆文化史上的驕傲。他的藝術是揚州漆器與文人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他的許多作品都是由當時著名畫家、王、金農、錢大昕等人直接參與設計的,文化水平很高,在揚州漆器人文文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