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想要壹些外國人成功的例子,幫助別人。謝謝妳說得更詳細壹點。

想要壹些外國人成功的例子,幫助別人。謝謝妳說得更詳細壹點。

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覺得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壹個動蕩腐敗的社會,需要偉人。為此他寫了壹部《誰的傳記》,描寫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壹生的艱辛和坎坷,歌頌了他們高尚的品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都是各自領域的偉人,盡管他們的職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他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經歷了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卻把壹生都奉獻給了創作不朽的傑作。

從古至今,傳記幾乎都記載了名人的豐功偉績,但《名人傳》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和普通人壹樣,也有他們的痛苦、掙紮和矛盾。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指出,生活是艱難的,生活充滿了貧窮、焦慮、孤獨和辛勞,但人們彼此疏遠,不知道如何相互安慰,所以他想寫壹部《名人錄》,把他偉大的心獻給受苦的人們,讓他們得到安慰和鼓勵。

從古希臘神話來看,英雄都是戰功卓著的神和將軍,但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格,而在於他的心靈和性格。他認為,只有真實的苦難,才能讓人不抱幻想地面對生活;人只有在苦難中掙紮,才能承受殘酷的命運。所以,偉大的人的壹生往往是長期的苦難,身心遭受悲慘的命運。然而,是苦難讓他們變得偉大。像貝多芬、米開朗基羅這樣的天才,終身不婚,未能享受到真愛。托爾斯泰夫妻之間幾十年的互不理解是他悲劇的最直接根源。他們受到社會上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充滿敵意的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但他的困難幾乎被忽視。米開朗基羅被迫為教皇服務,他每做壹個項目,必然會有壹群卑鄙的人出於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意誹謗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是整個貴族社會,以至於被教會宣布為“異教徒和叛教者”,並被逐出教會。

壹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麽在孤獨和痛苦中死去,要麽不知疲倦地掙紮。這三位偉人屬於後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最後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基羅整天和壹座雕像站在壹起,直到去世前幾天,終於留下了壹幅代代相傳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下定決心要擺脫貴族生活。可見他們是經歷了超越常人的艱辛才成為偉人的。我國哲學家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必先苦其心誌,苦其筋骨……”,這正是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誰的傳記》不僅是壹部文學巨著,而且對提高人們對歷史和偉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的

Stephenhawking於1942年10月8日出生於牛津,這壹天恰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可能是因為他出生在二戰的年代,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當他十幾歲的時候,他不僅喜歡制作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他的同學們制作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了他對研究和操縱事物的渴望。這種願望驅使他去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學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霍金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十七歲時,他獲得自然科學獎學金,順利進入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盧格氏病,導致肌肉無力。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因為醫生對疾病束手無策,但後來疾病惡化的速度變慢了,於是他重拾心情,克服壹切困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的棉花隊這次繼續迷上了研究。

70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點定理,並以1988 * *獲得了沃爾夫物理學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著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與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輻射而變小,但溫度會上升,最終會爆炸消失。

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學。這時,他的動作出現了問題。後來因為肺炎做了氣管穿刺手術,導致他不能再說話。現在他完全癱瘓了,必須依靠電動輪椅來代替雙腳。他不僅要依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來說話和打楔子,還需要別人在桌子上攤開每壹頁紙,供他駕駛輪椅逐頁閱讀。

霍金壹生致力於理論物理的研究,被認為是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壹。他的作品包括《時間、黑洞和嬰兒宇宙簡史》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認為他很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是在他生病後獲得的。他憑著不屈不撓的意誌,戰勝了病魔,創造了奇跡,證明了殘疾不是成功的障礙。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科研的熱情值得年輕壹代學習。

  • 上一篇:虛假陳述的司法解釋
  • 下一篇: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