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壹次性塑料杯,想知道辦理QS的手續,需要哪些手續,希望得到專家的建議。

壹次性塑料杯,想知道辦理QS的手續,需要哪些手續,希望得到專家的建議。

《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實施細則》的主要內容4.1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用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目錄本細則適用於包裝和盛裝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紙制品和復合紙制品,以及在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紙質容器、用具、餐具等產品。首批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包括兩大類21產品(詳見表2),新增品種時將另行發布目錄。

表2第壹批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目錄?產品?產品?種子準備?筆記包

安裝

仿食品紙包裝1非熱封茶葉濾紙2熱封茶葉濾紙3雞皮紙*4食品羊皮紙5半透明紙*6玻璃紙*7食品包裝紙包括蠟紙、銅版紙等。8 .食品包裝紙板包括塗布紙板和白紙板容器。

用具

類食品紙容器紙袋9紙袋10銅版紙袋11蠟紙袋紙罐12紙板罐13圓柱形復合罐14其他復合罐紙杯15銅版紙杯16蠟紙杯紙餐具16。18銅版紙餐具19紙漿模塑餐具紙盒20紙板盒21銅版紙盒4.2申請受理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下簡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受理本行政區域內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許可申請;在評審機構的配合下,宣傳企業的實施細則;組織對企業的實地檢查;匯總企業的申請和審核材料;生產許可證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的監督檢查。

註:上表中帶“*”號的紙制品適用於包裝和盛放食品。

4.3生產許可程序4.3.1申請並受理申請生產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有營業執照。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應當涵蓋申請生產或者加工的產品;

(二)有與申請產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與申請生產的產品相適應的生產條件和檢驗方法;

(四)有與申請生產的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

(五)具有健全有效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責任制;

(6)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不存在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的落後工藝、高能耗、汙染環境和浪費資源的情況;

(八)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申請生產許可證,企業應向所在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提交以下申請材料(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壹式三份,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壹份,審查機構壹份,審查中心壹份):

(1)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生產許可申請;

(2)營業執照復印件(企業申請時必須帶原件);

(三)企業使用的原輔材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和安全衛生要求的企業自我聲明;

(4)企業生產管理系統清單;

(五)產品使用說明書或者產品標簽;

?產品使用說明書或者產品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產品使用方法、使用註意事項、用途、使用環境、使用溫度等文字、圖表和警示內容;

(六)法律法規要求的其他材料。

申請和接受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收到企業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審查。經審查,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應當受理申請,並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向企業出具《行政許可申請受理決定書》;申請材料不符合要求,經補正能夠符合要求的,應當壹次性告知企業需要補正的內容,並當場或者在5日內向企業出具《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逾期未告知企業的,視為受理申請。

申請材料不符合《行政許可法》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要求的,不予受理,並自收到申請或者補正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向企業出具行政許可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試生產

(1)自收到行政許可申請受理決定之日起,申請企業可以組織申請取證產品的小批量試生產。

(二)企業試制的產品必須按照本細則的規定,經承擔生產許可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進行批檢驗合格,並在產品或包裝、說明書上標明“試制產品”後,方可銷售。

(三)國家質檢總局決定不予行政許可的,自收到不予行政許可決定之日起,企業應當停止該產品的試生產。

(4)根據《國務院國發[2005]40號關於頒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0號(2005年版)》的要求,不受理1.7萬噸/年以下的化學制漿生產線和34000噸/年以下的草漿。

4.3.3現場驗證

(1)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組織評審組,制定企業現場核查計劃和企業現場核查通知書,並在現場核查前5日內通知企業。審查小組壹般由2至4名審查員組成,企業應積極配合審查員的工作。

(2)評審組按照《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企業現場核查辦法》(見細則4.3)進行現場核查,填寫《企業現場核查記錄》和《企業現場核查報告》,企業負責人簽字認可。驗證時間壹般為1-3天。審查小組對企業現場核查的結果負責,組長實行負責制。

(三)審查小組實地核查後向企業報告核查情況,核實企業名稱、住所和生產場所;能夠當場確定核查結論的,審查組應當以書面形式當場告知核查結論(核查記錄和核查報告),留存企業備案(復印件),並向企業說明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後所獲證書的內容(包括企業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申請單位名稱、產品品種等證書的詳細內容。);無法當場確定核查結論的,評審組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30日內向企業發出《企業實地核查結果通知書》,並將核查結論書面通知企業。

(4)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對企業的現場核查和抽樣。

(5)對於已被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受理的企業,應積極配合現場核查工作。無正當理由拒絕實地核查的,在企業評審中按不合格處理。

(6)企業未通過現場檢查的,在企業復審中判定為不合格,不再進行產品抽樣檢驗,終止復審。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向國家質檢總局書面報告,國家質檢總局向企業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4.3.4產品取樣和檢驗

(1)企業通過現場檢查的,檢查組按照《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抽樣方法》(見4.4.1)抽取並封存樣品,填寫《生產許可認證檢查抽樣單》壹式四份,並將承擔產品檢查任務的所有檢驗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告知企業,由企業自主選擇並告知。

(2)檢驗機構自收到企業樣品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壹式三份(檢驗機構、企業、檢驗中心各壹份)。產品檢驗時間不計算在本細則規定的期限內。

(3)對於已被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受理的企業,應積極配合產品抽樣檢驗工作。無正當理由拒絕產品抽樣檢驗的,經企業審查後按不合格處理。

(四)企業產品檢驗不合格的,判定為企業檢驗不合格,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向國家質檢總局書面報告,國家質檢總局向企業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4.3.5檢查和認證

質檢總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不含產品檢驗時間),作出是否批準生產的決定。準予生產的,應當自作出準予生產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企業頒發生產許可證正本和副本。不予生產的,應當自作出不予生產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企業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並由國家質檢總局通過公告和網上()向社會公布獲證企業名單。

4.4審查要求

(1)基本生產過程和關鍵過程控制

(2)企業必備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

(3)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企業現場核查辦法

(四)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檢驗規則主要包括食品紙包裝、容器等產品生產許可的抽樣方法、檢驗項目和判定標準。

4.5生產許可證證書

(1)生產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產許可證證書由國家質檢總局統壹印制。

(2)生產許可證證書應當載明企業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產品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日期和有效期。

(3)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企業繼續生產的,應當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

半年前向當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

4.6生產許可證標誌和編號

(1)生產許可證標誌由“質量安全”的英文前綴(QS)和“質量安全”的漢字組成。標誌主色為藍色,字母“Q”和“質量安全”為藍色,字母“S”為白色。QS標誌由企業自行印制。QS標誌可以根據規定放大或縮小。

(2)生產許可證號由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數字組成:QS * *-* * * *-* * * * *。QS代表生產許可證。12阿拉伯數字的前兩位是受理省局編號,中間五位是產品編號,後五位是企業序號。

(3)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應當自許可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在其產品、包裝和說明書上標註生產許可證標誌和編號。

(4)被註銷生產許可證證書的企業,其編號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再次使用。

4.7費用

(1)生產許可證費包括審查費和產品檢驗費。

考試費:每家企業2200元,同壹考試每增加壹個申請單位加收考試費440元。審查費由企業在申請時向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繳納。產品檢驗費:企業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向檢驗機構支付的費用。

五、食品包裝、容器生產企業QS許可證現場審核註意事項

5.1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職責

1.企業領導要對質量安全工作負直接責任,但不能“裝”。領導必須參與相關工作,並在工作記錄中體現出來,如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參會人員名單、重大會議紀要等。

2.上述負責領導脫口而出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潛在突發事件和事故以及制定的應急措施,因為

這個安全許可證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食品包裝的安全和質量,這應該是企業領導必備的。

3.在審核過程中,會召集企業的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因此相關人員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平時工作權限不明確,

楚,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不暢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比如負責原料、檢驗、生產工藝、安全的人員都要有職責和權限,他們能各司其職,互相協調,處理好這些人員之間的關系。

4.企業系統的考核流程主要包括組織部門、頻次、內容、工作程序和考核。

核結果的評估等。評估實施情況應詳細記錄並保存完整。例如,檢驗員(直接負責工廠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驗工作)的培訓和考核過程可以是內部培訓,也可以是外部培訓。合格的檢驗人員應具有崗前培訓、檢驗項目的檢查、新儀器的使用評估、壹年工作中的錯誤記錄。檢查員可由檢查科長或檢查員的直接上級領導或解釋檢查的合理部門進行考核,這些領導或部門由其上級領導或部門進行考核。整個考核記錄從高到低,從理論到具體。

5.2?相關企業的環境和場地要求

1.生產廠區內路面基本沒有土路。盡量給地面鋪上水泥以防灰塵。

2.衛生間要和廠房分開(食品生產時衛生間和車間的距離必須在25米以上),塑料袋裏沒有食品生產。

要求這麽嚴格,但是衛生間必須和生產車間隔離。廁所必須保持清潔衛生,並定期消毒。

3.工廠內的生活區,尤其是廚房,不要離車間太近,以免產生異味和產品汙染。

4.有粉在生產的廠家要求每天清潔,墻面光滑,沒有灰塵。檢查的時候,不僅僅是看當時的場景是否符合

環境衛生要求,還要註意檢查企業如何保持環境衛生。比如是否有專人、專人負責的制度,盡量細化責任範圍和責任人。至少要有筆記本或表格記錄,包括值班、周或月的記錄,清潔內容具體到地板、眼鏡、機器等。

5、各種食品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生產企業應有人員出入和物流通道,人員通道應有多處。

服裝、消毒和除塵設施。物流通道應與生產區隔離,並有適合生產的隔離區。運送物料的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生產區的工作人員不得從物流通道進出。

6、直接包裝進口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的生產廠家如保鮮膜、復合膜、壹次性餐具、飲料瓶或飲用水。

桶裝等生產企業消毒設施要求:洗手設施應為感應式或腳踏式,避免交叉汙染;消毒要用酒精之類的。緩沖區應定期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工作服應包括帽子、手套(如果手套不方便工作,工作時手要定期消毒)、全身工作服、換鞋或穿腳套。並應有風淋設施。生產密胺餐具、塑料案板等非直接進口的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的企業,至少應使用洗手液洗手,至少應具備除塵滾筒等除塵設施。應穿戴幹凈的工作服,工作服清洗消毒的頻率有具體規定。

7.各種食品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生產車間的防塵防蟲設施:密閉窗戶(防塵)、門擋板(防鼠)、良好的通風系統。除了蚊子老鼠,要用物理方法,不能用毒藥。

8.保鮮膜、復合膜、壹次性餐具、飲料瓶或飲用水等直接包裝進口食品的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的生產企業。

桶等生產企業應當實行密閉生產,並具備與密閉生產相適應的通風防塵設施。比如復合膜包裝產品生產車間溫度調節時,如果用風機降溫,去除有毒溶劑揮發的效果不好,需要有通風裝置。同時,復合膜對溫度的要求很高,溫度控制不好會直接影響生產過程和質量,還可能產生有毒物質。所以復合膜的通風設施是評價是否有生產設施的條件之壹,提倡有單獨的配料間,最好有通風設施。生產密胺餐具、塑料案板等非直接進口的包裝容器、工具等產品的企業,還應當具備與生產相適應的防塵、通風設施。例如排氣扇。

9.倉庫要求:應該密封存放。對於目前有壹定困難的企業,貨物離地、離墻5~10 cm。並做到貨物先進先出的原則。

5.3相關生產企業的生產資源供應

1.生產車間的機械設備應有負責人和設備狀態的標誌,並建立維修記錄簿。

2.人員要求中對領導質量安全的知識要求:質量法、食品生產安全法、生產許可條例等知識。

幾個方面。壹般來說,對操作員的檢查是通過抽查、討論和根據他們的實際操作過程進行的。對於特殊工種,如電工、叉車工等。,都要有上崗證。直接接觸餐具的生產人員應具有1至3年的健康檢查記錄。

3.鼓勵企業自行制定企業標準,但必須備案,且嚴於國家標準。

5.4生產企業采購質量控制

1.直接接觸食品的原料應符合樹脂或成型制品的衛生標準,並提供相應證明。輔助材料如溶劑、粘合劑,

如果在GB9685中列出,可以直接使用油墨。未列入GB9685的進口產品應提交有效期內的FDA或RoHS等安全性評價報告。未列入GB9685的國內產品,應提交產品的化學結構和名稱,並由指定的檢驗機構或審查機構確認是否列入FDA或RoHS等許可目錄。該決定將壹直有效,直到中國的許可目錄發布。

2.回收材料:來自其他工廠的回收廢物和外包廢物。

可重復使用的材料:企業內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經過回收、粉碎後可以使用,但必須保證不被汙染,重復使用不得超過兩次且比例不能過高,避免產品物理性能指標下降。提倡少用。

5.5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控制(以直接包裝進口食品的壹次性餐具生產為例)

1.原材料板材的正確選擇或生產

首先,實行許可證管理後,要購買獲證企業的表。

其次,要選擇厚度合適的板材。厚度過薄的板材成型後,餐具產品的壁厚和剛度會較差,承重性能不合格,使用中容易扭曲和翻倒。

第三,不能購買無機填料過量的板材。如果企業自己生產板材,妳要控制填料的添加量。在市場上的壹些產品中,碳酸鈣的添加量達到70%,導致蒸發殘渣指標嚴重超標。檢測結果顯示,少數產品蒸發殘渣高達7000mg/L,超標230多倍。

2、預熱溫度和時間

吸塑階段要註意控制吸塑(沖壓)機模具的溫度和片材預熱箱的溫度。太高的話,材料會分解,產品性能下降。溫度過低難以成型,產品容易出現粗糙、顏色不壹、外觀缺陷等缺陷。

3、滅菌(消毒)和包裝

壹次性餐具直接用於食品包裝,要進行消毒或滅菌,如紫外線照射。如果沒有紫外線照射,必須規定用酒精消毒手的頻率,以達到包裝產品時的防塵、防潮、防黴、防汙染。

4.關於包裝標簽:對於有明確食品用途的產品,如奶瓶、水杯、餐具、案板等。,食品使用標簽不得加在包裝標簽或說明書上。比如其他非復合膜、復合膜等易與非食品混淆的產品,應在產品包裝或標簽上標註“供食用”字樣。

5.6相關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檢驗

1.逐批委托檢驗是出廠檢驗和驗證的重點,抽查檢驗臺賬是方法之壹。

2、從生產企業的成品倉庫中,隨機抽取壹個規格的主導產品進行認證檢查。生產同樣的原料和同樣的工藝

該產品是壹個批次。建議提取體積和顏色大的產品,方便測試。

3.如果企業同時生產不同原料的產品,則每種原料的1個產品被抽取進行認證檢查。

  • 上一篇:鹽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設和使用規定
  • 下一篇:2023年醫院實驗室工作計劃(選5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