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對象包括以下三類人員:(1)擬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等院校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2)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需要接受培訓的人員;(3)其他需要培訓的人員。
3.培訓包括什麽?
主要在相關臨床科室輪轉,受訓人員在經驗豐富的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臨床診療工作,接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培訓,重點培養和提高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能力,使其能夠獨立、正確、規範地處理臨床常見問題,為今後處理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政策法規、人際交往等。
(四)培訓時間表。我省從2015開始分類實施,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所有在新的醫療崗位上的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都需要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西雙版納是第三個地區。2016起,進入三級醫療機構新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需要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018起,進入二級以上(含民營)醫療機構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醫學畢業生,需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020年全州所有新增醫療崗位
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應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5)在哪裏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在省級及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培訓基地進行。培訓基地原則上設在三級甲等醫院,並結合當地醫療資源實際情況,以其他具備條件的三級甲等醫院和二級甲等醫院為補充,合理規劃布局。區域內的培訓基地可以相互合作承擔相關培訓工作。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地除臨床基地外,還應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參加規範化培訓的住院醫師是培訓基地住院醫師隊伍的組成部分,應當遵守培訓基地的相關管理規定,並按照規定享受相關待遇。由單位委派的培訓對象,培訓期間原人事(勞動)和工資關系不變,由委派單位、培訓基地和培訓對象簽訂委托培訓協議。被聘任單位支付的工資低於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工資水平的,不足部分由培訓基地負責支付,財政給予適當補貼。面向社會招聘的培訓對象與培訓基地簽訂培訓協議,培訓期間的生活補貼由培訓基地支付。標準參照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工資水平確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具有研究生身份的培養對象應為國家級研究生。
根據教育的有關規定,培訓基地可以根據培訓考核情況向他們發放適當的生活補貼。
中央財政對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給予專項財政支持,財政補助標準為3萬元/人·年。補貼資金的三分之二用於補貼居民,1/3用於補貼基地和教師。
在學位銜接上,探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與醫學碩士(臨床、口腔、中醫)研究生教育有機銜接的方法,逐步統壹其培養內容和方式。取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並符合國家學位要求者,可授予醫學碩士學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第十三條國家實行執業醫師註冊制度。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員,可以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註冊。除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準予註冊,並頒發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壹印制的醫師執業證書。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集體辦理本機構醫師註冊手續。第十四條醫師經註冊後,可以按照註冊的執業場所、執業類別和範圍,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未取得醫師註冊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第二十壹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壹)在註冊的執業範圍內進行醫學檢查、疾病調查和醫療,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基本醫療設備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四)參加專業培訓和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中,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六)獲得工資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本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本機構的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