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關於依法治縣的幾點建議

關於依法治縣的幾點建議

(壹)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建立依法治縣的領導機構。縣委對依法治縣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成立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鄉鎮、縣各部門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完善組織架構,建立“壹把手”責任制,統壹部署,細化任務,組織人員,安排經費,抓好落實。

完善工作機制。制定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工作制度,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要按照制度要求,認真履行組織、協調、指導、監督、檢查職能。探索實行普法證書制度和幹部學法用法考核制度,把幹部學法用法和依法辦事能力與幹部晉職、晉級、獎懲有效結合起來。

(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突出法制宣傳的針對性。各鄉鎮、縣各部門要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本部門實際,大力宣傳勞動合同法、農村土地承包法、信訪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電力法、礦產資源保護法等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和招商引資密切相關的法律。

突出法制宣傳的重點對象。各級各部門要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本部門實際,大力宣傳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招商引資等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領導幹部為重點,切實做好公職人員、青少年、企業管理者、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突出法制教育的宣傳方式。要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作用,加強和改進法制宣傳。組織幹部群眾參與庭審、公審、強化執行等法律實踐活動,通過典型、有影響的案例向群眾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律師、公證、仲裁、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中介組織的法制宣傳教育功能,通過舉辦法律咨詢活動、設立法律咨詢站等方式,解答群眾法律疑問,傳播法律知識。

(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著力建設法治政府。

建立健全行政決策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眾參與重大行政決策的規則和程序,以及調查、聽證、合法性審查、調查評估、責任追究等相關制度,增強行政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努力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建立決策和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征地拆遷、教育醫療、安全生產、價格調整等重大項目進行決策前風險評估,進壹步建立健全決策責任制。

做好行政權力的公開運行。全面推進行政權力依法公開運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方式,探索研究網上“曝光權”、重大項目招投標管理,科學規範中介行為。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特別是行使部門要嚴格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授權窗口到位,方便群眾辦事。要規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堅決杜絕個別執法部門鉆法律空子、以權謀私。

(四)紮實開展依法專項治理,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

大力整頓和規範社會治安秩序、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場管理秩序。針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三違”清理、安全生產、禁毒禁賭等專項整治活動,做到活動有計劃、有行動、有實效,依法加強地方和行業治理。

加強基層依法治理。積極開展“法治村、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進壹步完善“法治村、法治村(社區)”標準,強化民主管理和決策,嚴格執行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決定村務制度,落實村支部、村委會定期向黨員大會、村民會議報告制度,嚴格執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制度。因地制宜,依法制定村規民約,約束村民行為。

(五)強化司法職能,促進司法公正。

切實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深入開展班組素質教育、專項業務和崗位技能培訓,完善幹部考核機制,堅持從嚴治警,改革管理體制,努力提高整體素質。要加強“兩院壹院”建設,從人員、經費、設備等方面予以保障。

要以深化社會矛盾化解、創新社會治理和公正廉潔執法為重點,推動政法工作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以政府財政撥款形式落實司法救助專項資金,確保司法救助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設立執行救助基金,對部分無執行能力、有特殊困難的申請人提供司法救助,有效解決了執行難問題。

建立健全維護司法公正的各種監督制約機制。積極探索在重點執法崗位和關鍵環節引入人民監督員,充分發揮人民監督員的監督作用,提高司法機關執法公信力。堅持定期看望人大代表和CPPCC委員制度,邀請人民監督員列席並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參加執法檢查,列席有關會議,參加職務犯罪案件回訪。進壹步完善陪審員制度,將陪審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適當提高陪審員待遇。保障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發揮律師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

  • 上一篇:如何看待楊子發律師函警告網絡噴子?那些人是誰?
  • 下一篇:5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