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保護兒童和消除虐待

保護兒童和消除虐待

1949 165438+10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召開理事會會議,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設立國際兒童節是為了保護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醫療保健權、受教育權和受關愛權,改善兒童生活,反對虐待兒童和毒害兒童。

No.1什麽是虐童?

虐待兒童是指在相關責任、義務和能力條件下,對兒童的健康、生存、發展和尊嚴造成實際或潛在傷害的各種形式的身體或心理虐待、性虐待和忽視以及商業或其他形式的剝削。

目前,世界上壹般將兒童虐待分為四種主要類型: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和各種形式的忽視。

1.身體虐待:兒童的意外身體傷害,從輕微擦傷到嚴重骨折或死亡,可能是由於拳打、掌摑、腳踢、咬、搖晃、投擲、刺傷、窒息、擊打(用手、棍子、皮帶或其他物體)、燒傷或任何其他方法造成的,並且是父母、照顧者或其他對兒童負責的人造成的。無論看護者是否有意傷害兒童,這種傷害都被視為虐待。

2.心理虐待:兒童的父母或照料者通過故意的言語或象征性的行動,對兒童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的心理傷害(身體虐待和性虐待不在此列)。如訓斥、貶低或羞辱孩子、威脅孩子、傷害/拋棄孩子關心的人或事、禁錮孩子、過分拿孩子當替罪羊、強迫孩子自我懲罰等。

3.性虐待:包括任何涉及兒童的性行為,其目的是為父母、照顧者或其他對兒童負責的個人提供性滿足。如觸摸兒童生殖器、插入、亂倫、強奸和猥褻暴露。性虐待還包括父母或照料者對兒童的非接觸性利用,如強迫、引誘、欺騙、恐嚇或強迫兒童參加使他人獲得性滿足的活動,但兒童與施虐者之間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

4.忽視:兒童的父母或其他照顧者剝奪了他們符合其年齡的基本需求。這種已證實或可疑的、過度的行為或疏忽也可能導致兒童的身體或心理傷害。包括被遺棄、缺乏適當的教育、無法滿足必要的情感或心理需求、無法提供必要的教育、醫療服務、食物、住所和/或衣物。

2 .虐待兒童的流行病學狀況

關於中國兒童虐待問題,目前尚無全國性的代表性人群流行病學數據。國內現有的調查表明,32.4%-67.3%的兒童受到身體虐待,10.6%-67.1%受到心理虐待,10.2%-25.5%受到性虐待,22.4%-54.9%受到忽視。

2017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版了《熟悉的面孔:兒童和青少年成長中遭遇的暴力》,報告提出,全球2-4歲兒童中有3/4(約3億人)受到過照顧者的心理攻擊或身體懲罰。約65,438+05萬65,438+05-65,438+09歲青春期少女曾被強迫性交或有其他形式的性行為,90%的首次侵犯是熟人所為。朋友、同學和同齡人是對青春期男孩實施性暴力的最常見肇事者。世界上每七分鐘就有壹名青少年死於暴力。

第三,虐待兒童的風險因素

01.兒童的個體因素

孩子出生後身體和智力條件是否讓父母滿意,會影響到孩子以後是否會被虐待。壹些智力和身體發育遲緩的兒童、父母養育困難的兒童、多動和頑皮的兒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更容易受到父母的虐待和侵害。

02.家庭因素

家庭經濟狀況差、社會地位低、壓力事件頻發、家庭破裂或婚姻不和諧、父母性格沖動或應對生活事件能力有限,父母更容易將情緒和沖突轉移到子女身上,對子女實施暴力。約1/3虐待父母有虐待史。有的父母有智力障礙,如酗酒、吸毒、性格和情緒障礙。

03.社會和文化因素

在我國,受“不打不成器,壹棒子打成孝子”的傳統影響,家長體罰孩子的現象非常普遍。受傳統性別歧視觀念的影響,壹些偏遠地區仍然存在遺棄女嬰和虐待女孩的現象。

虐待對孩子的影響

虐待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甚至伴隨受害者的壹生。

兒童虐待防治中的社會幹預

為了消除暴力侵害兒童行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其他終止暴力侵害兒童行為的全球夥伴關系於2016年達成並啟動了INSPIRE準則。INSPIRE是壹套七個基於證據的戰略,每個字母代表壹個戰略,有利於國家和社區努力消除暴力侵害兒童行為。內容概括如下:

壹:法律的實施和執行

包括禁止父母、教師或其他照顧者暴力懲罰兒童的法律;將對兒童的性虐待和性剝削定為犯罪的法律;防止酗酒的法律;限制年輕人獲得槍支和其他武器的法律。

n:規範和價值觀

改變對限制性和有害的性別和社會規範的遵從;社區動員規劃;旁觀者介入。

安全的環境。

通過解決“沖突”減少暴力;制止暴力的蔓延;改善人文環境。

p:支持父母和照顧者。

通過家訪提供;在社區環境中分組提供;通過全面規劃提供。

I:提高收入和經濟實力。

現金轉賬;將集體儲蓄和貸款與性別平等培訓相結合;小額信貸與性別規範培訓相結合。

r:響應和支持服務

咨詢和治療方法;篩查和幹預相結合;刑事司法系統中少年犯的待遇規劃;涉及社會福利服務的寄養幹預。

e: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和生活技能

提高學前、小學和中學的入學率;創造壹個安全和有利的學校環境;豐富孩子關於性虐待的知識,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性虐待;生活和社會技能培訓;青少年親密伴侶暴力的預防。

第5號:個人參與防止和處理虐待兒童

1.早期識別虐待兒童的早期預警信號

虐待兒童是壹種典型的秘密犯罪,由於兒童的舉報能力有限或受到威脅,他們特別難以識別虐待的受害者。以下跡象表明,兒童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

看得見的嚴重傷口沒有合理的解釋

咬痕或頸部勒痕

香煙燙傷或沸水燙傷

沒有明顯原因的疼痛

害怕成人或看護者

著裝不當(夏天穿長袖、長褲、高領外套)可能是為了掩蓋身體傷害。

極端行為——極具攻擊性,順從且內向。

害怕身體接觸

2.早期報告

早期發現和及時幹預是預防和避免兒童虐待的關鍵環節。孩子本身缺乏舉報能力,或者在威脅下不敢告訴別人。很多虐童案件容易成為隱形案件,受害者得不到及時保護。提前報告是每個公民和單位的法定責任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條:單位和個人發現家庭暴力,有權及時勸阻。第十四條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應當為報案人的信息保密。

3.父母的建議

作為家長,如果妳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妳總是對育兒感到沮喪。教養方式多為責罵、侮辱、冷暴力或暴力、暴力升級。建議妳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學會自我情緒管理,解決自己和家人的困境,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促進親子間積極的情感交流,提高作為家長的能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4.如果妳身邊有虐待兒童的情況,妳該如何幫助他們?需要註意什麽?

不要貿然讓孩子談創傷經歷,因為可能會導致二次創傷。

不要催促受虐兒童變得更積極或陽光。避免譴責和侮辱。

理解和接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行為,比如冷漠、分神等,可能是孩子的自我保護機制。

保持情緒穩定、友善和冷靜,為孩子提供始終如壹的關心和愛護,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幫助孩子尋求專業幫助來處理創傷經歷。

耐心點。很多受虐兒童會失去對他人(尤其是成年人)的基本信任,所以建立關系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照顧好自己目睹和理解受虐經歷會對很多成年人產生心理影響,嚴重時會產生“另類創傷”。長期幫助受虐兒童,需要成年人自己照顧自己。

6號解語

兒童虐待是壹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任何家庭和養育環境都可能發生。各種形式的虐待可能會對兒童的身體、心理和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傷害。虐童不僅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消除針對兒童的暴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在六壹兒童節到來之際,我希望作為成年人,我們能夠更多地了解虐童問題,貢獻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個人資源,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為兒童提供壹個安全的成長環境,為受害者提供壹個適宜的創傷恢復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讓每個孩子都有壹個可預見的未來!

參考

徐濤,焦福勇,潘建平,等.中國兒童虐待流行病學研究的文獻系統評價[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4 (9): 973-975。

[2]熟悉的面孔:兒童和青少年遭遇的暴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7。

[3]金靖。應重視對虐待兒童的預防和幹預[J]。華南預防醫學雜誌,2003(04):5-7。

[4] R.S.Friedman .發展心理學:人類的終身發展-第6版[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5]激勵----結束對兒童暴力的七項戰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2017。

  • 上一篇:學校出納工作總結與計劃範文五則
  • 下一篇:關於普法、修德、遵守紀律、營造良好學風的論文,2000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