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業
壹.概述
根據英國1992修訂的標準產業分類法-SIC,英國建築業可分為以下類型:
1,壹般建築拆除工程。(參考建築中文網)
2.建築物的建造和修理。
3.土木工程,包括修建道路、停車場、鐵路、簡易機場、橋梁和隧道;水利工程,如大壩、水庫、港口、河流、灌溉和土地排水系統;鋪設管道、衛生系統、煤氣和水管以及電纜;架空線路和線路支架的施工;安裝煉油廠、鋼廠和其他大型設施;等壹下。
4.安裝工程,包括管道工程、暖通設備、隔音隔熱和電氣附件。
5、建築裝飾工程,如粉刷和布置、施釉、抹灰、瓷磚等。
1998年,英國建築業總產值為620億英鎊。私營部門在建築業增長中占很大比例。英國建築業的主要業務類型是建築和土木工程;專項工程,即為公司和個人提供鋼結構、預制混凝土構件、機電安裝服務;供應建築材料和組件;提供咨詢服務。
根據《英國建築統計年鑒》的數據,2000年,建築業從業人員總數達到654.38+0.9萬人。大約8%的男性就業人口從事建築業,但從事建築業的女性人數很少。60多萬建築工人是個體經營者。
英國以前的建設主管部門主要是環境運輸與地區部(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Regions-Detr),並不是所有公共項目的具體管理者,並不對建設過程實施具體的監督管理。建築工程管理以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為重點,通過全面細致地規範建築行業,使建築活動有序進行。2001年6月英國大選後,新壹屆政府部門在職能和設置上做了壹些調整,貿易與工業部——DTI負責發起建築業。貿易和工業部還負責調查建築市場,並與國家統計局壹起發布相關信息,以便向全社會提供各種建築統計數據和相關指數。最初由內政部負責的建築法規和消防服務移交給了地方政府和地區交通局。此外,DTLR作為航空、鐵路和海事建設項目的業主,負責管理和建設這壹領域的公共項目。
二、英國建築業的特點
受行業規模、地理環境、施工操作、復雜的施工組織、特殊的計價程序、眾多的專業公司、各種材料設備和構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英國建築業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征可以總結如下:
(1)就代表建築專業人士利益的組織數量、代表商界利益的商會數量以及建築行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發展趨勢而言,可以說英國的建築行業並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的。
(2)傳統上,設計和施工各司其職,相互分離,即任何建設項目都要在設計完全完成後才能開始正式施工。
(3)在用工方式上,除其管理人員外,總承包商壹般只雇傭零工和分包工程,而不雇傭固定的專職施工人員。
(4)承包方固定資產投資較少,主要依靠分包和設備租賃。
(5)建築行業和建築公司在壹定時期內能拿到多少項目往往很難預測,所以無法在計劃中包括人員培訓、投資水平以及各公司的具體產出或產值水平,做到心中有數。
(6)我國建築商、專業分包商、專業公司種類繁多,建築體系結構十分復雜。英國的建築承包商主要是私人承包商,大多數承包商公司的雇員少於100人。
第三,業主的類型
建築業的業主包括中央政府部門、地方當局、國有化工業和實業家、開發公司和私人,範圍廣泛。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公共部門所有者和私營部門所有者(私人所有者)。其中,政府主管部門(公共部門)的工程總量約占建築業承擔工作量的壹半,在經濟危機時期會給行業帶來嚴重後果。
(壹)公共* * *部門所有者
公共部門的所有者壹般負責公共事業,他們都根據議會法案行事。作為中央政府的政府部門或機構,這些公共機構的基建支出由議會和政府控制,因此它們能直接辦理的建設項目數量取決於中央政府計劃的基建投資額度。如果中央政府削減開支,很可能壹些重要項目如道路、學校和住房將被推遲。即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能夠為壹些項目籌集到必要的資金,也必須事先征得中央政府的同意,獲得議會的授權,才能正式開工建設。
㈡私營部門業主
私營部門所有者通常是私營公司。他們建造房屋出租或出售,也供自己使用。中央政府通過頒發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築質量與安全標準,將它們的經營活動控制在壹定範圍內。
四。施工過程中的參與者
建築行業的參與者主要包括:
1.業主包括個人或機構,通常根據具體要求委托各種施工專業人員代為組織項目施工。
2.建築專業人員,包括項目經理、建築師、工料測量師、結構工程師和機電(服務或輔助設施)工程師。
3.承包商、專業分包商和材料供應商。
4.材料制造商或供應商,以及設備租賃公司。
5.所有負責確保執行各種建築規範和公共健康與安全規範的機構,包括地方政府官員、安全官員以及供水和排水、消防、燃氣和電力機構。
6.負責審查建築合同相關事宜的法律專家。
7.銀行、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等信貸提供者。
8.最終消費者,包括用戶、所有者或承租人。
英國政府建築管理局
英國建設主管部門在建設項目管理中註重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通過全面規範建設行為來實現建設活動的有序進行。
英國的建築項目分為兩類:私人項目和政府項目。兩者在管理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尤其是近十年來,很多政府項目都是私有化或者公私合營。
英國有不同的業主項目管理方式。項目管理可以委托給社會咨詢機構,英國很多設計單位也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是很少有公司專門提供業主項目管理。如前所述,英國原來的建設主管部門是環境運輸部(DETR),但是隨著2006年6月英國大選的結束,各個政府部門進行了壹些調整。建築業的啟動工作移交給了貿易和工業部,原先由內務部負責的建築法規和消防服務則移交給了地方政府(DETR)地區運輸部。
I .環境、運輸和地區部(DETR)的組織和職能
(1)英國環境、交通和地區部1997年6月由原英國環境部和交通部合並而成。英國環境、交通和地區事務部從事的範圍很廣,涉及野外和農村、航空、建築、住房、交通、規劃、出版、火車等20多個方面。
(2)環境、交通和地區部的主要工作目標
1.保護和改善環境,將環境政策與其他政策結合起來;
2.為每個公民提供獲得良好住房的機會,以促進社會凝聚力和穩定;
3.通過不同渠道建立有效完善的交通服務體系,減少交通流量,滿足社會需求;
4.挖掘農村潛力,提高農村生活水平,保護和管理野生資源;
5.建立公平有效的土地利用規劃體系,體現區域特色促進發展;
6.保證有效的建築市場,促進建築企業的創新和進步,增強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7.降低工作風險,確保公眾健康和安全。
(3)建設局,環境、運輸和地區事務部主管住房建設和改造的部門。
建設局下設6個部門和1秘書處,主要包括建設司、建築法規司、建築創新與研究管理司、建築出口與材料促進司、建築市場信息部和實施與資格預審制度司。建設局的重要職能是:促進建築活動的質量和經濟效益,提高建築生產方式和建築生產活動的現代化水平;制定培訓計劃,提高建築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積極鼓勵和資助建築生產活動的改革。建設局下設專家組和法規組。監管小組與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系,以促進建築物的建設和生活安全。
建設局下設以下部門:建築部、建築創新與研究管理部、建築出口與材料促進部、建築市場信息部、建築法規部。
(4)英國地方政府的建設主管部門設在地方當局。有兩個層次:壹是縣級,數量很少,只在部分地區設立,對市、鎮、區的建設工作進行宏觀協調和控制;二是市、鎮、區、級眾多,僅倫敦就有32個區級地方建設主管部門。
二。英國運輸地方政府地區部
英國運輸地方政府地區部(DTLR)有內閣大臣,他們是英國內閣的成員。目前,DTLR中央部門有3400名雇員,另有13300名雇員在DTLR 10個行政機構工作。DTLR在2001-2002年度負責60億英鎊的財政支出,包括交通、住房和開發項目。
三、英國建築業的幾個重要機構
在英國,除了政府主管建築的有關部門(如DTLR),建築業的管理還涉及貿易工業部和勞工部。此外,為了使建築業的發展和建築活動有序進行,社會上還有許多政府所有的機構和社會組織。
(1)CIB建造業委員會
英國建築業理事會的職責是為英國建築業的發展提供實施策略和指導方針,制定建築規範。其組織形式是將英國建築業業主和政府部門代表結合起來,提高建築生產活動的有效性和效率。建造業議會的工作原則是以合作為基礎,充分發揮團體的力量,不斷改善建築活動的實施方式和方法。
(2)建造業委員會
建築行業委員會成立於1988。最初只有五個成員單位,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英國最大的涉及整個建築領域的團體。建築業協會在英國建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其成員擁有超過35萬名與建築行業相關的專業人士和超過65,438+09,000家建築公司。建築業委員會是建築業專業團體、研究機構和其他專業學會的代表組織。
建築業委員會的活動範圍廣泛,涉及建築領域的政策、實踐、研究、教育、專業發展和環境。其職責是支持委員會制定的計劃的具體實施。
第四,英國建築法規體系
英國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各有自己的法律體系。16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第壹部建築工程法。在隨後的300多年裏,經過不斷的修改、補充和完善,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建築法規體系。下面介紹英格蘭和威爾士最廣泛的體系,分為四個層次。
第壹個層次是行動。包括。《建築法》、《住房法》、《新城規劃法》、《健康與工作安全》等。法案》、《防火法案》和《環境預防法案》。法律只有在國會上下兩院分別審議通過後才能頒布。法律是強制性的,必須執行。
第二層次的規定。包括:建築法規、建築產品法規、工作場所健康安全與福利法規、建築設計與管理法規、建築健康、安全與福利法規等。建築法規由環境、交通和地區事務部(DETR)或DTLR(國家建築主管部門)根據法律的授權和要求起草。在國民議會備案後,由該部部長批準和頒布。法律法規和法律壹樣具有強制性,必須執行。
第三個層次是技術指南。現行建築技術標準包括15冊結構、消防、環保、節能、助殘、衛生、隔音、通風、采暖、排水、防墜落、玻璃安裝、開啟、保潔、室內合成木地板、地下室等。《建築技術導則》由原國家建設主管部門環境、交通和地區事務部組織相關專家起草,並向社會發布征求公眾意見。修改完善後,由部長批準頒布。技術標準壹般是強制性的,但不是唯壹的。只要有更先進的方法,並得到地方政府的認可,就真的能保證建築工程達到建築法規規定的功能要求。
第四級是標準。英國是世界上開展標準化工作最早的國家之壹。英國標準化協會制定了大量的英國標準-BS-Bs,目前約有3500-4500項與工程建設有關。其中1500項屬於建築工程標準,如《建築鋼結構應用規範》(BS449)、《木結構應用規範》(BS5268)、《建築設計、施工和使用防火措施》(BS5588)。這些標準是推薦性標準,由用戶自願采用或在合同中約定。壹旦這些標準被建築技術標準引用,引用的部分或條款具有與技術標準相同的法律地位。
五、英國政府對項目的監督管理。
英國政府對政府大型土木工程項目的管理主要體現在項目立項階段。審批非常嚴格,有壹定規模和較大影響的項目,要經過國會批準才能立項。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主要依靠市場機制。能承擔大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的都是權威的咨詢公司和承包商,技術、管理、資質、信譽都是可靠的。還要求他們提供履約擔保和工程保險,必要時可以委托第三方咨詢機構進行工程監理,負責技術控制。在建築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建築商和開發商必須獲得建築控制批準,這是建築法規要求的獨立檢查,建築控制提供者有兩種形式,即“地方當局”和“經批準的檢查員”。
英國法律法規對建設項目規定了嚴格、明確、具體的管理和監督程序,主要通過規劃審批、設計(技術)審查、施工(質量)檢查和健康安全管理四個環節來實現。
英國建築業的管理程序
壹、開展建築活動的主要步驟
在建設過程的各個階段,如上圖所示,不同的參與者按計劃履行各自的職責。圖中每個步驟的詳細信息如下:
(1)方案構思和項目評估
業主、工料測量師、建築師、工程師、銀行家和律師都需要參與這個階段。可能會有很多會議討論壹些問題。總之,在項目建設之前,必須解決許多具體問題。需要對初步預算進行評估,對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在這個階段,還需要向政府的規劃委員會匯報,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的要求和規劃部門對擬建項目的意見。
(2)設計(初步設計、技術設計)
由業主指定的建築師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並根據業主提出的方案和擬建項目的功能、造價、質量、工期等要求進行設計。
項目評估階段結束後,開始初步設計階段。根據初步設計圖紙的技術規範,工料測量師編制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建築師審核初步設計文件和預算,所有初步設計文件提交給業主審批。
通常,業主和建築師會對這些文件進行壹些修改。初步設計壹旦確定,就開始了最終的技術設計階段,技術設計文件更加詳細,也更加耗時。由於建築和工程結構圖紙確定了項目的範圍,工程量清單將更加詳細和準確。估算師(或計劃工程師)將編制施工進度計劃,該計劃應反映項目實施所需的合理時間。
(3)投標合同文件的編制
業主的咨詢工程師(建築師、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負責根據建設成本、建設周期和壹般市場條件選擇適合本項目的合同類型。然後據此編制相應的合同文件,通過招標選擇合適的承包商實施承包工程。
(4)招標與預算通過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等多種招標方式,將編制好的招標文件或合同文件分發給選定的承包商;承包商的估算師根據工程量清單編制報價,以便承包商投標。
在英國,大部分承包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將項目的大部分內容分包給各個專業分包商。這些分包商壹般從投標的時候就開始介入,有的是業主指定的分包商。承包商在獲得招標文件後,如果有分包工程的意向,會將相關的招標圖紙和工程量清單提交給相關分包商(壹般至少三個他認為合格的分包商),由分包商進行報價;承包商根據分包商的報價,確定哪個分包商的報價最低,作為承包商報價的依據。承包商的評估師對自己進行的工程和分包商對各部分的報價進行匯總,並加上相應的利潤、管理費和相關的雜費,作為其向業主投標報價的依據。
(5)建築
中標的承包商應根據業主提供的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承包商的項目經理和項目小組成員應與業主及其建築師、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密切合作;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協調好與分包商和供應商的關系。
(六)交付使用
工程完工後,將立即移交給業主進行驗收,業主的建築師代理將驗證建築及其服務設施的性能是否達到了業主的預期目標。同時,建築師負責對建築師今後如何維護提供必要的指導,並將所有建築、電氣、給排水服務設施及所有竣工圖紙交付給業主。
二、施工過程各階段的主要參與者
英國工程造價管理的歷史和現狀
壹.歷史演變
在英國乃至英聯邦國家的建築領域很難看到項目成本管理的概念。英國的專門術語是工料測量。工程量計量與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內容基本壹致。英國的量的計量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紀,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代的工程量計量始於18世紀(1700後),從工後計量變化的原因可以使建築造價在安裝前確定,這是建築業的壹大進步,是向現代招投標制度邁出的重要壹步。
二、英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
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壹樣,根據建設項目投資來源的不同,對政府投資項目和私人投資項目有不同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法。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壹些共同的做法。
政府投資的公共工程必須執行統壹的設計標準和投資指標,工料測量師應協助建築師進行核算和監督。對於民間投資的項目,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政府不會幹預民間投資項目的建設。由於英國政府沒有統壹的定價標準,價格由市場決定。投資者壹般委托中介機構利用已建類似工程的數據和近期價格及相關指標,進行必要的調整,確定投資估算,作為控制設計、招標、施工的造價限額。
英國的工程造價管理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貫穿於項目立項、設計、招標簽約、建設過程結算等階段工作。
1,項目階段
擬建項目是否必要,取決於技術經濟調查、分析論證、總體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工料測量師參與調查、分析和論證,同時收集信息,編制投資估算,為政府或業主提供決策。投資金額壹經批準或確認,就是項目的最大投資金額,工料師以此作為成本控制目標。
2.設計階段
設計師、工程師、工料測量師共同對設計方案(包括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論證,優化協調相關專業,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隨著工作的深入,項目的成本越來越準確,但不能超過成本限額。
3、合同階段
設計和預算審查後,確認設計和預算不超過既定的建設規模和造價限額後,方可進行招標。工料測量師應編制招標文件、標底和合同文件。
4.施工階段
施工企業中標後,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自身條件編制施工設計,以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術特長,方便施工。業主聘請的工料師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工程進度確認工程結算金額和控制撥款,並根據工程變更調整工程預算。承包商的工料師不僅根據招標文件參與工程調整、現場勘察、編制報價和投標文件,而且在施工過程中直接參與項目管理,根據施工進度提供勞動力材料、施工機械等供應計劃,每月或每周統計已完成的工程量,提出工程結算資金,竣工驗收後提出決算。要嚴格控制項目成本各方面的支出,確保在中標成本內實現預期利潤。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