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地位如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地位如何?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守法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嚴格執法是依法治國的關鍵;違法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環節),嚴格執法(重點),違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實現這四個方面的統壹,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制的作用,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依法治國的目的: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廣大人民群眾

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依法行政

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守法

依法治國的關鍵:嚴格執法

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長治久安的要求。

依法治國,就是按照反映人民意誌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國,而不是按照個人意誌和意見治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時代。《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人民幸福安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十八大以來,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基本要求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調節作用。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是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是解決我們發展中面臨的壹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的法律權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會因為領導人觀點和註意力的變化而改變。

★法律是治國的重器。

法律是治國理政的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壹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事關黨執政興國的全局問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為更好治國理政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全局性問題。實施這壹重大戰略任務,對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壹個“全面”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與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努力使“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核心在於黨的領導。

改革和法治就像鳥的兩只翅膀和汽車的兩個輪子。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關鍵在於堅持黨對立法的領導,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為了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的權威,弘揚憲法精神,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法律的範圍內活動,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政治保證要有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向要正確,政治保證要有力。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我們應該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體現。

★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高度統壹。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統壹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本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這是黨的領導的體現。黨和法律、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高度統壹。我們忠實貫徹以憲法為核心的治國理政方針,依憲治國。我們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讓法治惠及人民。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法治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要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以及社會事務。要在依法治國全過程中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願、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誌。

★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我們應該正確處理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關系。我們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是人民根本意誌的反映,在本質上是壹致的。黨不僅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而且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使黨能夠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法治和改革

★改革必須以法律為依據

科學立法是處理改革與法治關系的重要環節。要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的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措施時,要同時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授權。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訂和廢止。

★堅持依憲治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誌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我國憲法是符合國情、現實和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我國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律保障。堅持法治首先要堅持憲法,堅持法治首先要堅持憲法。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提高立法質量

人民對立法的期待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有用沒有,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能治國,也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能治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

★推進科學立法

推進科學立法,關鍵是完善立法體系,進壹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優化立法權配置,發揮NPC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完善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和審議機制,完善法律草案表決程序,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法律法規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

★立法要從大局出發

各有關方面應該從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來看待立法工作,而不應該局限於自己的所謂利益,更不用說幹擾立法工作。要想明白,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大的,部門和行業的局部利益是小的。

★依靠法治轉變政府職能

法治建設將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而跟進。充分發揮法治在政府職能轉變中的導向和規範作用,既要重視通過制定新的法律法規來鞏固政府職能轉變的成果,指導和推動下壹步政府職能轉變,又要重視通過修改或廢止不適當的現行法律法規來為政府職能轉變掃清障礙。

★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守法的表率,帶動全黨全國共同努力,不斷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成效。

★依法用權。

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黨和人民辦事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報效國家,造福人民。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有敬畏之心,守信用,無為而治,妥善處理公與私、情與法、利與法的關系。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按程序決策,確保不包辦、不分工、不放手。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範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著眼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崇高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障人民權益,維護正義。

★黨紀國法不可侵犯。

沒有紀律,黨就不是黨,國家就不是國家。應該在全黨同誌特別是高級幹部中進壹步重申,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依法治國。誰也不要違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搞“獨立王國”,壹意孤行。任何人都不要把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當兒戲,不要胡作非為。任何人都不應淩駕於國家法律之上和歪曲法律。任何人都不應將司法權作為謀取私利和滿足私欲的私人工具。黨紀國法的紅線不可逾越。

★重量壓法要改。

各級領導幹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肩負著重要責任。現在,壹些黨員幹部還存在著人治思想和長官意識。他們認為依法辦事的條條框框太多,要自己做主。他們根本不知道有法可依,大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如果這種現象不改變,法治就很難真正落實。

★善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

各級黨政機關以及每壹名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意識,堅持有法可依,善於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徇私枉法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依法懲處。

/n 1/2016/0817/c 64094-28641570 . html

  • 上一篇:英國委托書
  • 下一篇:有哪些有用的app?2018最受歡迎的十大應用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