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3月,裝載12萬噸原油的利比裏亞油輪“托雷·卡農”號從波斯灣駛往美國米爾福德港。該船撞上英吉利海峽觸礁,造成船體損壞,並在隨後的10天內泄漏了10萬噸石油。當時英法* * *出動了42艘船,使用了1000噸洗潔精,英國也出動了轟炸機焚燒了部分溢出的原油,盡壹切努力清理溢油汙染,但溢油仍然造成了附近海域和沿海地區的嚴重汙染,給英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事件發生後,國際海事組織(IMO)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安全技術和法律問題,專門成立了常設“立法委員會”,並頒布了著名的國際防止船舶汙染公約——MARPOL 73/78防汙公約。
(2)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溢油汙染事故
1989年3月24日,載有約17萬噸原油的美國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正在駛往阿拉斯加州洛杉磯的途中。為避冰,駛出正常航道,擱淺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的布才礁,導致其11號油艙中的8個受損。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擱淺後6小時內就有3萬多噸原油泄漏。阿拉斯加1100公裏的海岸線被油汙覆蓋,給當地造成了極大的生態破壞。海獺死亡約4000只,海鳥死亡100-30萬只。專家認為,生態系統需要20多年才能恢復,事故造成的總損失近80億美元。
埃克森·瓦爾迪茲號石油泄漏成為美國水域最大的石油泄漏事件。這起事故發生後,美國發生了幾起重大漏油事件,引起了美國各界的強烈反響。在保護海洋環境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兩院通過了石油汙染法案1990。同年,國際海事組織在倫敦通過了《國際油汙防備、反應和合作公約》,並於5月1990,65438。
(三)威望號溢油汙染事故
2002年6月38日+065438+2002年10月13日,載有77000噸燃油、長243米的巴哈馬籍老齡單殼油輪Prestige號在從拉脫維亞駛往直布羅陀途中遭遇強風暴,與不明物體相撞,在強風巨浪作用下失去控制,船體受損,導致燃油泄漏。在風浪的作用下,漏油帶和失控油輪向西班牙加利西亞海岸漂移,在距離海岸九公裏處擱淺。船擱淺時,船底裂開壹條長達35米的縫隙,近4000噸燃油從艙底流出,形成壹條寬5公裏、長37公裏的油帶。117年10月17日,西班牙政府下令將威望號拖至距離事故海域104公裏的西南大西洋海域進行緊急救援。由於威望號船體破損和風浪影響,於65438年6月+10月19日破損。此後很長壹段時間,沈沒的威望號不斷漏油,法國部分海岸線也被汙染。
事故對西班牙附近海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石油泄漏汙染了西班牙近400公裏的海岸線。著名旅遊勝地加利西亞面目全非,海灘上堆積了厚厚的壹層油汙,沿岸的河流、小溪和沼澤也受到嚴重汙染。受威望號漏油事件影響最嚴重的是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壹些野生動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綠色和平組織官員警告說,深海中有數萬噸原油的威望號就像壹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這次漏油事件是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壹,西班牙政府向責任方提出了20億歐元的巨額索賠。
鑒於以威望號為代表的單殼油輪災難性汙染事故頻發,國際海事組織修訂了《國際防止海上汙染公約》的相關補充條款,大幅縮短了單殼油輪的使用壽命,並確定了淘汰單殼油輪的時間表。
二。國內典型溢油汙染事故
(1)“東方大使”號溢油事故
1983 165438+10月25日,長207米的巴拿馬籍油輪“東方大使”輪在青島港黃島油區裝載43000余噸原油,在中沙礁擱淺,造成貨艙受損,原油泄漏3343噸。
溢油在港內油層最厚處達到半米多,影響膠州灣海岸線及其附近海域230公裏。同時對附近1.5萬畝的水產養殖區和90萬平方米的風景旅遊區、海水浴場造成了嚴重汙染。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損害賠償1775萬元。盡管政府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汙染,但其影響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仍難以消除。
(2)“龔敏公二號”溢油事故
3月24日,1999福建廈門籍油輪“閩燃供2號”(船長59米),滿載1032噸重油由廈門駛往東莞途中,在珠江口丁玲水道,與由廣州虎門電廠碼頭駛往上港途中的浙江臺州港“東海209號”船(船長99米)相撞。“閩燃供二號”受損後座底部沈沒,泄漏重油589.7噸,汙染珠海、深圳、中山、金星門、淇澳島等300多平方公裏海域和55公裏海岸線。
汙染海灘油汙平均厚度大於10厘米,局部地區20-30厘米。珠海著名的旅遊景點、海灘、情侶北路海岸線,到處都被油汙覆蓋。香洲、淇澳島1.9萬畝養殖場受到嚴重汙染,淇澳島70公頃珍稀植物——紅樹林受到汙染,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雖然當地政府組織了2000多人,動用了大量設備清理汙染20多天,但部分汙染仍難以清理,溢油事故給當地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
(3)“現代發展”號與“伊萊娜地中海”號碰撞導致溢油事故
2004年2月7日,65438,長182米的巴拿馬籍集裝箱船“現代提升”輪在從深圳鹽田港駛往新加坡途中,與從深圳赤灣駛往上海的長300米的集裝箱船“伊萊娜地中海”輪發生碰撞。“伊萊娜地中海”號燃油箱受損,造成1200多噸。海上形成壹條長達9海裏(約16.5公裏)的油帶,成為中國最大的溢油事故,造成珠江口汙染,總損失6800萬元。
所幸事件發生後,交通部和廣東省政府組織相關單位積極行動,有效控制和清除了海上泄漏的燃油,沒有造成岸線汙染,保護了珠江口水域的敏感資源,使損失沒有進壹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