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支付寶安全中心發布《關於進壹步加強非法交易賬戶治理的公告》。
根據有關部門關於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要求,根據《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及支付寶平臺相關支付協議和治理規範,我們將對存在以下行為的支付寶賬戶進行治理:
1.限制涉嫌違法活動、洗錢、欺詐和賭博的賬戶的收款;
2.對涉嫌出租倒賣的賬戶,依法降級為實名認證狀態;
3.對非法套利賬戶和惡意註冊賬戶進行凍結賬戶和永久凍結賬戶的處罰。
到2022年6月,我們已經對31489個涉及出租、出售個人賬戶的賬戶進行了實名降級。15634個存在電信網絡詐騙的賬戶已進行了支付限制功能處理。
其實除了支付寶,還有銀行卡。
4月11日,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總召集人趙克誌出席並講話。
會議指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展勢頭強勁,現實危害大,打擊治理難度大。要堅定信心和決心,突出問題導向,準確把握當前犯罪的新形勢新變化,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頭治理相結合,從實際到細節嚴格把握重點任務,推動落實。
會議要求,保持高壓態勢,全鏈條打擊涉假犯罪生態系統。要堅持出重拳、下重手、下重碼,繼續推進“雲劍”、“斷卡”、“斷流”、“拔釘子”等各項專項打擊行動。要繼續開展集群戰役,嚴厲打擊洗錢、技術支持、有組織走私等犯罪,堅決切斷犯罪關鍵鏈條。
會議要求加強資金攔截的“防洪堤”,督促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建立風險監控機制,提高預警攔截能力,進壹步完善快速止付凍結機制和欺詐資金返還機制。
會議要求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出臺更嚴格的風險管理規定,建立行業風險監控機制,落實欺詐資金的控制措施,加大金融處罰力度。要加強互聯網行業監管,整治和查處為詐騙犯罪團夥提供互聯網接入、域名註冊、服務器托管、APP制作開發、在線支付、引流推廣等服務的黑灰產業,及時約談和曝光問題突出的企業,嚴肅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倒逼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管理社會責任。
但也有媒體說過,卡斷了就不要斷了普通人的便利。也許,別說方便了,正常用戶都不會直接用。
防範電信詐騙,銀行在實施“斷卡”行動時需要兼顧儲戶權益,支持和落實好服務措施,而不是單方面“斷卡”,盡量不給儲戶取款和支付帶來不便。
壹方面,保證儲戶充分的知情權,用戶的卡按規則被限制,需要第壹時間告知儲戶,讓其知道“解除限制”的規則,不像上述情況,“先行動後行動”,等儲戶發現,會引發誤會和糾紛;
另壹方面,要不斷優化銀行對異常賬戶的精準識別能力,如利用大數據驗證,排除部分長期不用賬戶的異常嫌疑,解除限制,讓“斷卡”更精準,減少“誤傷”範圍;
同時,提高支付限額與存款人實際需求匹配的智能管理能力,避免給用戶生活帶來不便。
此外,還應優化“斷卡”的配套服務,為“放開限制”提供便捷通道,比如開通網上辦理通道,讓數據多跑路,儲戶少跑路。這樣,防範電信詐騙和保護儲戶權益才能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