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1壹、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教學活動,讓孩子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不能隨便和陌生人走在壹起。
2.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預見並掌握與陌生人交流的方式。
3.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2.音樂喜羊羊與灰太狼
3.問壹個阿姨小孩不知道打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引入孩子喜歡和熟悉的音樂吸引孩子的註意力,讓孩子放松心情,愉快地參與活動。
老師帶領孩子聽喜羊羊音樂,和老師壹起做小動作。
2.小朋友觀看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引入動畫片中大家熟悉的灰太狼形象,讓孩子明白不認識的人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長要拿小羊做什麽?慢羊羊出發前對小羊說了什麽?
(2)看圖中誰躲在草叢裏。妳知道嗎?
(3)灰太狼在圖中想要什麽?
3.教師引導幼兒了解“聰明喜羊羊”的做法,並講解本次活動的主題。
(1)大灰狼靠近小羊的時候誰跟他說話了?
(2)大灰狼吃了什麽把懶羊羊帶回家?懶羊羊做的對嗎?
(3)如果陌生人給妳巧克力或糖果,妳能要嗎?為什麽?
(4)我們能像懶羊羊壹樣跟著陌生人回家嗎?
4.老師引導孩子明白,不認識的人是陌生人。他們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吃陌生人給他們的東西,也不能和陌生人隨便回家!
四、情境練習“遇見壹個陌生的阿姨”。
1,老師請了壹個陌生的阿姨進教室,情境帶入,豐富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實踐經驗。
(1)阿姨走進教室,對班上壹個小朋友說,妳真可愛。阿姨會請妳吃果凍嗎?
(2)這時,老師組織孩子討論是否可以撿陌生阿姨的東西。妳應該怎麽回答?
(3)陌生阿姨繼續問下壹個小朋友,阿姨會帶妳去好玩的地方玩嗎?
(4)老師引導孩子討論是否認識這個阿姨,是否能相信她說的話。妳能和這位阿姨壹起離開嗎?妳應該告訴妳的阿姨什麽?
動詞 (verb的縮寫)結束活動
我們的孩子真的很棒,已經完成了我們的測試。知道出門絕對不能離開集體和大人,不能相信陌生人。喜羊羊很開心,給我們帶來了壹首好聽的歌。我們在歌聲中告別了老師們!
幼兒園反綁架安全教案2活動的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讓兒童了解必要的安全衛生保健常識,學會自我保護。把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意外傷害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為了防止意外傷害,我設計了“不要與陌生人同行”的活動。從教育的角度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加強自我保護。
活動目標
1,建立初步的防範意識。
2、引導孩子了解壹些自我保護的常識,不要相信陌生人說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3.培養孩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鍛煉個人能力。
5.培養孩子完整連貫的表達能力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樹立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要準備的活動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故事課件內容:第壹部分,壹個叫小雨的孩子在幼兒園門口等媽媽。這時來了壹個阿姨,說是她媽媽的同事。小雨媽媽有事不能來接她,就把小雨帶到媽媽那裏,給她買好吃的。
第二部,小雨沒有和那個陌生人走遠。壹個小男孩看到了,試圖阻止小余跟著那個陌生人,但是沒有追上。小男孩想了想報了警,帶著警察叔叔去找他們。
首先,引導孩子觀看故事課件的第壹部分,引出主題。
提問:
這位阿姨是誰?小雨認識妳嗎?
2.陌生人對小雨說了什麽?那妳答應給雨買什麽?
3.小宇和壹個陌生人走了。是這樣嗎?為什麽?
總結:我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就是陌生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他們說的話,陌生人給的東西我們也不能拿,更不能和陌生人走。
第二,孩子看故事課件的第二部分。
我們剛剛看到小宇和壹個陌生人走了。陌生人帶小宇去找媽媽了嗎?最後是怎麽解決的?如果是妳,妳會怎麽做?
三、接觸生活,如何防範陌生人。
那怎麽才能保護自己不被騙呢?
提問:
1.在幼兒園,壹個陌生人來接妳。妳會和他壹起去嗎?妳會怎麽做?
2.妳和妳的父母在街上迷路了。妳會怎麽做?
3.在廣場玩的時候,壹個陌生人帶妳去買好吃的,有意思的東西。妳該怎麽辦?
4.妳壹個人在家的時候,陌生人敲門,妳該怎麽辦?
孩子的討論,老師的直接引導,讓孩子多思考,多交流。根據孩子們的回答,老師們總結出遇到陌生人時自救的方法。
第四,活動延伸
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
教學反思
通過“不要與陌生人同行”的活動。目的是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活動中,我通過視頻課件把案例生動地展示給孩子們。給孩子直觀生動的感受。通過提問和交談,讓孩子明白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和面對,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身臨其境。我覺得這個活動生動,讓孩子參與進來,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活動效果很好。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3活動目的
1,知道不能隨意離開老師或者父母,不能和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能夠大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夠在小組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要準備的活動
1.問兩個叔叔或者阿姨,小孩子不知道扮演陌生人,和他們搭好局面。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評書《奧巴納的陌生人》。
2、根據故事內容,組織幼兒討論。
(1)小花為什麽不和陌生人壹起去?
(2)小花說了什麽?
3.情景練習。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場景壹:壹個陌生的阿姨敲門,對壹個小孩說:“我是妳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來接妳。讓我來接妳。跟我來。”
老師提示:妳認識她嗎?如果妳不認識她,妳能和她壹起去嗎?想壹想:xx應該對這個阿姨說什麽?(讓孩子練習:對不起,我不能和妳壹起去。我要等我媽媽來接我。
場景2:孩子們在草地上玩遊戲。壹個陌生的大叔走過來,對壹個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叔叔會給妳巧克力。我帶妳去玩吧。”
老師提示1:陌生人給妳的東西妳能吃嗎?為什麽我不能吃?
老師提示二:可以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嗎?為什麽我不能吃?分組練習壹些委婉禮貌的拒絕。
4.End:教育孩子和陌生人打交道要有禮貌。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4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走。
2.了解並掌握壹些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重點:
提醒孩子出門不要脫離群體和家庭,遇到陌生人不要輕信。
活動準備:
1,相關圖片。
2.在幼兒園請壹個不認識的老師扮演陌生人,設定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和果凍。
活動流程:
壹.安全演習
1.老師扮演羊媽媽,讓孩子們出去找好吃的。請在家等媽媽。如果有陌生人來,不要離開家。請陌生老師扮成老狼引誘幼兒。
2.集體討論:
(1):出門前媽媽說了什麽?
(2):老狼來的時候說了什麽,寶寶做了什麽?
3.展示圖片。
圖壹:陌生人想讓妳和他出去玩,妳卻不能和他壹起去。
圖二:陌生人送妳禮物或美食,妳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妳家,妳不能帶路。
圖4:當陌生人堅持要拉妳和他走的時候,妳要反抗,大聲呼救。
2.情景練習
三。場景1:
壹個陌生的大叔對壹個小孩說:“妳真可愛,我的孩子。我請妳吃果凍。”然後拿出玩具讓她玩。小組討論:妳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嗎?我該告訴他什麽?
情景二:壹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她對壹個孩子說:“我是妳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空來接妳。讓我送妳回家,跟我走吧。”
老師提醒:
(1)妳認識她嗎?
(2)如果妳不認識她,妳能相信她嗎,尤其是不能和陌生人走?
四:活動延伸
提醒孩子出門不要脫離群體和家庭,遇到陌生人不要輕信。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5活動名稱:
我不和陌生人壹起去。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孩子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能和陌生人走在壹起。
2.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孩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懂得保護自己,懂得在危險來臨時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安排兩個場景,分別是“幼兒園”和“花園小區”
活動流程:
首先,營造場景,體驗真實。
(壹)幼兒園裏的陌生人
1,講真,介紹故事。“幼兒園”場景,XX幼兒園沒人來接孩子,然後來了壹個陌生人。這個孩子和那個陌生人壹起走了嗎?(引出話題)
2、互動表現,真實揭露。請孩子參與,老師會扮演“陌生人”的角色與孩子交談,從而誘導孩子跟著“陌生人”走。
(2)社區中的陌生人
1.換個場景,擴大感知。在“花園小區”那壹幕,老師又講了壹遍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樓下玩了壹圈後,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時,又來了壹個陌生人。陌生人把孩子帶走了嗎?
2、利用資源,真實表現。孩子和假裝成陌生人的陌生人說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
二,實證分析,情感升華
總結孩子的表現:向孩子提問?
1,什麽是陌生人?
2.可以和陌生人壹起去嗎?為什麽?
3.“陌生人”想把妳帶走。妳該怎麽辦?
第三,遊戲鞏固,行為強化。
1,遊戲《不要和陌生人走》
孩子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孩子是做什麽的?(集體表演)
2.演出結束後,繼續走在小路上,自然結束。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6活動目標:
1.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走在壹起或者壹個人在家玩的時候給陌生人開門。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鍛煉個人能力。
4.培養孩子完整連貫的表達能力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5.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童書:《不要與陌生人同行》。
2.讓孩子提前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活動流程:
第壹,認識陌生人。
老師:妳知道什麽是陌生人嗎?
總結:陌生人是我們不認識的人。陌生人不壹定是壞人,也可能是好陌生人。遇到陌生人,不管她是好是壞,都要禮貌的拒絕和我們說話或吃飯。
2.老師,這裏有兩個孩子,分別叫莉莉和奇奇。他們也遇到了陌生人。他們應該怎麽做?
第二,看視頻《不要和陌生人走》。
1,老師:麗麗壹個人在家,外面有敲門聲。這壹次,麗麗沒有直接開門,而是從貓眼往外看。門口站著壹個陌生的阿姨,有人急忙說:“我是妳爸爸的同事。妳爸爸讓我帶妳去玩。請跟我去醫院!”莉莉正要開門,他剛想說:“謝謝妳,阿姨。我還是先給我媽打個電話吧!”"
2.老師:當麗麗壹個人在家時,她聽到了敲門聲。他去開門了嗎?他是怎麽做到的?他說了什麽?他為什麽這麽做?
總結:當我們的孩子壹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我們不能給他們開門。我們應該禮貌地拒絕陌生人。
三、看幻燈片(1)“不要和陌生人走”。
1,老師:莉莉壹個人在樓下玩,壹個陌生人走過來對他說:“小妹妹,這袋糖果是給妳的!”妳想吃冰淇淋嗎?我帶妳去買,走,跟我來!"
2.老師:麗麗可以和這個人壹起去嗎?為什麽?
3.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告訴麗麗該做什麽。妳認為莉莉應該對陌生人說什麽?誰來告訴莉莉該做什麽?
總結:陌生人的東西不要隨便吃。不管她是善意還是惡意,我們都應該禮貌地拒絕陌生人的東西。
四、看幻燈片(二)“不要和陌生人走”。
1,老師:奇奇在公園和媽媽走散了,開始哭。壹個陌生人上前說:“小兄弟,我帶妳去找妳媽媽吧!”"
2.老師:奇奇可以和這個陌生人壹起去嗎?
3.老師:請和妳的孩子討論壹下。如果妳遇到這樣的事情,妳會向誰求助?
如何辨別公園工作人員?(可以找公園工作人員幫忙,也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忙。)
五、老師和孩子* * *壹起總結。
1.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過陌生人嗎?妳是怎麽做到的?
2.總結:有時候,爸爸媽媽因為有事讓妳壹個人玩,或者壹個人呆在家裏。如果孩子遇到陌生人,和他們說話,給他們好吃的,請他們玩,無論陌生人說什麽,都不能和陌生人走。
活動擴展:
孩子講壹些相關的故事,讓他們知道身邊發生的事情,提高他們自我保護的主動性。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案7活動目標:
1,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走。
2.模擬出離開公園的場景,知道老師叫了名字,然後禮貌的站起來離開班級。
活動準備:
壹個陌生人被其他班主任扮演,有些零食是有的。
活動流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進班接孩子。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兩個孩子壹動不動地坐著,只是懷疑地看著那個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妳媽媽的同事。我帶了很多好吃的。跟我來,我把所有好吃的都和妳分享,好嗎?(陌生人拿出壹些包裝精美的巧克力、薯片等食物)這時。當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時,他們立即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四五個孩子跟著陌生人,有的孩子伸手去拿陌生人手裏的食物。
陌生人:還有誰想和我們壹起去?我們要去操場玩!(又有兩個孩子站起來,跟著陌生人出去了。)
老師:(停下來)妳要做什麽?妳認識她嗎?
孩子搖搖頭。
老師:阿姨,妳知道這些孩子媽媽的名字嗎?
陌生人:我不知道
老師:妳知道孩子們住在哪裏嗎?
陌生人:我不知道
老師:這個阿姨不認識妳媽媽,也不知道妳家住哪裏。妳還能和她壹起去嗎?
幼兒:沒有(孩子們已經走回座位了)。
2.提問並引導
老師:妳為什麽不能和她壹起去?
孩子:她不認識我媽。
孩子:她不知道我家。
幼兒:我媽說:壞人會把孩子賣到鄉下,不讓回家。
老師:如果阿姨給妳糖果,妳會跟她走嗎?
幼兒:沒有。
幼兒:美味的食物中可能有毒。
老師:阿姨帶妳去操場。妳會去嗎?
孩子:沒有。
3.摘要
老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孩子,孩子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如果有陌生人拿出好吃的。如果妳想帶我們去遊樂場,我們不應該跟著去。我們應該等誰來接我們?
孩子:等爸爸媽媽來接。
老師:是的!妳不能離開,直到爸爸媽媽或者妳的家人來接妳。爸爸媽媽不來也不用擔心,陪著老師。如果妳的父母來接妳,不要擔心。直到老師看到妳的父母,叫到妳的名字,妳才能離開座位去找妳的父母。
4.老師們很自然地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孩子壹起背誦。
5.孩子們模擬離開公園的場景。老師背完小朋友的名字後,就可以站起來離開座位,很自然的去院子裏玩了。活動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