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壹)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證人及其近親屬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以外,只有被告知的,才予以處理。?
擴展數據:
?
案例:?
“言語暴力”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中國兒童安全行動”組委會6月5438+05日發布的“妳認為最急需解決的校園傷害”專題調查結果顯示,“語言傷害”、“同伴暴力”、“運動傷害”成為小學生認為最急需解決的三大校園傷害問題。其中,81。45%的受訪小學生認為校園“語言傷害”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師德建設的深入,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大大減少。然而,以諷刺、挖苦、孤立、忽視、暴露缺點、當眾出醜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懲罰”的現象卻呈上升趨勢。?
去年4月,重慶渝中區初三女生丁某因上學遲到,被班主任王叫到辦公室批評教育。期間,王在其他同學面前赤裸裸地貶損丁某:“妳學習不好,長得不漂亮,連坐在臺上的資格都沒有。”丁被這話侮辱了,壹時想不開。寫遺書後跳樓自殺(2003年9月7日新華網);?
前不久,在安徽省宿州市壹所中學,老師通過選舉差生的方式懲罰調皮的學生,並使用“豬”、“人渣”等詞語“激發自尊心”。結果學生轉學,輟學,離家出走...?
表面上看,“語言傷害”比“體罰”更文明,但對學生的傷害絕對不會比體罰小。某種程度上,可能更糟。體罰對學生的健康危害更大,其痛苦可能是短暫的。?
然而,“語言暴力”的危害是持久的,它不僅侮辱學生的人格,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破壞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師生對立,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導致學生心理障礙,喪失生活勇氣,產生厭學、逃學、違法犯罪、自殺等嚴重後果。這不僅是教師的悲哀,也是素質教育的悲哀!?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對於老師來說,沒有“體罰”,沒有“精神懲罰”,是不那麽容易做到的。筆者認為,有三種話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禁忌”:
壹、話題涉及家庭、父母時,不要使用“家教不足”、“有其父必有其子”等諷刺或輕蔑的語言;?
第二,不要對孩子的天性妄下結論,比如“生來就是傻子”、“人生來壹無是處”;?
第三,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比如“妳比豬還笨”、“妳簡直不是人”、“我早就跟妳壹樣跳樓了”。?
俗話說“良言三冬暖,惡語六月傷人。”很多老師對這樣的名言耳熟能詳,在課堂上也講解的很清楚。為什麽他們會在最後時刻頻頻失態,極盡諷刺和侮辱之能事,將“心罰”這把不流血的“尖刀”無情地刺進學生稚嫩的內心??
壹方面說明部分教師道德素質低,心理健康狀況差,另壹方面也說明應試教育在壹些學校還是很有市場的。當“化幹戈為玉帛”的希望破滅的時候,當學生成績成為教師評優晉級的重要指標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差生”、“淘氣生”就成了少數教師的眼中釘、肉中刺。?
壹旦這些學生犯錯,在“體罰”不被允許、不被允許的現狀下,“心理懲罰”就成了壹些老師暴力對待學生的“首選”。?
可見,消除“語言暴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壹項緊迫任務。教育部門應該有針對性地制定壹些“教師禁忌”,將其列為師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
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遇事冷靜,善於克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保持寬廣的胸懷,以善良、友善、熱情、耐心、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讓諷刺、挖苦等“語言暴力”大學輟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治安管理處罰法
參考資料: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刑法
參考資料:
人民網——“語言暴力”是殺人不見血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