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粵港澳大灣區覆蓋十壹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珠江三角洲的九個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6800萬,人口密度988.73人/平方公裏。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在大灣區排名全球第四,僅次於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
從國內看,大灣區不僅是中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也是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國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正接近世界前列。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核心城市的國際化水平達到或接近世界壹流水平,對高端人才、精密技術、跨國資本、總部經濟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要素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但是,粵港澳大灣區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1新時期粵港澳大灣區面臨的挑戰
粵港澳合作之初,廣東腹地極其落後,而歐美高度發達,為港澳扮演“中轉站”和“中間人”的角色創造了條件。然而,過去40年粵港澳合作發展呈現出兩個鮮明的特點:壹是區域分化不斷擴大,二是核心城市同質化競爭趨勢日益增強。壹方面,先行壹步的粵港澳與後發的中西部地區差距依然巨大,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發展差距也巨大,城鄉兩極分化的趨勢並未得到根本扭轉。
另壹方面,核心城市之間的趨同導致更多的競爭與合作,甚至引發誰是主導城市的爭議。兩地的糾紛越來越多,顯然不利於粵港澳的深度合作。新時期,粵港澳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來自中國其他高速增長地區的競爭,以及歐美發達地區經濟持續低迷的市場制約,傳統的合作發展模式已不再可行。發展到壹定高度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內外雙向競爭的背景下,不得不努力進壹步深化分工。壹方面在更高價值的環節獲得競爭優勢,另壹方面擴大市場規模,尋求新的合作發展空間。
2?壹帶壹路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
後全球化時代,隨著地方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興起,全球化進程開始遇到阻礙,全球分工體系和治理秩序面臨新的變化。以開放為生命線的粵港澳大灣區必須順應形勢,整合區域力量,以新的姿態更好地推進全球化和區域壹體化進程。“壹帶壹路”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積極重塑全球治理體系、尋求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粵港澳40年的經驗證明了開放合作對地區繁榮的重要性。珠三角從封閉走向開放合作,走向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其成長與世界環境息息相關。國際市場分工的演變為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開放、年輕、包容的珠三角抓住了這個機遇。通過積極融入國際市場,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自身產業體系逐步建立和發展,區域分工體系逐步完善,區域融合發展程度不斷提高,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隨著國內外資源稟賦和發展環境的變化,粵港澳大灣區應著眼於世界分工的演變,及時轉變發展戰略,搶占先機,發揮本地比較優勢,努力在世界分工體系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在經濟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外生型增長方式根深蒂固,資源粗放利用,環境汙染加劇,區域分化嚴重。隨著當前制度紅利和人口紅利的逐步消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國內,中國需要進壹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實現治理現代化;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擡頭、全球化萎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的可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在中國內部經濟轉型和外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升為國家戰略之壹。
它與“壹帶壹路”倡議從理論到實踐不謀而合,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也更有必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總體戰略,在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尋求新的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