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雲南省宣威市某鎮的王大爺,今年70多歲,是某單位退休職工。王大爺膝下有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都說王粲叔叔安度晚年,但事情並不絕對。壹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讓王大爺失去了心愛的兒子,還因為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問題引發了與兒媳的矛盾,徹底改變了這個家庭原本的祥和與和睦。
2020年9月,王大爺的小兒子王小華(化名)被雇到壹個建築工地打工,後來王小華因操作不慎當場死亡。死亡事故自然會涉及到死亡賠償金的問題。王小華的妻子陳琴(化名)和哥哥王大中(化名)作為家屬代表參與了王小華死亡事故的後續處理。
盡管陳琴絕望了,畢竟人已經無可挽回地死去了。經過協商調解,陳琴與用人單位最終就死亡賠償金問題達成壹致,由用人單位補償王家喪葬補助金、壹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直系親屬撫慰金等共計96萬元。雇主將錢壹次性轉到王大中賬戶後,王小華的遺體將被安葬。
王小華的葬禮辦完了,但接下來的問題讓陳琴萬萬沒想到。因為當時考慮到公平問題,陳琴同意將王小華的死亡賠償金先打入其妹夫王大中的賬戶,但除去王小華喪葬費的6萬元後,王大中仍不願意再劃撥90萬元,這讓陳琴非常不滿。
就這樣,拖了壹段時間。陳琴的遺孀失業了,她必須撫養兩個孩子,因此她的生活逐漸陷入困境。於是她忍不住讓王大中把剩下的90萬元分了。沒想到王大中的回復讓陳琴幾乎崩潰,她更加憤怒和苦澀,以至於後來雙方大打出手,最後對簿公堂。
原來,在陳琴索要剩余死亡賠償金的過程中,王大中先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後幹脆明確表示父母年事已高,這筆錢包含父母撫養費。如果陳琴要分這筆錢,他得扣除40萬元作為父母撫養費,而陳琴不可能掌管剩下的全部,他兩個侄子的撫養費也要扣除。
陳琴壹聽頓時勃然大怒,聲稱王大中作為公婆的代理人參與此事是可以接受的,但這筆錢是她丈夫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怎麽能讓她叔叔來做分配決定,而且提出的分配方案明顯不公平?這不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嗎?我們到底要做什麽?
但是不管陳琴如何要求,王大中堅持說,如果陳琴不同意分配,他將暫時扣留這筆錢。無奈之下,只得壹紙訴狀將和王大爺告上法庭,要求合理分配的死亡賠償金。
庭審中,陳琴堅持先從兩個孩子的撫養費中扣除30多萬元再進行分配,但王大中及其父母堅持先從老人的撫養費中扣除40多萬元,再將剩余部分平均分配。雙方再次僵持,難以達成壹致。考慮到雙方的特殊關系,審判長隨後逐壹與當事人談話。
在和王大爺的交談中,老人對大兒子和小媳婦的爭鬥很無奈,但王大爺明確表示,大兒子和小媳婦雙方的分配方案都不太合適。他有退休工資,願意免費給兩個孫子贍養費,就是為了用這種方式解決糾紛,不再生太多的並發癥。
了解到老人的想法,承辦法官為了維護雙方本已脆弱的感情,決定采用調解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不幸的家屬之間矛盾再次激化。經法官耐心說服教育,雙方同意訴前調解,形成了先扣除子女撫養費39萬元和兩位老人撫養費65438+萬元,剩余365438+萬元由陳琴享有,65438+萬元由王小華父母享有的初步意見。
據宣威市法院(2021 65438+27 10月)消息,在第二次調解中,王大爺主動闡明意見,願意無償給兩個孫子每人65438+萬元贍養費。法官根據雙方意見做了調解書,明確分了錢。幾天前,陳琴主動給負責的法官送了壹張收條,這也意味著糾紛終於得到解決,案件塵埃落定。
失去親人很難過,但對於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卻是壹波三折,誰也靜不下心來。陳琴最終用法律武器解決了問題,這是值得肯定的。既在可控範圍內解決了矛盾,又維護了自己和子女的合法權益。而王大爺的做法也為解決矛盾提供了有利基礎,難能可貴。
很多人對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有壹個誤區,以為可以平均分配,其實不然。雖然大多數案例表明,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方案是基於遺產的,但與遺產分配有顯著區別。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是按照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生活的親疏程度來劃分,而不是按照繼承平等的原則。
最重要的壹點是,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同壹家屬獲得。當事人不要求分割的,可以不分割。比如這種情況,如果王大爺主動提出不分錢,其他幾個家庭成員平分王大爺的那份。分割死亡賠償金前,應先扣除喪葬費等其他雜費,先清償死者債務後再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