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在古代,禮儀和道德取代了什麽?

在古代,禮儀和道德取代了什麽?

在許多古代王朝,禮儀和道德取代了法律。

古代以農業經濟為主,國家本質上是無數農村合並而成的集合體。如果法律得到廣泛實施,許多執法人員將被雇用來增加已經不堪重負的農民的負擔。而且大部分農民都是文盲,不懂法。如果妳告訴他們法律,他們不會理解的。換句話說,法律有能力範圍,不會觸及國家的毛細血管——農村。自古以來就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真正的法律是在縣級以上的單位實施的。農村大部分是靠禮儀和道德來維持的,這也是為什麽很多農民仍然遵守壹定的禮儀和道德的原因。

在古代農村,實行禮儀道德的單位是宗族。只要是宗族處理的,政府就不再過問。換句話說,氏族長老有能力決定他們自己的事務,甚至壹個村莊的事務。他們的判斷不是那麽公平公正,而是本著避重就輕的態度,掩蓋違法的事情,被認為是誠實有見識。他們會努力維護表面的穩定,不會讓壹兩起違法犯罪案件破壞表面的穩定。

他們會向當地官員學習,“掩蓋”。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他們要“遮遮掩掩”,在自己的宗族內部處理清楚,不要傳出去,以免讓自己難堪,損害宗族的權威。即使宗族內部發生命案,也只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只要宗族長輩能協調好,做出壹些補償,他們就會放下事情。當然,如果損害了宗族或宗族長輩的利益,就要從嚴處理,地獄要付出代價。至於損害他人利益,宗族長輩要衡量自己的影響,做出相應的判斷。

宗族之間接觸不多,永遠不可能遵守成文的規矩。長輩說了算,長輩手下壹大群雜工都是長輩的親戚。這樣,宗族就成了決定鄉村內部事務的單位。除了宗族,還有家族。如果能把家裏的事情說清楚,就不用擔心宗族長輩了。可以說,家庭是決定事情的最小單位。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合理的。當時倫理道德盛行,即《禮記》被納入參加科舉考試的教材《四書五經》。人們被要求學習各種禮儀,有了禮儀,就會有尊卑之分,就有了秩序,人們就不會犯錯。

確立各種興趣後,就要進行道德教育。可以說法律鞭長莫及。農村單位太小,就算縣令管,也不壹定管得了。如果人各行其是,為所欲為,法律再嚴也無法強力約束。畢竟執法人員數量有限,如果增加過多,會給民眾造成更大的負擔。執法人員不參加生產勞動,卻要得到參加生產勞動的普通群眾的支持。執法人員多了,會給老百姓造成經濟負擔。時間長了,就會內亂。

壹定數量的執法人員就足夠了。就算忙不過來,招壹些臨時工也是可以的,但是絕對不要太多。民間不都是法律調節的,是道德調節的。人們懂得忠君愛國,尊老愛幼,老老實實盡職盡責地生活。沒必要做違法的事。可以說,道德教育比法律約束有用得多,有效得多。畢竟人遵守道德,就會形成壹種習俗,對不遵守道德的人嗤之以鼻,甚至被宗族教育。對宗族的處理雖然不代表法律,但有實際作用,省去了政府的工作。但宗族長輩提倡習俗和教育時,總是流於表面,背地裏。他們知道自己在背後做什麽,別人不知道。即使他們知道,也不能被調查。

宗族要有祠堂,就像國家要有祠堂壹樣。宗族是按照皇族的樣子,也就是“家天下”的原型建立起來的,壹方面有利於禮儀道德的弘揚,長期的教育,節省大量的行政成本,另壹方面可以形成內部的穩定,在壹個相對封閉的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社會裏,容易長期維持,不容易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即使事情在宗族內部處理,人死了,也不是什麽大事。它可以完全隱藏起來,以保持表面的穩定性。不透露,不解釋,做壹些補償,就可以通過。在幾千年的鄉村發展歷史中,宗族勢力壹直是不可避免的,壹些所謂宗族內部制定的懲罰規則成為了宗族勢力欺壓良善的依據。

宗族要想維持穩定,就必須讓老實人吃虧。有違法的事就“捂著”,不按就說明沒發生。如果壹個人被別人捅了壹刀,沒有死,宗族要求他顧全大局,老老實實,識大體,算了。如果他實在忍不了,氏族長老就會出面,要求捅他的人出點錢作為補償。壹般來說,人們應該聽氏族長者的話。畢竟每個家族的婚喪嫁娶大事都要由宗族長輩包辦。如果有人不聽話,宗族長輩就不會給他家安排事情,他家沒有幫助就什麽也做不了。所以,大多數人都能承受。死亡較少,即使發生也可以在宗族內部解決。不服的可以向政府投訴,宗族不再管。

因此,利益和道德取代了法律,並在農村地區廣泛實施。人們都認可那些封建禮教,都養成了知足常樂的心態。但是,人們不知道,宗族元老和地方官員壹樣,都是利用手中權力為所欲為的人,只是假裝親民而已。甚至不親民,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百姓不敢跟隨。即使許多氏族的懲罰規定已經違法,人們仍然相信它。有人因為偷竊被打,有人和男人偷情的女人被浸在豬籠裏,有人在打鬥中死去,有人殺人放火逃跑。宗族處理存在很大問題。

人們默許後,確立了氏族的合法地位。這也是人的奴性形成的壹個重要因素,至今仍有遺留。五四運動後,人們想推翻宗法制度,逃離封建家庭,參加革命,這似乎是民主精神的興起。現在大部分人不認禮教和道德,只認金錢和權力,看似相反,但也不能說是錯的...

  •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交通安全教案
  • 下一篇:債務起訴公司怎麽處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