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什麽情況下法院可以受理涉外離婚?

什麽情況下法院可以受理涉外離婚?

只有有管轄權的法院才能受理。關於涉外離婚管轄權的規定如下:

知識庫:涉外民事關系的界定及法律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二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壹的,人民法院可以認為是涉外民事案件: (壹)壹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二)壹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住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四)該民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五)其他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的情形。《涉外法律適用法》解釋1第1條:民事關系有下列情形之壹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 (壹)壹方或者雙方是外國公民、外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無國籍人的;(二)壹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住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四)該民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五)其他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的情形。《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解釋1第15條:自然人在涉外民事關系發生、變更、終止時連續居住壹年以上,並以其為生活中心的場所,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規定的自然人的經常居住地,但醫療、勞務派遣、公務除外。法律適用法第21條:結婚條件適用當事人經常居住地法律;如果* * *沒有相同的經常居住地,則適用* * *國籍國的法律;壹方不具有相同國籍,在經常居住地或國籍國結婚的,適用結婚地法律。《法律適用法》第二十二條:符合結婚地法律、壹方經常居住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的,結婚手續有效。《法律適用法》第二十三條:夫妻之間的人身關系,適用經常居住地法律;如果* * *沒有相同的經常居住地,則應適用* * *相同國籍國的法律。《法律適用法》第二十四條:夫妻財產關系中,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壹方經常居住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同壹經常居住地的法律;如果* * *沒有相同的經常居住地,則應適用* * *相同國籍國的法律。《法律適用法》第二十六條:協議離婚的,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壹方經常居住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同壹經常居住地的法律;如果* * *沒有相同的經常居住地,則適用* * *國籍國的法律;不屬於同壹國籍的,適用離婚機構所在地法律。《法律適用法》第二十七條:訴訟離婚,適用本院法律。

(1)雙方均為中國公民的涉外管轄權1。在國外定居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3條:住所地法院以離婚訴訟必須由結婚地法院管轄為由,拒絕受理離婚訴訟的,離婚訴訟由結婚地或者壹方在中國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4條:在國外結婚定居的華僑,以離婚訴訟必須由國籍國法院管轄為由,駁回其申請,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壹方原住所地或者在中國境內最後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7條:離婚的中國公民,雙方均定居國外,僅就國內財產分割提起訴訟的,由其主要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2.《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6條:中國公民雙方均在國外但未定居,其中壹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3.雙方都分居了。中外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其經常居住地不壹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壹)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二)對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身份關系訴訟;(三)對被采取強制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4)對被監禁者的訴訟。《民事訴訟法解釋》第12條:夫妻壹方離開住所地壹年以上,另壹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解釋》第12條:夫妻雙方均離開住所地壹年以上,壹方提起的離婚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5條:中國公民壹方居住在境外,另壹方居住在中國境內。無論哪壹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壹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外國當事人向住所地國家法院提起訴訟,國內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被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二)壹方為中國公民,另壹方為外國公民的涉外管轄權1。中國公民起訴外國公民同(壹)壹般屬地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外國公民起訴中國公民的管轄同(壹)壹般屬地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雙方當事人均為外國公民的涉外管轄民事訴訟法第四部分“涉外民事訴訟的特別規定”第二百五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的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部分規定。本部分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因此,在雙方均為外國公民的案件中,在沒有特別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如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以及他們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都必須遵守本法。《民事訴訟法》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應訴,同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第15條:自然人在涉外民事關系發生、變更、終止時連續居住壹年以上,並以其為生活中心的場所,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規定的自然人的經常居住地,但醫療、勞務派遣、公務除外。所以,雙方都是外國公民的案件,可以參照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的法律。2016年8月8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婚姻糾紛案件若幹疑難問題的參考意見》第四十九條:在中國有經常居所的外國人之間的離婚案件,由在中國有經常居所的外國人壹方或者雙方管轄的,由。但這只是北京法院的規定,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同地區對雙方都是外國人的離婚案件的管轄有不同的看法。在壹些地區,如果雙方都是外國人,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往往無法立案。

——家事法庭團隊陳蓓蓓律師

  • 上一篇:幼兒園交通安全工作綜述
  • 下一篇:長樂市民政局工作時間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