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負,就可以置身事外。”校園欺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01?
校園欺淩現象遠比我們想象的嚴重。
在騰訊新聞今年2月發起的壹項名為“看到校園欺淩”的網絡調查中,36000名受訪者中有超過壹半的人表示自己親身經歷過校園欺淩,其中1/4的人欺負過別人。
02?
校園欺淩的壹般表現
校園欺淩也不遠了。我們首先要對校園欺淩有壹個清晰的認識。知道什麽是校園欺淩嗎?
罵:辱罵、誹謗、嘲笑、貶低受害者。
打架:打架,鬥毆
破壞:損害被害人的書籍、衣物等個人財產;敲詐、勒索金錢或貨物
傳記:在網絡上散布謠言和人身攻擊。
恐嚇:恐嚇,威脅,孤立,排擠,強迫受害者做他不想做的事。
03?
這個孩子受到了校園欺淩。
1,身體傷害
如果孩子的體表無緣無故出現各種人為的傷痕,比如擦傷、抓傷等疤痕,很可能是孩子受到了暴力侵害。註意,如果孩子經常穿長袖衣服,即使在溫暖的天氣裏,他/她也可能想掩蓋傷疤。
2.損失或損壞
雖然有些孩子會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放得亂七八糟,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經常丟失壹些私人物品,比如鞋子、首飾、文具等。,或者衣服、書包等物品總是損壞,那麽家長就要註意了。
3.自尊心受挫
如果壹個孩子回家後經常感到悲傷、沮喪甚至哭泣,那麽他/她很可能在學校受到口頭誹謗等精神傷害。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的孩子可能會變得非常依賴父母,變得孤僻,害怕生活,似乎沒有自信。
4.自殘傾向
成為校園暴力受害者的兒童很可能有自殘或自虐的傾向。家長應高度重視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殘甚至自殺行為,及時帶孩子到相關心理咨詢專家處尋求幫助。
5.不願意去上學
如果孩子非常不願意上學,甚至逃學,裝病請假,那就要註意了。這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被排擠被欺負,不願意回到自己覺得不舒服的地方。
6、睡眠問題。
失眠、做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兒童遭受暴力的表現之壹。如果睡眠問題伴隨著上面提到的其他現象,那麽孩子將更容易遭受暴力。
04?
面對校園欺淩,老師應該怎麽做?
1.防患於未然。
無論我們的對策多麽有效和成功,最好是把校園欺淩預防在萌芽狀態。日常教學要告訴孩子校園欺淩的危害,讓可能成為施虐者的學生得到警示,讓可能成為受害者的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2.預防措施可以是多樣化的。
我建議老師要註意預防青少年犯罪,不要以為自己的學生就不會做這麽恐怖的事情。可以帶孩子去參觀少管所,讓孩子看校園暴力的案例視頻等等。
3、班級確定若幹名班級聯絡員。
老師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生身上。為了避免校園暴力,我們還是需要在學生群體中有人監督觀察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並及時向老師匯報。或者暴力事件發生後,這個分班聯絡員可以第壹時間告知老師們具體情況。
4.多了解班級,鼓勵學生團結。
欺淩之所以發生在壹個班級,和班級的團結有很大關系。教師應該更加註意班級的團結,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孩子團結了,自然就不會有矛盾,班級也就和諧了。
5.當暴力事件發生時,壹定要按程序走,不要隱瞞。
很多老師害怕壹旦暴力事件被報道,會影響個人發展。就是老師的這種態度,讓施暴方肆無忌憚,讓受害方覺得丟臉。當暴力事件嚴重時,教師如果故意隱瞞就涉嫌違法,如果被媒體曝光就更容易丟掉工作。所以不管站在什麽角度,按照程序走才是最正確的。
05?
家長應該如何教導校園霸淩?
情況壹:被欺負的時候。
1.看著對方的眼睛,叫他們的名字,大聲拒絕。
妳應該馬上和妳的孩子壹起練習。對於內向的孩子,要多練習幾次。即使他回來告訴妳他做不到,請不要放棄。我覺得這對他無效,繼續跟他練。
2.說完,不需要等對方回答,馬上高昂著頭離開現場。
讓孩子練習,告訴他們,欺負者會註意妳的肢體語言,壹分鐘都不要停留。提醒孩子們不要互相爭吵。?
3.馬上向老師家長匯報。
妳必須向孩子解釋,向老師舉報同學的錯誤行為不是告密,而是對所有同學的保護,是給欺負者壹個悔改的機會。?
情況二:防止被欺負:如何避免被欺負?
1,告訴孩子不要壹個人。沒有同伴的時候,也可以隨大流。據統計,惡霸愛找既脆弱又孤獨的人。
2、在學校不主動和同學發生矛盾,壹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壹個人上下學和和同學出去玩的時候,不要去僻靜人煙稀少的地方,要走主幹道。天黑不回家,放學不在路上玩,按時回家。
4.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遠離暴力遊戲、暴力漫畫、電視劇。不要沈迷於網絡。
5.告訴孩子要慎重擇友,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好朋友”而不是“壞朋友”。
6.給孩子更多的家庭關懷,註意和孩子的溝通交流。
7.好好愛妳的孩子,不要盲目滿足他們的要求。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8.開展預防教育。壹定要引導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是非,不能誘導他們做出單方面的舉動,或者以暴制暴,不被欺負。當然也要教給孩子壹些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孩子平時有心理準備,遇事冷靜處理。
9.對於膽小、內向、愛哭的孩子,不要總是關註他們的“哭”行為。讓他們哭,然後擦幹眼淚,依然帶著他們去面對現實,學習處理。內向的孩子可以通過很多練習表現出自信的態度和行為。記住,重點是“練習”。平時可以帶孩子逛街的時候,讓孩子付錢,當著妳的面和陌生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