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重慶五年可以買公租房嗎?買的話多少錢壹平方?謝謝妳

重慶五年可以買公租房嗎?買的話多少錢壹平方?謝謝妳

是的,請參考以下條件:

應用條件:

1.獲得公租房資格,壹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申請人具有杭州市常住城鎮居民戶籍5年以上(含);

(2)上壹年度申請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47691元;

(3)申請家庭在市區無房。

2、新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創業者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人具有市區常住城鎮居民戶籍,或持有市區公安機關核發的有效期內的浙江省居住證(或浙江省暫住證);

(2)申請人具有中級(含)以上職稱,或高級(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且畢業未滿7年(碩士及以上學歷者不受畢業年限限制);

(3)申請人在城鎮用人單位工作,簽訂勞動合同1年以上(含),連續繳納住房公積金或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含),或持有城鎮營業執照和納稅證明1年以上(含);

(4)上壹年度申請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47691元;

(5)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市區無住房;

(6)申請人(配偶)直系親屬在本市區無住房融資能力。具體標準如下:申請人(配偶)直系親屬在市區擁有2套以下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50.55平方米的,視為直系親屬在市區無住房融資能力。其中,申請人具有副高級(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的,不將申報的經濟收入作為考核條件。

二、公共租賃住房分配辦法:

1.杭州市住房和社會保障事務所根據配租原則,定期(每兩個月)對符合條件的家庭進行分類並生成選房順序號,按照可售房源數與選房家庭數的比例1: 1確定選房家庭範圍。未納入選房範圍的家庭進入輪候,輪候期為壹年。

2.根據公租房優先保障政策,符合上述申請條件並具備下列情形之壹的家庭可優先獲得保障:

(1)申請人家庭成員中有壹至二名智力、精神、下肢、視力殘疾人;

(2)有年滿70周歲的家庭成員;

(3)申請的家庭成員中有烈士遺屬的;

(4)申請的家庭成員中有見義勇為人員的;

(五)法律、法規或者政策規定應當優先保護的其他情形。

3.申請家庭持有有效期內的《杭州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證》(住房保障專用)、《杭州市困難家庭救助證》和《杭州市區級困難家庭救助證》的,可以申請租金減免。

三、申請、審核和公示流程

去拿表格。符合條件的家庭可在日常工作時間到當地住建局領取《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及相關材料(如有用人單位,可到單位戶籍所在地住建局領取)。除申請表外的相關材料可在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網下載。

2.提交申請。符合申請條件的家庭填寫完整的申請表,將所需申請材料提交給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對申請材料的規範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申請人無工作單位的,將填寫好的申請表及所需申請材料提交至戶籍所在地住建局。區住建局對申請材料的規範性、完整性進行審核,並按月將申請人的家庭信息反饋給戶籍所在地街道社區進行公示。

3.單位(街道社區)公示。用人單位(街道社區)填寫《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申請家庭信息公示表》並加蓋單位(街道社區)公章後,在用人單位(街道社區)張貼公示(公示期為7天),接受群眾監督。單位(街道社區)負責核實舉報,在申請表上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

4.由單位(街道社區)投遞。用人單位將申請材料和公示材料逐戶整理後,連同本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單位介紹信、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壹並提交至註冊地所在區住建局;街道社區將宣傳資料交給區住建局。

5.地區審判。區住建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將符合條件的家庭基本信息錄入業務審核系統。將接收的材料按戶整理形成檔案,及時移交市審計機關;如果申請人不符合要求,告知申請人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6.市級審計公示。市審計機關對申請人的房產、收入等情況進行審計,確定基本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申請人將按月在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網公示(公示期為7天),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如果申請人不符合要求,告知申請人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四。配租原則:配租申請人數對應配租來源類型,按照以下原則:

單戶申請人可配非成套或成套壹居室住房;

2.二人戶可申請成套壹居室或兩居室住房;

3.三人以上(含)可申請壹套完整的兩居室住房的家庭。

在同壹單位工作、同性別的單身戶可申請合租(須提交杭州市本級公租房合租申請書)。

如果沒有相應的公寓供家庭選擇,他們將進入等待名單,等待期為壹年。

動詞 (verb的縮寫)租賃期限

公共租賃住房租賃期限為3年。租賃期滿前,必須重新申請並經市審計機關審計。如果當時符合準入條件,則繼續租賃合同;當時不符合準入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和合同收回房屋。除城鎮戶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外,承租人的租賃期限不得超過兩個租賃期。

  • 上一篇:交通安全工作總結
  • 下一篇:分公司年度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