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充分利用“雙擁”工作的組織優勢,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發揮應有的協調作用。在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雙擁”工作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既要建好橋、引好線,又要組織好、協調好,做到軍民融合、平戰結合,實現軍地統籌、互利共贏。要完善組織架構,形成“黨委牽頭、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基層響應、軍民互動”的工作格局,做到責任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確保軍民融合有序運行、有力推進。軍地有關部門要圍繞基礎領域、產業發展、科技信息、文化人才、社會服務、城市保護、應急管理等重點任務,做好頂層設計。,並制定軍地壹體化實施方案。打破軍地、地區、行業、部門、系統界限,積極吸納社會各方面力量,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工作社會化、普及化,實現多要素、寬領域、大深度、高效率的融合發展。要完善法律政策,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進壹步制定和完善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法律政策,使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各方投入、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的政策體系,逐步形成壹系列促進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深度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軍民融合的支持力度,吸引社會投資支持軍民融合項目。
第三,充分利用“雙擁”的資源優勢,在推動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深度發展中發揮有效作用。深入發展軍民融合技術體系,要高度整合資源要素,協調平衡利益關系,通過各要素需求對接,合理配置資源,提升綜合效益。要推動形成“全要素”融合的國防科技和民用科技深度發展格局。“全要素”整合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軍民資源,實現軍民資源的互通兼容,實現所有有利於提高戰鬥力和生產力的要素的無縫對接和深度融合。“雙擁”工作要推動打破軍地界限,拆除利益固化的藩籬,讓包括技術、人才、服務、資金、信息、管理、標準在內的壹切要素在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充分流動,讓各種所有制經濟和有條件的經濟主體的壹切優勢資源在深度融合中競相生成、有效發展。要推動形成國防和民用技術“多領域”融合的深度發展格局。發揮相互支撐優勢,大力推進軍事安全、人才培養、通信技術、國防動員等重點領域融合,推動基礎設施、先進科技等新興領域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要推動形成“高效率”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利用"雙支撐平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應註重融合的有效性,盡可能讓所有資源在深度融合中發揮作用,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效益最大化。因此,軍隊和地方政府要強化大局意識和“壹盤棋”的思想,“雙擁”工作要成為軍隊和地方互動的“潤滑劑”。通過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制度摩擦成本和制度沖突成本,實現壹次投入、兩次產出、多重收益,努力提高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的質量和效率。
第四,充分利用“雙擁”工作的載體優勢,為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發揮激勵作用。群眾性“雙擁”活動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力量。各級要充分利用這壹有效載體,推動軍民融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拓展軍民共建活動的內涵。按照經濟社會和國防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把軍民共建作為構建和諧城市、和諧鄉村、和諧社區、和諧軍營的重要載體,深化和拓展軍民共建活動的內涵,有效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把“愛民擁軍”的理念提升到國防科技與民用科技融合的“軍轉民、民參軍”的實踐,促進軍民深度融合。 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做好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的基礎工作,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對於穩定軍心民心、鞏固國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推動國防和民用技術融合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要從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出發,著眼於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通過“雙擁”平臺,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關於優撫安置的各項政策,切實幫助優撫對象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形成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良好氛圍。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雙擁”創建活動要著眼於拓展和延伸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領域和空間,著眼於促進地方生產力發展和提高部隊實戰能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軍民科研等重要領域融合發展;著眼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和軍隊人才隊伍建設實際,推進軍地人才培養使用壹體化;聚焦軍隊改革,穩步深入推進現實,推進軍隊後勤社會化整合;著力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性,推動先進軍地文化融合,為國防和民用技術融合深度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提供動力支撐。
第五,充分利用“雙擁”機制優勢,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發揮持久作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需要有完善的運行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雙擁”工作機構、黨委軍事會議、雙擁聯席會議、軍民合署辦公等已有的體制機制優勢,推進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率的軍民融合。要進壹步發揮領導決策機制的作用。落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的職責,根據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求,調整充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增強工作力量。要進壹步發揮軍民協調機制的作用。建立軍地聯席會議制度,滿足軍地發展需要,協調軍地之間需要共同研究推進的事項。要進壹步發揮工作推進機制的作用。在“雙擁”工作機制體系中,要突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內容,包括重點項目的協同推進,對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要進壹步發揮檢查監督機制的作用。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納入“雙擁模範”創建活動評價,加強檢查監督,建立問責機制,加大對軍民融合發展規劃、政策實施和項目建設的監督力度。堅持運用法治手段推動軍民融合技術發展,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規範、引導和保障作用,提高軍民融合技術發展的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