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我區全面實施未成年人普法偉大工程,必須把遠程法制宣傳與“時代先鋒”教育結合起來,進壹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促進青少年健康全面發展,預防青少年犯罪。要把社會法制教育與家庭、學校行為規範教育結合起來;要把法律理論宣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廣大青少年認識到法律就在身邊,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社會因我有法,社會因法有序,學習法律知識是任務,遵守法律是義務,維護法律尊嚴是公民的責任。
2、三管齊下,教、學、觀。
我區所有中小學都配備了法制副校長。應該說這些法制副校長都是我區公安部門、檢察院、法務部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還有壹些高校的學者教授。他們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通過他們定期的法制報告和在學校的法制宣傳,把法制教育和維護學生權益的工作結合起來,讓法制教育落到實處,讓學生覺得學法是買得起的。二是各中小學要將法制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嚴格按照省教育廳制定的《關於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若幹意見》的要求統籌安排,保證課時,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法制和學習數理化壹樣重要,改變重視知識而忽視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第三,讓盡可能多的公審和會議進入校園。通過現場的“觀點”,突出案例講解,為青少年提供生動、直觀、真實、可信的法制教育,喚起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認識,從而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收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
3.善於借東風,潤物細無聲。
上級區委可以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組織壹系列與法律相關的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在活動中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第壹,利用國家規定的法律相關日,對他們進行法律教育。如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6.1”兒童節未成年人保護法、“6.26”國際禁毒日、“12.4”法制宣傳日等,都可以制作專題圖文並茂的宣傳展覽。壹是充分了解與這些特定日子相關的法律知識,二是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所以要反思自己之前的行為是否違背了這些特定日子的規律,從而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其次,每學期可以有選擇地舉辦以“未成年人保護”為主題的作文、演講、繪畫比賽。廣大中小學生通過自己的筆來表達內心世界,不僅顯示了他們的優雅、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反映了他們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理解,從而提高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教育他們如何做和諧社會的守法公民。
4.請進來,出去,展示自己。
各中小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壹方面每年聯系少管所,邀請少管所管教的民警到自己學校現身說法,及時向在校學生傳達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和少管所改造錘煉的過程。另壹方面,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生代表深入少管所,親臨現場。通過請進來,請出去,廣大青年學生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反思自己的壹些日常行為習慣。同時激勵自己珍惜現在的好環境,努力學習,特別是學習法律知識,努力做壹個守法的好公民。
5.信息時代,倡導做壹個文明的“網民”。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及其向家庭和學校的滲透,迫切需要對青少年進行廣泛的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教育。建議相關法律部門嚴厲打擊非法網吧,教育部門做好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引導工作,讓廣大青少年更加冷靜理性地面對網絡,認清網絡的本質,分清現實生活和網絡虛擬生活,做壹個文明的“網民”。
總之,加強普法宣傳,特別是使廣大未成年人成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它要求我們更加理性、耐心、常態化、循序漸進、標新立異、務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法律走進千家萬戶,妳我他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