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張秋生的散文

張秋生的散文

澳大利亞卷入越南戰爭及其對澳亞關系的影響,《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從澳大利亞法律看女性社會和家庭地位的提高》,《西華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再論太平洋戰爭初期東南亞迅速淪陷的原因,《東南亞》,2009年第6期

第十壹屆中國澳大利亞研究國際研討會紀要,世界歷史,2009年第3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亞與印尼關系的調整,東南亞,第10期,2008年。

《20世紀末澳洲“脫亞入歐”辨析》,《雪海》2008年第5期。

早期澳大利亞華人的經濟生活和主要職業構成,《歷史檔案》,2008年第2期。

20世紀七九十年代澳大利亞外交政策重心轉向亞洲的基本動因,《歷史教學》,第11期,2007年。

“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民族國家”研討會綜述,《世界歷史》,2007年6期。

梁啟超與澳大利亞保皇派,《八桂僑報》,2007年第2期。

伊瓦特的亞洲協調政策與戰後初期澳亞外交和經濟關系的發展,《世界歷史》,2007年第5期。

《論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的平衡外交政策》,《當代亞太》2007年第4期。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亞華人新移民的社會特征——基於澳大利亞移民部歷史檔案,《歷史教學》2007年第3期。

《論早期華工移居澳大利亞的社會歷史條件》,《歷史檔案》2007年第3期。

《美國與澳大利亞建交分析》,《歷史教學》2007年第2期

澳大利亞與APEC(1989-1995)——兼論APEC對澳亞關系的影響《世界近代史新論》(第三部分)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7月。

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技術移民政策的演變及其對中國新移民的影響,《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

《鄭和下西洋與早期中澳關系》,載《澳大利亞漢聲》2005年第5期。

戰後美國直接投資對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循環經濟》,2005年第4期。

第九屆中國澳大利亞研究國際研討會紀要,世界歷史,2005年第3期。

甲午戰爭後澳大利亞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及特點(上),《澳大利亞漢聲》2004年第8期。

《甲午戰爭後澳大利亞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及特點(下)》,載《漢聲》雜誌2004年第9期。

中東和平進程中的水資源(下),《韓生學刊》,2004年第7期。

中東和平進程中的水資源(上),《韓生學刊》,2004年第6期。

《論中澳建交及其影響》,載《漢聲》2004年第3期。

《論二戰至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亞洲移民政策的重大調整》,《世界民族》2003年第6期。

《論澳中建交及其對澳亞關系的影響》,《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澳大利亞面向亞洲政策的形成》,《世界歷史》,2002年第5期。

《二戰後澳大利亞華人參政史》,《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論澳大利亞唐人街文化》,漢聲雜誌,第12期,2001。

二戰後澳大利亞的中國文化,《世界民族》,第6期,2001。

澳大利亞當代華人社會中的華人社區,第六屆澳大利亞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英文),2000年。

《澳大利亞的亞洲觀和澳亞關系》,《世界歷史》,2000年第5期。

澳大利亞土著文化,中國讀書報,2000年3月3日。

亞洲移民與澳亞關系的起源——澳亞關系研究(三),澳大利亞《漢聲學刊》2000年第1期。

澳大利亞人的亞洲觀:地緣政治觀——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研究之二,澳大利亞漢盛雜誌,第1999期,第12期。

澳大利亞人的亞洲觀:種族與文化觀——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研究之壹,澳大利亞漢盛雜誌,第1999期,第11期。

澳大利亞華人社會的現狀與未來,世界民族,第2期,1999。

《二戰後澳大利亞華人經濟模式的重建》,《華僑史研究》第4期,1998。

澳大利亞早期華人的經濟生活和主要職業構成,《上海華僑史論文集》,第4期,1998。

《論澳大利亞的亞洲政策》,第五屆澳大利亞研究國際會議論文集(英文),1998。

澳大利亞華人社區歷史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7。

《澳大利亞早期華人史的幾個問題》,《歷史檔案》第2期,1997。

二戰後的香港工業化與經濟起飛,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1997期,第1期。

遠東戰後科技革命述評(上),澳大利亞漢生雜誌,第1997期,第1期。

《遠東戰後科技革命述評(二)》,《澳大利亞漢聲雜誌》,第2期,1997。

《澳大利亞戰後與亞洲關系的演變》,《當代亞太》第3期,1996。

新西蘭毛利人的歷史與現狀,世界民族,第1996號,第1號。

二戰以來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的演變,《現代國際關系》,第1995期,第11期。

《論二戰對戰後初期遠東格局的影響》,《澳大利亞漢生雜誌》,第9期,1995。

《近代西方國家在南太平洋的探險與澳大利亞的發現》,《澳大利亞漢聲學刊》,第8期,1995。

二戰以來澳大利亞亞洲政策的確立,安徽史,1995增刊。

新西蘭政府解決與毛利人的舊仇,臺灣省歷史月刊,第9期,1995。

中途島海戰日軍戰敗與美軍勝利原因再探,《漢聲》雜誌,第7期,1995。

澳大利亞土著民族的歷史與現狀,臺灣省歷史月刊,第1994期,第11期。

《澳洲華人淘金簡史》,《漢聲》雜誌,第5期,1994。

澳大利亞淘金熱時期的華工,《華僑史研究》,第3期,1994。

《論清駐澳領事館的設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4。

《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都城之爭》,《漢聲》雜誌,第2期,1994。

清廷在澳大利亞的設立與早期中澳關系》,載《臺灣省歷史月刊》第2期,1994。

澳大利亞華人參政運動中的壹顆新星——記悉尼新任副市長曾筱龍,《中國之聲》第3期,1993。

《論中澳貿易關系的發展》,《外國經濟導報》第3期,1993。

苦難、生存與困惑:澳大利亞土著歷史與現狀調查》,《澳大利亞漢聲學刊》,第5期,1993。

中國勞工赴澳來源及第壹批中國勞工赴澳時間分析,《臺灣省歷史月刊》第6期,1993。

中澳建交以來經貿關系的發展,澳大利亞《漢聲學刊》第4期,1993。

清政府在澳大利亞設立領事館述略,澳大利亞漢聲雜誌,第3期,1993。

當代澳大利亞智庫,《外國社會科學》第3期,1993。

戰後澳大利亞對外貿易方向的變化,《亞太研究》第3期,1993。

澳大利亞新興獨立知識分子研究團體——智庫,《世界歷史研究趨勢》,第2期,1993。

第壹批華工入澳時間考,《世界史》第6期,1992。

日美談判與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88。

優秀亞裔美國學生,種族翻譯系列,第3期,1988。

美國1930年代的法西斯運動及不走法西斯道路的原因,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87。

霍雷斯·威爾森:慕尼黑危機的參與者?》,二戰歷史通訊,第9期,1987。

美國人中的猶太人,民族翻譯系列,第4期,1986。

美國猶太人史,美國研究參考,第6期,1986。

再論美國占領軍在日本戰後民主改革中的作用,《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85。

《論布蘭奇學派和蒲魯東學派在巴黎公社時期的作用》,《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1985。

  • 上一篇:如何泄露個人隱私?
  • 下一篇:北京修改積分落戶政策,現公開征求意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