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浙江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2004年修正)

浙江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2004年修正)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和環境條件,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村鎮,是指村莊、集鎮和建制鎮(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除外)。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村莊和集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統壹規劃、合理布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優化環境的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壹。

村莊和集鎮的規劃和建設應當註重鄉鎮企業的合理布局,引導和促進鄉鎮企業向建制鎮和集鎮適當集中發展,加強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具備條件的鎮、集鎮和村莊的規劃區應當進行綜合開發和配套建設。第五條鎮規劃應當以縣域規劃、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農業區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並與相關專業規劃相協調。第六條城鎮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應當同步和銜接。已編制的鎮規劃與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不壹致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建設、國土、農業等部門的指導下組織協調,並按規定程序對規劃進行調整。

調整規劃不得減少基本農田保護區總面積和耕地總量。第七條嚴格控制鄉村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和人口發展規模。

村鎮建設用地規模和人口發展規模應當根據縣城規劃和鄉(鎮)規劃的科學測算合理確定,不得隨意擴大村鎮建設規模。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在編制縣城規劃、鄉(鎮)規劃時,對布局不合理的村莊可以適當調整。

調整村莊布局,要因地制宜,尊重群眾意願,結合舊村改造,充分利用非耕地。

村莊布局的調整應按規劃逐步實施。因調整搬遷的村莊的土地,應當及時復墾耕種。第九條縣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規劃、土地、農業、工商、交通、水利、鄉鎮企業、衛生、文化、教育、環境保護、民政、公安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各司其職,配合村莊和集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工作,具體工作由鄉(鎮)村莊和集鎮建設辦公室或者村莊和集鎮建設專職管理人員辦理。村鎮建設辦公室或者村鎮建設專職管理人員受縣級村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領導,把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作為同級政府的壹項重要工作,納入縣(市)、鄉(鎮)人民政府目標責任制。第二章鎮規劃的制定第十壹條鎮規劃包括村莊規劃、集鎮規劃和建制鎮規劃。村莊規劃和集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城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村莊、集鎮、鎮總體規劃期為十至十五年,村莊、集鎮、鎮詳細規劃期為五年。第十二條村莊建設必須編制村莊規劃。尚未規劃的村鎮,必須在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任務。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編制任務的,由上壹級人民政府和村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編制。

城鎮規劃期滿的,應當及時續期。

未編制鎮規劃和鎮規劃已到期且未續期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鎮的建設項目。第十三條鎮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法編制。編制村鎮規劃應當符合國家村鎮規劃標準和本省有關技術規範,並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第十四條村莊和集鎮總體規劃、集鎮建設規劃,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村莊建設規劃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村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鎮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審批程序按照《浙江省實施辦法》執行。第十五條村鎮規劃經批準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公布,並組織實施。第十六條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村鎮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變更。村莊和集鎮總體規劃、建設規劃確實不能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時,根據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審查同意,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對規劃進行局部調整,並報原批準機關備案。但是,村莊和集鎮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布局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程序報經批準。

  • 上一篇:宅基地和不動產確權有什麽意義?
  • 下一篇:政府失靈的原因分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