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職能。國家機構與國家職能和性質的關系是,國家的性質決定國家機構的性質,國家機構是統治階級利益的維護者和執行者。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國家職能是國家機構設置的主要依據,國家機構是國家職能實施的物質載體。
(附:國家性質、國家職能和國家機構的關系)
國家機構
決定(性質)決定(設定)
體現和維護材料載體
決定
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
顯示
A.按類別: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
2.分類
b按級別: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
3、中國的中央國家機關:
(1),成分:
(2)、性質和權限:
(1)全國人大
自然: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特別說明:(詳見主題1)
②總裁。
自然: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職權:a .不自主決定國家重大事務,不超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平行或對立。b,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c、有權頒布法律等。
特別提示:a .表面上看,總統只是個人,實際上是國家機關,是國家在國內外的最高代表。因此,個人出任總裁並不意味著總裁可以獨斷專行。b、中國的元首制不同於其他實行個人元首制的國家。它實行集體元首制,即總統不單獨決定國家重大事務,而是與NPC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職權。c、國家主席不參與國家的行政工作,因此,它不負責人大的行政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國務院。
(3)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
性質: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職權:負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和決議的實施及有關行政工作;授權制定行政法規;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主要行使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直屬機構和各級人民政府統壹領導。
④最高人民法院。
性質:最高國家司法機關,屬於司法機關系統。
職能:依法辦事,獨立行使司法權;監督地方法院和專門法院的審判工作。
⑤最高人民檢察院
性質:最高國家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
職能: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領導地方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的工作。
特別說明:a .在我國,司法機關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註:公安機關屬於行政機關)。b、註意理解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首先要明確含義:是指“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沒有審判權和檢察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幹涉司法機關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司法機關必須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即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第二,我們必須明白,“不受幹涉”不是不受任何限制,而是受到人大的監督和制約。但是,NPC對司法機關工作的監督,堅持不直接辦案、不代為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事後監督和集體行使監督權的原則,不是對司法權的幹涉,與司法機關的獨立審判權並不矛盾。c、司法機關行使審判權接受* * *的領導,接受人民的監督。
⑥中央軍事委員會
性質: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
職能:領導國家武裝力量;根本任務是保衛領土、主權和安全,抵禦外敵和國內敵對分子和勢力。
二。中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1,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含義、表現和作用(樹立民主意識)。
2、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樹立公仆意識)為什麽以及如何。
3.依法治國的原則(樹立法律意識)是什麽,為什麽(原因+意義),要求。
什麽是(1): ①含義:依法治國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以及社會事務。②地位: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③其實質是倡導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它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⑤依法治國、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相統壹。
(2)為什麽:為什麽:在我國,壹切國家機關都是依據憲法和法律組織和設立的,憲法和法律是國家機關存在的基礎,是國家機關行使權力的依據。意義是依法治國的作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它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3)要求:①立法機關——立法程序——有法可依。(前提)②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重要環節)③司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④完善法律監督體系,強化執法監督。⑤搞好法制教育。⑥法治與德治相結合。(附:法治與德治的關系:a .兩者是不同的。首先,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和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其次,兩者都有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的手段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號召力和說服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b、兩者相輔相成,缺壹不可。社會主義法治是維護和建立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以德治國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覺悟,從而促進依法治國的實現。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的實現。)
第三,中國國家機構與公民的關系
1,公民與國家的關系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和諧統壹的。中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特別提示:①市民≠人。A含義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根據該國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在我國,公民的概念與國籍是壹致的。任何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人民的公民。因此,確定他是否是我國公民的唯壹條件是他是否取得了中國國籍。人民指的是國家的主人。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含義。在我國現階段,人民是指壹切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壹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b範圍不同。公民的範圍大於人民。公民包括社會的所有成員,但人民不包括社會的所有成員。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而屬於公民。c性質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是政治概念。②右≠動力
(1)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中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第壹,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基礎,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第二,言論、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第三,監督權既包括對國家權力機關成員即人民代表的監督,也包括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公民有權對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有權對其違法或失職行為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訴、控告或檢舉。P54-58
②國家不僅通過憲法確認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還依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制定法律法規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第二,制裁和懲罰侵犯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行為。
特別提示:a、在理解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時,要註意三點:第壹,生存權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權,而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第二,宗教信仰自由不屬於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第三,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b、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通過選舉來實現的,但不能認為任何形式的選舉都是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指人民代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選舉國家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代表、村委會和班委不能說是公民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更不能把選舉權等同於選舉;不能認為所有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18周歲以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有選舉權,但沒有被選舉為人民代表的資格)和精神病人除外。
c、註意申訴、控告、檢舉的區別。
D.我國具有監督權的主體有:人大及其常委會權力部門的監督;對中國執政黨的監督;CPPCC的民主監督(無法律約束力);行政部門的行政監督;人民檢察院的專項法律監督;公民公民監督;新聞機構的輿論監督。
(2)公民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1)維護國家統壹和民族團結。
A.重要性:國家的統壹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是實現公民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
B.怎麽保養?維護國家統壹和民族團結,應該:捍衛國家主權不受侵犯,堅決同壹切危害國家主權的行為作鬥爭;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壹切侵略、占領、割讓和出賣國家領土的行為;捍衛國家政權及其統壹,堅決反對顛覆和分裂國家政權;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堅決反對壹切民族歧視和民族分裂主義。
(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A.重要性: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B.怎麽保養?維護國家安全,要:嚴守國家秘密;配合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為國家安全機關執行任務提供便利和協助;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維護國家榮譽,要: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要增強民族自尊心。維護國家利益,要努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我們必須同壹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鬥爭。
2.如何處理公民與國家的關系?
(1).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
A.重要性:中國人和中國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這是公民在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時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公民同違法侵權和腐敗行為作鬥爭的法律武器。
B.含義: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的原則,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第壹,所有公民平等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平等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二,公民的合法權利如何受到法律保護。第三,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享有權利,履行義務,違法犯罪同等處罰)
特別說明: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指的是執法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2)不能指絕對的平均主義。《憲法》規定,不滿65,438+08周的公民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並不意味著法定年齡的公民和未滿法定年齡的公民之間存在不平等,而是因為參與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壹定的能力。(3)反對壹切特權。(4)不要把平等理解為享有同樣的權利,履行同樣的義務。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壹律平等,這是憲法和法律範圍內的權利平等,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消除這種不平等,不僅需要運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大力發展生產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物質生活水平。
(2)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壹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壹的,不可分割的。
a、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對應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需要權利的實現。
B.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壹方面,國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使公民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更加自覺地履行義務;另壹方面,公民自覺履行義務,必然會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公民享有和行使權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c、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消費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我們應該珍惜公民權利。因為公民意識的核心是權利意識。我們應該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即履行對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應盡的責任。
特別說明:①關於權利與義務的統壹。從法律關系的角度看,任何國家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壹都是普遍的;但從階級關系來看,在剝削階級社會權利和義務是分離的,只有在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統壹。(2)需要註意的幾個問題:a .有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比如勞動權和受教育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b、有些權利可以放棄,但義務必須履行;c、沒有年代關系;d、公民的個人權利和自由與國家集體利益的融合。
(3)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
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基本壹致。國家考慮公民並依法保護他們的權利;公民也要為國家著想,自覺履行義務,維護國家利益。
(2)公民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在壹些具體問題上也會產生壹些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公民愛國的表現。
③中國公民在對待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時,應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法制的軌道上行使權利。
第四,我們的國家機構履行的國家職能
1、國家機構與國家職能的關系:(略)
2、中國的國家職能:
●中國的內部職能:
(1)政治功能。即國家維持政治統治和穩定的職能。
國家打擊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和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時,國家致力於建設民主政治,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
(2)經濟功能。即國家組織經濟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物質文明建設)
A.原因:目前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所以國家要加強管理經濟的職能。學習的時候可以接觸經濟學常識的宏觀調控知識,比如必要性、目標、手段、如何調控等。
B.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3)文化功能。即國家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可以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發展方向,而且可以為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4)搞好社會服務。即國家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職能。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良好的社會和自然環境,所以國家必須搞好社會服務,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搞好社會保障,保護公共財產;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興辦各類公共工程,完善各類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等。,以保證現代化的順利進行。
●外部功能:
(1)抵禦外敵入侵和顛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安全功能)
(2)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通信功能)
(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積極發揮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維和宣傳)
特別提示:①明確行使國家職能的主要國家機構。黨的機關(黨中央或中央委員會、紀委、宣傳部、組織部和基層黨支部是黨的機關)、民主黨派的機關、人民政協、社會團體(如經濟團體、政治團體、文化團體、藝術團體、宗教團體等)。)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區)不能行使國家職能。
(2)區分經濟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經濟職能圍繞著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如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打擊假冒偽劣,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社會公共服務只能著眼於為公眾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環境以及市場運行環境。如大型體育設施建設、完善社會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環境保護等。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大於經濟職能中的公共服務。
同壹個案例體現了不同的功能(中部崛起、扶貧、農民增收),說明經濟只能。科教興國體現了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環保設施建設體現了經濟功能和社會公共服務功能。而擴大就業和加快城市化體現了經濟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4)區分“體現某種功能”和“有利於某種關系”的處理。體現和利益在文字上是不壹樣的。比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體現的是經濟功能,而不是政治功能,有利於緩解人民內部矛盾,縮小民族差距。打擊犯罪分子不能說體現了經濟職能,但可以說有利於經濟建設。
⑤臺灣省和香港問題屬於中國內政,對其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是對外職能,反對外來幹涉才是。⑥註:整頓文化娛樂市場秩序是文化職能,如清理網上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整頓網吧遊戲廳、掃黃打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