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吸毒有三個特點:壹是成癮性;二是對身體有害;第三,成本。
吸毒對人類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會”。
“毀滅妳自己”
藥物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可導致慢性胃炎、肺炎、敗血癥甚至艾滋病。
毒品不僅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還會使吸毒者因為身體和心理上的依賴而成為毒品的奴隸。他們生活的唯壹目標就是試圖獲得毒品,從而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興趣和能力。長期吸毒變得皮包骨頭,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些人吸毒過量,精神失常,做出壹些可怕的事情,比如在房子裏瘋狂地跳來跳去,砍斷自己的胳膊和腿,甚至用菜刀殺人或自殺。
所以有人告誡吸毒者:“他們吸入的是白色粉末,吐出的卻是自己的生命。”
“家庭的災難”
壹個人壹旦染上毒癮,人格就會喪失,道德就會退化。在因購買毒品而耗盡合法收入後,他會被自己的六個親戚斷絕關系,向所有人要錢,傾家蕩產,負債累累。只要家裏有壹個吸毒的人,整個家庭就永無寧日,意味著這個家庭貧窮的開始。離異家庭和破碎家庭往往是吸毒者家庭的結局,溫馨的家庭被可惡的毒品隔開。
“危害社會”
吸毒人員為了獲取毒資,往往無視道德和法律,實施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和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據報道,英國有壹半的吸毒者通過犯罪獲得購買毒品的錢。
吸毒人員喪失勞動能力,無法正常生活,各種醫療費用、禁毒、戒毒的投入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嚴重損失。如今,毒品濫用仍在全球蔓延,人類社會因此背負著沈重的社會負擔。
有壹次,我在電視上看到壹個吸毒的人,他吸毒成癮。他壹直在毒品中掙紮,在恐懼中茍且偷生,沒有了家,他心裏已經恨透了自己的行屍走肉和無鬼生活。然而,第二天淩晨,在“毒魔”的逼迫下,他又開始在公交車上偷“上班”的命,然後又匆匆忙忙回到自己陰暗的小木棚裏吸毒。
而有些吸毒者肯定是從媒體或者影視作品中看到過戒毒的場景,那叫壹個心碎,但最後還是經不起毒癮的誘惑“再次犯罪”。
為了防止他人作弊和吸毒,我們應該做到十不要:
1.不要因為出了事就吸毒借酒澆愁。要勇敢面對退學、失戀等人生挫折。
2.不要放縱妳的好奇心。好奇心用自己的身體試毒,試了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3.不要冒險。吸毒有極強的成癮性,壹試就會後悔壹輩子。
4.不要和吸毒販毒的人交朋友。萬壹親友吸毒,壹要勸阻,二要避開,三要舉報。
5.不要呆在吸毒的地方。在壹個充滿毒霧的地方,其實就是無意識的吸毒,絕對不能停留。
6.不要聽信吸毒是“高級享受”的謠言。吸毒壹口,終身痛苦。
7.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香煙或飲料,因為他們可能會誘使妳吸毒。
8.不要聽信藥物可以治病的謊言。不可能治愈疾病,因為藥物破壞身體。
9.不要虛榮,以為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藥。吸毒是壹種愚蠢而可恥的行為。
10.不要盲目模仿吸毒者,不要崇拜吸毒者的“偶像”。這種時髦的心態很幼稚,很迷茫。
總之,毒品是犯罪和悲劇的壹大部分。他們可以拆散家庭,奪走生命。遠離毒品是拯救自己、拯救人、拯救社會的好方法。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