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中班教案1活動目標
激發孩子的互動。
熟悉歌曲《二虎》的旋律,學會唱歌,帶著表情唱歌。
願意參加二重唱活動,與老師和同齡人壹起體驗二重唱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鍛煉孩子的手腳。
要準備的活動
1,老虎頭
2.二虎的兒歌和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背景音樂
2.兩個孩子互相配合完成遊戲。
3.表達耳朵和尾巴的動作方式。
4.手腳並用,鍛煉手腳的壹致性。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遊戲,我發現孩子可以鍛煉四肢,對兒歌《兩只老虎》有了進壹步的了解。
百科:老虎經常單獨行動,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雌雄同居。沒有固定的巢穴,大多在山裏遊蕩覓食。會遊泳,不會爬樹。由於林區的開發和人口的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發展成了村鎮,老虎經常到森林聚落附近覓食。老虎在黃昏時更活躍,白天更多休眠,很少不被打擾就出來。老虎的活動範圍很大,每天的覓食活動在北方可達數十公裏;在中國南方的西雙版納,食物較多,所以移動距離較短。
二虎教案2活動的設計背景
準備好老虎的頭。
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互動。
2.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氛圍,和同伴壹起參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孩子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5.願意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鍛煉孩子的手腳。
要準備的活動
1,老虎頭
2.二虎的兒歌和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不必詳細記錄師生的所有對話和活動,但要清晰地再現活動的主要環節,即開始環節、基礎環節、結束環節和延伸環節。註:重點放在基礎環節)
1,背景音樂
2.兩個孩子互相配合完成遊戲。
3.表達耳朵和尾巴的動作方式。
4.手腳並用,鍛煉手腳的壹致性。
二虎中班教案3教案目標:
1.通過演唱分析歌曲的單詞結構,幫助孩子熟悉作曲的方法和形式。
2.引導孩子由淺入深逐句作曲,激發孩子作曲的興趣和激情。
課程計劃準備:
課前豐富孩子的語言和生活經驗。
三張圖,四句歌詞(兩只老虎),壹個兒童繪畫工具。
流程:
首先,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幅很奇怪的畫。讓我們看壹看。(如圖1所示)
2.圖片上有什麽?他們真奇怪。壹個沒有耳朵,壹個沒有尾巴。
3、集體唱歌(二虎)提醒孩子唱歌時要幽默。
4.(展示歌詞),這首歌有幾個歌詞?分析歌詞的結構。
第二,激發興趣,創設教案。
(壹)創作第壹句歌詞
1.除了老虎,還有什麽動物跑得快?(兒童自由交談)
2.我們要不要把這首歌的第壹句換成其他快速動物來唱?(小朋友唱壹句臺詞,老師在後面唱歌詞)肯定小朋友的創作,鼓勵他們唱歌作曲。
(2)創作歌詞的第二句
1,想壹想,有哪些慢性子動物?提醒孩子自己說,改歌詞,唱出來。)
2.請孩子們上來為大家唱歌。(老師畫了孩子們創作的歌詞。)
(3)創作第三和第四句這首歌很有意思。小孩子怎麽看待沒有眼睛和鼻子的小動物?
鼓勵孩子唱三四句歌詞。
進壹步制定教學計劃。
1,老師總結:孩子真的像作詞人壹樣能幹。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界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用來作詞。
2.老師教自己創作的作品《兩朵菊花》和《兩個孩子》(出示圖片再唱壹遍)
3.孩子們也可以自己畫歌詞。
第三,深入創作,繪畫表達孩子的歌詞,可以邊畫邊唱。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遊戲,我發現孩子可以鍛煉四肢,對兒歌《兩只老虎》有了進壹步的了解。
中班二虎教案四重點:讓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輪流唱。
教學方法:激發興趣的遊戲活動、聽唱、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合作體驗。
壹,教學目標的設計
(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歌曲的輪流學習,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意識。
2、感受和體驗描繪動物的音樂,知道動物也是人。朋友們,知道人應該熱愛動物。
3、通過唱歌、遊戲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樹立學習音樂的願望。
4.通過學習法語歌曲《兩只老虎》,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
5.學生學習簡單的二聲部歌曲和旋轉歌曲帶來的立體飽滿和層次感的不同感受。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獨特的創造力。
2.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包括節奏、旋轉等。)
3.在各種音樂活動中,進行聽、說、唱等多重獨立的練習活動,感知速度和力度變化所創造的不同音樂情境和情緒變化,以及旋轉歌曲帶來的立體飽滿和層次感的不同感受。
“知識和技能”目標:
1,能夠演唱不同速度和力度的歌曲,拓展歌曲情境的想象空間。
2、能準確的打兩部分的節奏,增強配合感。
3、能準確唱出點名。
4.學會鞏固輪流唱的方法。
二、課前準備:
課堂口號(音樂課堂,歌聲飛揚,無限音樂,無限快樂。是啊!)a、語言大炮
1,老師:同學們,妳們喜歡玩遊戲嗎?
生:我喜歡!
老師:今天老師帶大家玩壹個遊戲,叫語言大炮。這個遊戲需要大家學會用耳朵聽別人說話和控制自己,懂得默契配合。妳能做到嗎?
生:對!
老師:靜靜的觀察老師裏面有什麽。默默記在心裏。
老師:(過了壹分鐘)請把妳看到的壹個壹個說出來,不要太大聲,註意語速。問題:為什麽會亂?(沒有節奏,沒有指揮,沒有壹起出發。)
老師:現在是在老師的指揮下。老師指什麽大家就讀什麽,隨著節奏,大家跟著節奏拍手。老師:(總結)學會傾聽別人,控制自己,培養合作意識,團結協作。
2.語言大炮
老師:這次,老師先開始。當老師讀第二個單詞時,妳就開始讀,重復同樣的內容。試壹試,強調傾聽和控制。)
學生練語言炮,加上節奏,老師指揮。
3.總結:太神奇了,孩子們。這種依次閱讀的方式會有什麽結果?妳註意到了嗎?(懷疑)生:不能壹起結束。老師:那妳為什麽會想呢?
第三,引入新課:
學習大炮式的二聲曲《二虎》。
1.請翻到教材第26頁,仔細觀察,在大炮式的兩部輪換曲《二虎》中找出答案。找之前先復習壹下上節課的副歌,加表演,註意表情和形象,唱歌的時候註意。
強弱對比。
2.這次我們會唱旋律師表演,邊唱邊觀察答案,背在心裏。(學生觀察第壹個聲音)
3.學生唱兩個聲部,再觀察。
4.問題:妳觀察到了嗎?我們做什麽呢記譜法和以前的歌相比有什麽不同?群體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5.老師解釋了不同之處。
第四,體驗歌曲,學習壹個簡單的兩部唱法——輪流唱。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輪流唱歌,還要貫穿兩點。
(1),讓孩子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很多種,如合唱、輪唱等。
(2)讓學生體驗聲部之間的和諧之美,為以後的聲部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孩子感受音樂的魅力。
1,解決困難
第二聲部開始空四拍。
在壹個聲音的結尾重復是很奇怪的
2.輪流學唱歌
要求:配合默契,節奏準確,聲音不要太大。
3.擴展:加入三虎四虎輪流唱。
4。兩拍後繼續旋轉。
5。添加節奏板旁白。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師總結: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們。
2.在外國音樂的對比中,法國民歌<還在睡覺?>和法語童謠《兩只老虎》,我們知道了在同壹個旋律下,不同速度下表達的不同情緒。現在,請大家想壹想:在同樣的旋律、同樣的歌詞下,獨唱、合唱和我們剛剛學過的旋轉在聽覺上有什麽區別?
生:輪流唱的形式聽起來更立體、飽滿、有層次感。
老師:這種輪換的形式要求大家學什麽?
生:聽別人控制自己,配合默契,團結壹致。
不及物動詞總結:
唱歌有很多種方法。為了增加歌曲的氛圍,可以加入很多形式。以後,我們壹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