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試成績雖然勉強夠看,但也絕不算高,考研復習很多部分還沒搞清楚,所以我把自己從決定報考到復習這段時間的經歷寫下來,然後就事論事,總結了壹些我認為可以改進或欠缺的地方,供同學們參考。
我本科是某985政治學與行政學,壹直打算報考我們學校的政治學理論專業。不過聽說今年專業可能要縮水不少,擔心實力有限。其次,我的閱讀興趣主要是政治哲學,對我們學校的整體方向(政府流程)不感興趣,所以放棄了申請。大三下學期,楊光斌教授來我校做了壹次題為“政治思潮與世界政治變化”的講座。當時我對這個理論印象非常深刻。再加上人大濃厚的政治哲學,我在暑假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後,最終決定報考人大的政治理論專業。
我復習考研政治最早,八月中上旬。當時參加了微博裏壹個博主的刷題班,讓我每天寫壹章陸宇峰團隊的《30天70分鐘》。我跟著這個班,每天自學壹章肖秀榮的講義,然後第二天做相應的“30天70分鐘”來鞏固,每天將近2個小時。
這樣做了大概三周,到9月初,就認為政治已經復習完了,腦子裏已經建立了壹個簡單的知識框架。之後開始第二輪,每天做壹些肖秀榮的“1000題”,壹直到10月。
陸宇峰的背誦手冊發下來後,他每天看壹點背誦手冊,然後他做什麽套模擬題就發什麽套。沒有系統的東西。以上復習針對的是選擇題。考前四五天開始準備大題,用盧宇峰老師作文課的材料背誦壹些規範語句(但是背誦不怎麽樣,考場壹大半都是自己打)。
考研英語我復習的很清楚:背單詞+刷15年真題+5年模考,其他什麽都不做。從8月底到政治輪結束,我在墨墨上快速過考研單詞(沒指望能記住,只是為了混熟,留個印象),壹天大概三個小時。之後就開始刷真題。除了作文,我每天按照題型做了兩遍2002-2016的真題,保證每天壹個小時左右把原文中不懂的地方都弄懂。到了10月底,除了作文,其他的題我都熟悉了,所以停頓了壹段時間。11整段時間沒碰英語。12開始隔幾天做壹套2017-2021的作文之外的真題,和模考差不多。考試前的最後壹個晚上,我背了最後壹課周黑鴨編的作文模板,算是全部英語復習完畢。
專業課的學習和政治英語差別太大了,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專業課的內容,範圍無邊,深度無底,所以我不區分“壹輪”和“兩輪”,第壹輪是“永遠在路上”。人大的專業課雖然說是“理論”和“綜合”,但畢竟都是政治學的知識,兩個學科相互交融,很難區分,所以我復習的時候只大致分為思想史和非思想史兩部分。
對非思想史的回顧完全基於楊光斌的《政治學導論》。整個9月份,我都是以兩天壹章的速度看入門,同時整理每章的思維導圖,大致就是第壹天看+整理,第二天跟著圖回憶知識點。第二天就是把知識填入十幾章框架的日子。這些知識的來源包括但不限於楊光斌教授的論文和專著、經典教材(主要是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如張明、柏華、景躍進等。)、引言中給出的參考文獻、本科期間相關課程的PPT、自己因為感興趣和困惑而看過的文獻等。在復習過程中,除了用知識填充框架外,我還根據真題、課本上的問題和不清楚的問題總結出了幾十道考試題型,並根據這些題型收集資料,整理答案。壹句話:以課本為框架,以問題為方法,以妳接觸到的所有信息為內容,復習到考前最後壹天。
思想史部分很容易復習,因為它的考查範圍很明確,很穩定,沒有這樣的人。中國有孔子、孟子、荀、韓、老莊、賈棟、朱、陳野、黃谷王,西方就更少了,有白、雅、霍布斯、洛克、盧梭、密爾等。,所以我沒費多大力氣,基本上兩天就解決了壹個思考者。復習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第壹本參考書,自然是蕭公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
雖然具體解釋不可全信,但知識的覆蓋面總體來說還是足夠的。如果仔細對比真題,很容易發現很多題目都有朱曉的影子。我復習的具體方法是,對於主要的思想家,在閱讀了朱曉之後,結合前輩的教學內容、本科老師的PPT以及劉澤華學派的三卷本《中國政治思想史》
用手寫壹篇介紹思想家政治思想和意義的文章,讓每個知識點及其邏輯都可以復述清楚。這些文章既是知識也是框架。在日常的專業閱讀中,記得填上妳遇到的任何相關理論或知識。考前壹周,按照高年級學生的建議,對壹些考察頻率不高,但對入學考試說不準的思想家,如白虎童、張之洞等,在和的三卷本中略讀,以確保有所寫。
至於西方思想史的回顧,我完全是通過閱讀來完成的,沒有留下總結性的文字,沒有系統性。共和國
法律章節
政治學
政治家
王子理論
論李贄
龐然大物
論政府
論社會契約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論自由
等等,我在復習的時候已經看完了全部或者部分重要章節。然後我通讀了人大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政治哲學史》,以及徐大同、陳偉、唐詩淇的教材中的相關章節,然後研究了各個思想家的經典論文和專著。經典專著叫不出施特勞斯學派和劍橋學派的名字,只知道他們著名的觀點(今年我根據施特勞斯現代性的第壹波,考了壹下霍布斯洛克的人性論)。但是,文章看不下去。我個人多找師大學校老師的文章,按其他標準找文件看當然可以。至於當代政治哲學,我覺得我有點基礎。比如當代的壹些作家,如伯林、阿倫特、施特勞斯、波普爾、羅爾斯、諾齊克、桑德爾、泰勒等等,對它有壹點了解,所以用的力氣就比較少。他們只是簡單地看了壹下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馬德普《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史》。
以上都是我的考研復習經驗。下面說說我的想法,主要是覺得自己做不到,後悔的地方。
首先,英語作文,我根本沒有留夠時間。其實嚴格來說,英語作文不需要太多時間,但是考前自己寫完幾篇文章總是要的。可惜我懶得做。這直接導致我在考場上手忙腳亂:我的作文留了70分鐘,最後還是沒寫完。如果沒記錯的話,我的客觀題應該只扣6分,但是總分只有75,也就是說翻譯+作文扣了壹半,很失敗。所以永遠不要小看作文!!!
其次,政治。現在,我覺得“1000題”用處不大,完全不用做了。壹本《30天70分鐘》就夠了。其實在保證自己有壹定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比如高中是壹個合格的文科生),模擬題前的復習完全不用太認真,因為每年的考察範圍很容易被上綱上線,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學完全,那時候就不懂了,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然後在復習專業課的時候,只關註內容和材料,忽略真題。只關註知識漫無目的的積累,不關註知識被應用的可能性。構建了壹段時間的知識框架後,我的復習變得馬馬虎虎,基本上是讀我所想,記我所讀。復習沒有固定的時間,也沒有固定的內容(當然,部分原因是我作為本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的壹些具體課題有點興趣,導致我總是“溜”到不需要復習的地方)。這肯定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閱讀和記憶真題,了解真題的考查方法和考察內容,然後圍繞對真題的理解進行復習。
最後,忽視知識輸出能力的培養。雖然專業課的復習要以知識為主,但是妳在考場上六個小時學習再多的卷子也不可能把知識都展示出來。這時候答題的輸出能力而不是內容就變得很關鍵了。這個能力大概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組織回答的能力,二是具體表達上的壹些小技巧。說到底,組織能力是壹種思維方式。如果妳不虛心,妳可能不需要積累更多的知識。具體是按照什麽邏輯寫的,比如結構-過程-影響,歷史-現狀-前景,正面描寫-相似事例-反面事例等等。在復習的時候,如果不註重這種能力的培養,就很容易產生自己復習好了的錯覺:我理解妳看到真題後馬上想到這個知識點,但實際上妳最多只能寫出幾行不系統的。這種能力的培養還是要靠總結各種學者的寫作思路。至於具體的表達技巧,如果妳經常閱讀某個特定學者的文章,妳會發現這個學者總有壹些常用的表達方式和例子。這個東西乍壹看會讓人覺得這位學者學識淵博,但是看多了妳會發現這只是他的寫作習慣,到處都在用。具體例子不可說,大家都懂。以上兩方面能力的重要性,我在復習後期體會的越深,就越後悔沒有早點練習。希望同學們不要步我的後塵。
當然,每個人的準備條件不壹樣,需要學的東西也不壹樣。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知識鑒賞能力決定了備考所需的努力程度,所以“知己知彼”是關鍵,光有別人的經驗是不夠的。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