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完全否定。
2015-14半月刊明德講堂
道德講座
45.2.民族虛無主義與市場的荒謬言論中國的民族虛無主義是隨著西方的入侵而產生的,本質上是崇洋媚外的產物。民族虛無主義者鼓吹對中國文化乃至中國民族歷史的全盤否定,無視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和文化精髓,甚至故意混淆中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和糟粕。目前,民族虛無主義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壹些“月亮就是西方圈”的論調仍然很流行。否認中國傳統禮儀制度有合理因素或內在價值,是民族虛無主義的重要表現之壹。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反思中國文化的弱點和缺陷是完全必要和必要的。但如果壹味崇拜和宣傳西方文化,然後抹殺中國文化的精髓,模仿西方的壹些皮毛,就有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嫌。事實上,中國近代史已經充分證明,中國要實現國家獨立、民族復興、國家強大、人民幸福,不能依賴甚至投靠西方資本主義。其實中國傳統的禮儀制度並不是從孔子開始的,也不是儒家的專利。中國古代的“禮”,遠在孔子之前就有了。雖然壹開始挺簡單的,但確實是我們祖先最早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後來經過周公的“禮樂之制”,經過孔子的宣傳和實踐,將儒家思想融入其中,再經過諸子百家的理論探索和政治家的推行與實踐,中國傳統禮儀制度經過幾千年的積澱和反復建構,日趨成熟和精細化。聖賢所追求的禮治,既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彼岸理想,也是華夏先民的追求和夢想。其中反映中華民族寬厚、和平、真誠、謙遜、仁愛、孝道的精髓,早已成為中華民族認同和民族和諧的基石。很明顯,民族虛無主義否認中國傳統禮儀精髓的本質,就是否認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否認古代文明的歷史傳統!3.拜金主義沖擊了個人道德底線。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鼓勵勤勞致富,人們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改善生活條件之前,可以理直氣壯地賺錢。但別忘了,要“取之有道,用之得當”,致富不忘行善。另壹方面,沒有辦法取,舍本逐利忘義,奢侈揮霍,富而無情,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近年來,迷戀金錢、崇拜財富、享樂至上、忘利忘義、極端以自我為中心的拜金主義對社會道德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影響。拜金主義扭曲了壹些人的價值觀,混淆了勤勞致富和損人利己的界限,腐蝕了正常的人性,導致道德淪喪,甚至導致犯罪。4.家庭教育的缺失,讓禮儀行為難以生根發芽。良好的禮儀習慣要從小培養,家庭教育極其重要。父母文明禮貌,自覺抵制不良習慣,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相反,父母有自己的不良習慣,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也很大。有些家長鼓勵或縱容孩子在公共場合爬樹、摘花,那麽如何讓孩子長大後遵守文明禮儀、有公德呢?第三,對於當前道德失範、禮儀缺失的現象,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無動於衷。必須亡羊補牢,建立規範有效的當代禮儀體系,建立良性的社會秩序。彭林先生在《當代工業文明與傳統禮樂文化》壹文中說:“崇尚禮樂文化,有助於提高公民素質。”彭先生所說的公民素質,其實就是公民的道德素質。那麽,剝離了中國傳統禮儀制度的封建內核後,它還有什麽現代價值或者有什麽可以借鑒的地方呢?1.追求理想夢想提高國人道德境界。中國傳統禮儀制度追求禮義,追求個人完美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國家、社會、群體、家庭乃至個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禮記?李雲說:“大道。”
好吧,世界是公共的。選賢任能,堅守信仰,培育和諧,
46
德育中國的老朋友不僅僅是親人,更是兒女,讓老的有歸宿感,年輕的有長處,孤寡的,有病的有依靠感。男人有積分,女人有回報。如果貨棄於地,沒必要藏在自己身上;妳不必為自己而做。故稱“大同”求封而不興,盜賊而不為,故出屋不封。“這裏所描述的大同世界,是壹個天下為公、和諧有序、賢能治國、誠信恭敬、團結友愛、社會安定的局面,這是中國傳統禮儀制度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所以,禮儀並不僅僅表現為“進退有度,謙抑有尊嚴”(《宋史?樂至)外在形式,還體現在道德提升和精神完善上。在我看來,孔子是壹個理想主義思想家,他的意圖是建立壹個統壹、和諧、和平的社會。他從天子那裏追求禮樂征服“道”世界,其實就是理想的大同社會。在孔子看來,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努力把人培養成具有相當道德水準和禮貌的“君子”。古人強調“禮樂不可偏廢”,認為“德樂由內而動”,即禮能使其由外而動,即內心的真誠能體現內心的道德,才能產生真實、優雅、規範的禮儀行為,這才是真正的禮儀。很明顯,先賢們把培養尊禮守道的理想人格,提升君子的道德境界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因為這是實現大世界的基礎。如果換壹個現代的視角,那麽就應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道德人格,提升國人的道德境界,從而堅持信仰,團結友愛,讓社會更加和諧有序,安定祥和。簡而言之,中國傳統禮儀體系要求秉持嚴肅、尊重的人生態度,加強道德自律,培養道德情操,註重行為舉止。2.正確認識義利之分,增強中國人的誠信觀念。義利關系,其實就是道德行為和物質利益的關系。義利之分,是中國古代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的區分。關於義利關系,中國的先賢有很多話要說。孔子強調“君子喻義,小人喻利”(《論語?仁”),要求“見義而後取”,“義而後取”(《論語?賢文》)。孟子主張“舍身取義”(《孟子?高子尚”)。董仲舒提出“交誼不為己利,知其道不為功”,朱解釋:“交誼為己利;知道自己的路,就安心了。計較利益不壹定有利,也不壹定有功。“顯然,在處理義利關系上,先賢們強調以禮取義,即主張道德自覺,守禮守道,以國家、政治、經濟、倫理、社會習俗的優劣為價值取向,以此來掩飾個人行為。這些以禮義為基礎,從道德角度區分義利的觀點,都有其可取之處,我們不必也不可能完全拋棄。這是先賢們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嚴肅思考,是保證國家政治有序運行、保護社會經濟正常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理論總結,是他們對國家治理理論的巨大貢獻。事實上,正確的義利觀應該是權利和義務相結合,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壹位,同時充分肯定和鼓勵公民通過合法途徑和正當手段獲取正當利益。因此,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宣傳中國古代的義利觀,不需要把“義”簡單地作為封建道德來否定,也不需要把義利對立起來來定義。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義利關系,強化國人的誠信觀念,與拜金主義徹底劃清界限,從而構建有序和諧的經濟秩序。3.遵守禮法,禮法結合,培養國人的道德意識。中國古代禮法結合,要求人們守法,違法就是違法。這既是更高道德要求下的自覺道德實踐,也是法律下的強制性要求,所以要求人們壹舉壹動都要守法。當時的統治者具有以禮協調各種關系的職能。
往往知道,他們都希望以禮治國。
47《禮記》?《祭祀制度》說:“凡待人之道,不要急於儀式。”排除封建內核,著眼於領導和下屬對禮儀規範和標準的維護和遵守,將“治民之道”(當然也包括法律規範)與禮儀緊密聯系起來,以達到向上流動和向下流動的目的,確實具有指導意義。《左傳》強調:“君子之行也,禮也。”這是從道德意識來談禮。“普通話?楚玉商說:“教之禮,使妳知上下之規。“這是從禮的規定來談提高中國人的道德水準。可見,中國古代所謂的“禮”,在等級關系下,表現出社會效應,試圖制定壹套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人際行為規範和道德規範。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禮儀制度中所強調的封建等級制度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但傳統禮儀制度中所倡導的自覺守禮守法的原則,完全可以去粗存精,古為今用。實際上,古代的禮制不僅具有教育的功能,還具有法律規範的功能。禮記?精傑說“禮禁亂”,“故禮之開悟亦微,其惡亦不成形,使人移離罪惡而不知,故先成。”顯然,古人早就註意到,禮可以“止惡不形”,使人“從善向惡遷移”,達到“禁亂”育人的目的,發揮禮制預防犯罪、培養君子的作用。那麽,我們可以借鑒古代禮中“遷離善”的觀念,嘗試構建壹種新的禮儀或禮儀體系,對民眾進行教育,從而提高民眾的道德水準,造就更多新時代的君子。從中國傳統禮法的緊密結合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壹個啟示:禮法不可分,既不講究禮法,也不講究法法。需要禮法結合,並重。過分誇大“法律”的強制作用,解決不了國人道德提升的問題;誇大“禮”的教育功能,認為禮是萬能的,解決不了中國人違法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將這壹特點與中國傳統禮法結合起來,從提高中國人的道德意識入手,弘揚社會正氣,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普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範,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道德建設,這無疑對國家、社會和人民都是有益的。4.實施禮儀教育構建新時期道德規範。中國傳統禮儀制度註重禮儀教育,禮儀教育在鑄造道德人格、凝聚人心、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發展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教育,內容之壹就是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初步具備基本的道德規範,懂得禮儀規範。孔子多次說過“不學禮儀,不立”(《論語?紀的)。朱的《小兒訓詁》有壹千多字,可以概括為壹個“禮”。事實上,中國古代的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外在的禮儀教育,而是內外教育相結合,註重內在道德修養,努力培養君子的教育體系。因此,它包含了豐富的選擇元素。禮記?內正對從小到大的禮儀教育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強調終身實踐,隨時學習。古人也明確說過“父兄教子,必以誠待己,不必說事”(《圍爐夜話》),強調父母為人師表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禮儀教育來培養新時代的君子,構建新時代的道德標準。總之,它在剝離了中國傳統禮儀制度的封建內核後,確實具有可供我們借鑒的現代價值,對於扭轉當前道德失範、禮儀缺失的不良局面,提高國人整體道德素質,建立規範有效的當代禮儀制度,建立良性的社會秩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