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重慶市長江防護林體系管理條例(2019修訂)

重慶市長江防護林體系管理條例(2019修訂)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加強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長江防護林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長江防護林體系規劃、建設、保護、管理和利用的,必須遵守本條例。

長江防護林體系包括規劃區內的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特種用途林。

防護林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農田防護林、道路防護林和堤防防護林。第三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是指以長江為主線,以長江流域水系為單元,通過恢復和增加森林植被,合理配置多種林種和樹種,喬、灌、草並重,網、帶有機結合的生態公益林工程。第四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應當貫徹“* * *重在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方針,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壹規劃,因地制宜,防禦災害,分類指導,實行山水林田湖草制度管理。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

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長江防護林體系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農業、水利、土地、環保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對長江防護林體系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管理第七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應當制定規劃。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和區縣(自治縣)總體規劃。第八條城市總體規劃由市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中上遊防護林體系建設總體規劃》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後,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批準。第九條區縣(自治縣)總體規劃由區縣(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經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同意後,報市林業主管部門審批。第十條區縣(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區縣(自治縣)總體規劃和市林業主管部門下達的年度計劃,提前壹年編制施工作業設計,報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第十壹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應當按照批準的總體規劃和作業設計實施。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變更的,必須報原審批部門批準。第三章建設管理第十二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包括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和低產低效林改造。第十三條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重慶市綠化條例》的規定,對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區內的宜林地落實造林綠化責任。區縣(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指導。第十四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實行區縣(自治縣)負責制,鄉鎮實行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負責制,確保建設進度和質量。第十五條國家提倡多種形式的植樹造林,鼓勵單位和個人承包、租賃和購買宜林荒山使用權。

國家鼓勵以竹、木為原料的生產單位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造林,建立原料林基地。第十六條通過承包、租賃、拍賣等方式在宜林荒山上造林的,應當簽訂合同,並在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期限內完成造林任務。第十七條農村村民造林的自留山和責任山,可以在自願互利的前提下合作造林,也可以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轉包給他人造林。

農村村民在自留山、責任山營造防護林,區縣(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長江防護林建設設計的要求給予技術指導。第十八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應當達到以下質量標準;

(壹)經過三年人工造林,保存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2)飛播造林,有苗面積占當年有效面積的70%以上,每畝有苗400株以上,飛播後第五年每畝保存幼樹不少於200株;

(三)封山育林面積不少於300畝,封山育林後三至五年郁閉度達到0.4以上;

(四)低產低效林改造三年後,目標樹種數量占85%以上,喬、灌、草郁閉度不低於0.4。第十九條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實行階段檢查、年度檢查和竣工驗收制度。檢查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應當限期整改。第二十條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長江防護林體系檔案,定期向上壹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建設情況。

  • 上一篇:被換上大學的農家女還沒等道歉:“小偷”,為什麽理所當然?
  • 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和追加當事人若幹問題的規定》全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