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政府微博官方通報,2022年7月19日7時左右,北辰區天目鎮歡顏裏3號樓壹居民家中發生燃氣爆炸,造成樓房受損。
突如其來的爆炸令人擔憂,類似事故已經不是第壹次發生了。隨著燃氣用戶的快速增長,城市燃氣安全事故成為沖擊社會安全底線的又壹“殺手”。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第壹季度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第壹季度,全國(不含港澳臺)收集的燃氣事故數量為278起,其中住宅事故174起,占燃氣事故總數的比例最大。
壹場家庭事故影響了整棟樓。煤氣爆炸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萬商秦天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合夥人張曉風表示,居民室內燃氣爆炸事故糾紛壹般被法院認定為壹般侵權責任糾紛,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根據《民法典》、《產品質量法》、《安全生產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在確定燃氣爆炸事故的法律責任主體時,可能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壹)因房屋所有人(所有權人)或者房屋實際使用人違法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事故的,由房屋所有人(所有權人)或者房屋實際使用人自行承擔侵權責任。(2)如果竈具是沒有安全性能的不合格產品,從而造成事故,通常由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法律責任。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賠償。(3)因施工不規範、未及時履行維護、未履行監管職責等原因造成事故的。,燃氣經營者或者燃氣施工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造成嚴重後果,可能涉嫌重大安全事故和失職。(4)故意引爆燃氣造成事故的,由事故責任人承擔法律責任,可能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故意殺人罪。
“根據以往的案例可以發現,壹些燃氣爆炸事故並不是由單壹原因造成的,往往是燃氣經營者、房屋所有人、房屋實際使用人等不同主體的多種行為共同造成的,包括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如果是這種情況,當事人應當按照過錯責任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張曉風說。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館陶中茂(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何也表示,居民遭受的損失,可以依法向事故責任方主張權利,根據責任事故的認定,可以主張相應的權利。
此外,保險保障的作用也可以從以往類似事故中看出。何認為,除了追究事故責任方的法律責任外,如果受災居民投保了家財險或家用燃氣險,還可以根據所購買的產品找保險公司理賠。具體理賠需要以保險合同為準。
“對於發生爆炸的家庭來說,燃氣爆炸通常會給周圍家庭和居民帶來嚴重的財產和人身損失。當事人已購買家庭財產保險或者家用燃氣保險的,還可以就人身傷害、家庭財產直接損失和第三人的經濟賠償責任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他對弘毅說。
據了解,家財險常用條款明確規定,被保險房屋因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屬於保險責任範圍。以中國人壽為例。2022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財險已提供4.4萬億元風險保障。然而,雖然近年來國內財產保險市場壹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但與中國龐大的家庭數量相比,保險業的覆蓋面還遠遠不夠,大多數居民自身的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較弱。壹旦發生燃氣安全事故,高昂的醫療費用和物質損失往往使居民無力承擔事故受害者的經濟賠償。
面對這種不可預知的意外,保險業內人士建議,市民可以通過保險產品減少風險損失,防止“燒錢”。同時,何提醒,針對瓦斯爆炸的保險產品有很多種。市民在購買保險時,壹定要註意仔細查看保險條款中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對自己的合理權益有所把握和了解。燃氣安全不容忽視。為避免此類事故發生,各方應提高防範意識,堅決遏制各類燃氣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