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專家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意見

專家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意見

國務院6月5438+04發布的《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責任。

專家指出,無論是兒童保護還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留守兒童都是中國不可回避的重點群體。明確意見,強化各方責任,努力讓每壹個孩子都生活在愛的陽光裏。

父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童麗華指出,家庭監護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制度。然而,在當前中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農民工的頻繁流動導致許多留守兒童處於缺乏父母關愛甚至有效監護的狀態。

“父母應當依法對未成年子女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即使父母外出打工,也逃不掉這個法律責任。”佟麗華說,父母在孩子外出工作前,要給孩子做好妥善安排。《意見》具體提出了三種方案:壹是將其未成年子女帶至身邊居住;二是壹方留在家裏照顧;第三,暫時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親屬或者其他有監護能力的成年人監護。同時,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意見》明確要求,不得讓未滿16周歲的兒童在無監護的情況下獨自生活。

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不僅提供衣食住行保障孩子的生存,還承擔著管理、照顧、保護、教育等責任。因此,意見要求“農民工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保持聯系,多見面,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心理狀況,給予更多的家庭關愛。”

基層鄉鎮政府和居委會:強化監護監督職責和評估協助職責

過去,很多留守兒童的案例是在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後才被社會所知,因此無法做到防患於未然,並在早期對陷入困境或有問題的家庭進行幹預。童立華認為,意見強化了基層鄉鎮政府和村居委會的監護和監督職責。比如,建議村(居)委會定期走訪、全面調查,及時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並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詳細完整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臺賬,壹人壹檔,實行動態管理;村(居)民委員會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或者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者不履行監護責任、涉嫌遭受家庭暴力或者虐待、涉嫌受到意外傷害或者非法侵害的,應當第壹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通過黨員幹部家訪、村幹部走訪、專業社工隨訪等方式,核實重點對象,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照顧。

《意見》還明確要求農民工流入地政府在落戶、住房保障、照顧、就學等方面為農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

學校:全程管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通過電話、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和委托監護人的溝通。,了解如何幫助監護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提高其責任感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時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無故缺課情況,落實輟學登記、勸導返校和書面報告制度,勸導無效的,書面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勸其返校;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加強與父母的情感聯系和家庭交流;寄宿制學校要完善教職工值班制度,落實學生宿舍安全管理責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引導寄宿制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等活動,增強學校教育吸引力;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或者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者不履行監護責任、涉嫌遭受家庭暴力或者虐待、涉嫌受到意外傷害或者非法侵害的,應當第壹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這是《意見》對中小學提出的工作要求。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第壹重要的是家庭,其次是學校。”童麗華說,為確保學校切實落實上述要求,《意見》還對教育行政部門明確提出了四項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經費政策,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支持和引導中小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盡早發現和糾正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學校教職工的專項培訓,重點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員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能力;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幫助孩子提高防範非法侵害的意識,掌握防範意外傷害的安全常識。

公安和民政:做好留守兒童權益保護工作

佟麗華認為,意見明確了公安機關和民政部門的具體職責。比如,無論兒童是否受到父母或其他人的傷害,公安機關都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其就醫和傷情鑒定,為進壹步采取幹預措施和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奠定基礎;公安機關應當對虐待、遺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或者委托監護人給予批評教育,必要時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情節構成虐待罪、遺棄罪的,應當立即立案偵查;公安機關接到兒童權利受到侵害的報告並調查處理後,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通報相關情況;縣級民政部門及其設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應當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開展監護監督工作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加快專業社會組織孵化,依托社會組織培養專業服務人才;對於監護人家庭經濟困難且符合相關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政策的,民政等社會救助部門應當及時將其納入保障範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社會工作者的培養水平不高,社會工作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下壹步的重點是政府要為社工提供專業的培訓,這樣才能有壹支在專業化道路上不斷前進的農村社工隊伍。

  • 上一篇:重慶市民用航空條例
  • 下一篇:自律演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