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狼”這種動物不夠友好。很多人不了解狼,對狼的粗暴態度源於儒家對狼的醜化。狼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兇猛可怕,也不像某些人醜化的那樣。狼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人類去研究和學習。狼的品質的基本特征就在於它們的桀驁不馴,也正是因為桀驁不馴,它們才把尊嚴和自由看得和生命壹樣重要。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對尊嚴的捍衛,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嚴明的紀律,緊密的團隊精神,頑強的戰鬥作風,不怕任何強硬對手的氣質,都造就了他們堅強的風範。草原牧民稱狼為“戰神”,把狼尊為民族的精神“圖騰”。他們與狼共舞,共同創造草原帝國的神話。
反觀我們的孩子,從壹出生就成了“六大巨頭爭寵”的對象。他們在繁華中長大,以自我為中心,不愁吃穿,沒有艱辛的經歷。雖然很多人獲得了父母羨慕的學歷,但也有很多人沒有成為父母期望的強者。所謂“大學生的學歷,中學生的能力,小學生的心態,孩子的挫折能力”,正成為當今新生代的真實寫照。很多獲得高學歷的畢業生壹踏上求職之路,就接連遭遇慘敗,自信心蕩然無存。他們害怕面對社會,害怕競爭,不掙錢養活自己,而是呆在家裏,靠父母養活自己。年邁的父母不得不為心愛的孩子繼續發揮余熱。這說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陷入了嚴重的誤區。
所以,“狼性教育”應該是生逢其時。書中提出了向狼學習的十八個方面:
1,鼓勵孩子變得堅強
心態決定命運。狼之所以成為強壯的動物,是因為它生來就有“我要吃肉”的強烈意識。我們的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像綿羊壹樣順從、安於現狀的人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父母要想把孩子培養成未來生活中的強者,首先要有強大的心態,高標準嚴要求,像狼壹樣堅持“我要吃肉”,絕不吃草。
2.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
在小狼剛剛有獨立能力的時候,母狼會堅決讓它獨自執行任務,“殘忍”地讓它們面對危險的環境,在實踐中磨練出狼應有的意誌品質。狼認為,要成為壹只真正的狼,妳必須具備獨立處理壹切突發事件的能力,否則妳只能是壹只等待被屠宰的羊。
而我們很多家長喜歡做“母雞媽媽”,壹味的保護孩子,生怕孩子摔了,累了,餓了,凍著了,攤販就插手了,什麽都代替做。孩子長時間在這樣舒適的小窩裏長大,怎麽經得起生活和社會風浪的考驗?
3.讓孩子永遠保持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動物之壹。他們永遠不會忽視身邊的壹切。狼會小心翼翼地玩弄壹根骨頭,壹個鹿角,壹塊野牛皮,壹個小松果,甚至是壹個露營者留下的登山背包。他們只要對什麽東西感興趣,就會反復擺弄,仔細琢磨,直到想出辦法。好奇心是成功和卓越的最重要因素。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因為無數次的好奇:無數次的因為好奇而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奧秘,從而不斷進步發展。
在兒童早期,人們像狼壹樣好奇,想找出壹切。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孩子的考試成績是壓倒性的。家長往往把孩子的好奇心壓制在成績之外,這樣很容易扼殺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甚至埋沒孩子的天才。著名教育家陸琴認為,孩子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是否能被父母更早地發現和關註。考試成績不能代表孩子的能力,但興趣是孩子提高能力的動力,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4.鼓勵孩子去競爭。
機會總是青睞那些時刻準備競爭的人,機會往往伴隨著風險。狼有很強的危機感,時刻保持著競技姿態和戰鬥狀態,時刻準備著應對危機。因此,他們有非常強的處理危機和風險的能力,並經常能轉危為安,擊敗對手。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廣泛學習,增強實力,時刻準備以競爭的心態接受各種挑戰,變得像狼壹樣強大。
5.讓孩子學會尊重。
只有尊重妳的對手,妳才能充分了解妳的對手。狼尊重他們的對手,所以他們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他們總能擊敗強大的對手。真正的強者尊重對手,因為只有對手才能證明強者存在的價值。
父母也要學會尊重孩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凱爾連克曾說過:“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家庭的尊重,父母對自己每壹個行為的關註,是對孩子最重要、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隱私和選擇。只要是正常的,父母都應該尊重。同樣,孩子在學校也應該受到尊重。
6.讓孩子自由成長
自由世界是強者生存的土壤。父母要想培養孩子在生活中堅強,就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孩子們正處於年輕而活躍的階段,他們對自由的渴望是他們的天性。無論父母把他們管得多緊,他們都會想盡辦法沖破各種壁壘和枷鎖,就像籠子裏的狼壹樣。無論妳給他們什麽,他們永遠處於壹種躁動不安的狀態,享受不到“被自由限制的財富”。
培養孩子的紀律性
7.狼非常守紀律
在狼族中,任何違反紀律的狼都有可能被徹底趕出狼族。因為尊重紀律,狼可以隨時保持步調壹致,形成群體的戰鬥力。遵守紀律不僅是壹種行為,更是壹種理念。有了這個想法,我們就可以在任何場合把紀律變成自覺的行動。紀律意識好的孩子,不僅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給自己提供壹個人身安全的保護神。
8.讓孩子真誠地生活。
狼的生存環境極其復雜。它們不僅要面臨獵物匱乏的考驗,還要在狩獵中面對強大對手的絕望抵抗,有落入人類陷阱的危險。但在這種復雜惡劣的環境下,狼依然壹如既往地向後代灌輸誠信的理念。但不是所有人類都能做到這壹點。很多家長理直氣壯地說,現代社會這麽復雜,孩子太老實,容易上當受騙。孩子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之所以默許孩子不誠實,是為了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其實避免被傷害的方法不是撒謊或者刻意回避,而是培養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以誠信為代價避免社會可能出現的“危機”,無異於扛著柴火去救火,讓人互相不信任,互相設下陷阱。結果每個人都為自己擔心,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9.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人類的誤解遠比狼多,但很多人並不重視彼此的交流。家長不妨借鑒大灰狼的做法,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時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兩代人之間的誤解或矛盾很快就會消除。
10,鼓勵孩子向狼學習團結合作。
狼並不是自然界中最強大的動物。老虎,獅子,豹子,野豬,野牛都比他們厲害,但是如果群毆,就算老虎遇到狼也要敬而遠之。幾只分散的狼,壹旦組合起來,就會變成壹只非常強大的隊伍。這就是團結的力量。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壹員,都應該在壹定的群體中學習生活,都應該對自己的群體盡職盡責,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團結協作的精神。父母教育孩子千萬不要忽視這壹點。
11.像狼壹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為了狼的生存,狼會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在狼的大家庭裏,每壹只狼都能意識到自己對狼群的重要性,每壹個成員都必須對自己的群體負責。當同伴遇到危險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上前營救。對於狼來說,履行自己的責任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信用和責任永遠是孿生兄弟,只有承擔大的責任才有可能建立大的信用。“無矽壹步,無裏;不積小流,成不了江河大海。”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父母要盡量為孩子少做,讓孩子多做,多動腦筋,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對社會和家庭負責,才能有所作為。
12,鼓勵孩子像狼壹樣關註細節。
“壹樹壹菩提壹沙壹世界”,人生是由很多細節組成的。忽略細節,容易導致“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凱爾連克說:“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藝術素質固然重要,但生活習慣的培養也是永遠不能忽視的。教育必須從細節開始。”
家長要培養孩子關註細節,從日常生活做起,讓孩子關註生活中的每壹個細節,在細節中看到真功夫。其實很多成功的父母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來教育孩子的。
13.教育孩子不要像狼壹樣拖拖拉拉。
效率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壹。拖延不僅會導致我們拖延,還會讓我們成為受害者。拖延不僅影響效率,更是謊言和借口的溫床,是懶惰的溫床。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壹定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的習慣,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拖延而懶惰,因為懶惰而平庸。
14,像狼壹樣培養孩子的耐心
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很大程度上,孩子比拼的是耐心。也許很多沒考上大學的孩子也很聰明,也許很多考上了大學的孩子智力壹般,但由於耐心不同,最後的結果也大相徑庭。成就愛那些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能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好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耐心。
15,訓練孩子像狼壹樣失意。
當他們的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不僅要教他們如何正確面對挫折,還要鼓起勇氣和信心克服困難。他們甚至可以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從而培養和增強孩子面對挫折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16,讓孩子懂得感恩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嚴格來說,壹個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無論能力多麽優秀,都很難成為真正的強者。父母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壹個堅強的人,就要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每壹個人。
17,讓孩子向狼學習,珍惜狼
讓孩子學會尊重財富,珍惜金錢,教育孩子學會花錢,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榜樣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要努力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狼性教育,讓孩子變得堅強的教育,如果每壹位家長真的努力,堅持去做,把孩子培養成生活中的強者絕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