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本質論
1.藝術史中關於藝術本質的觀點主要有哪些?
1.客觀精神說:
認為藝術是理念或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
代表人物:柏拉圖、黑格爾、劉勰、朱
2.主觀精神理論:
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達,是生命本身的沖動。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嚴羽、袁宏道、袁枚、陸九淵、王陽明、李贄。
3.代表性理論或再現說:
藝術是對真實事件的模仿。
代表人物:亞裏斯多德、車爾尼雪夫斯基、達芬奇、姚最、張赟、郝靜、呂望、石濤。
4.表演說:
認為藝術是主觀內心的表現。
代表人物:克羅齊、柯林伍德、華茲華斯、羅丹、托爾斯泰、陸機、白居易。
二、藝術與政治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藝術和政治都是經濟反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
1.政治用藝術為自己服務。“開導和幫助他人。”
2.藝術在政治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可以在諷刺政治和揭露政治黑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如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左翼電影運動。
3.政治對藝術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比如中國的紫禁城。
4.意識形態是藝術的重要屬性,政治既是藝術家使用的重要資源,也是藝術家重要的表達內容。比如卡萊爾文學展。
藝術也有多種規定,不能把意識形態作為唯壹的規定而忽視藝術的其他屬性,那麽藝術就會成為政治工具。
三、藝術與科技的關系?
1.科學不僅指技術,還指科學的運作和應用。更重要的是,科學是指科學思想;科學概念。
2.科學思想和觀念對文藝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隨著自然力的逐漸征服,人類將以全新的世界看待宇宙和社會。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壹些文學形式的衰落甚至消亡。比如古代神話史詩,曾經讓人眼花繚亂。隨著科學思想的深入,今天他們已經失去了文學土壤。
3.同時,科學的思想和觀念也在不斷創造和催生新的文學形式。比如科幻文藝就是其中之壹。科學技術對藝術發展的積極作用,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和技術手段,促進了新的藝術類型和藝術形式的出現。它為藝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環境和傳播手段,為藝術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許多藝術形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
四、藝術與經濟的關系?
首先,藝術不屬於物質的社會關系,而屬於思想的社會關系,是壹種社會意識形態。
1,經濟對藝術的影響體現在物理環境、發展動力、制約條件等方面。
2.藝術對經濟的影響體現在旅遊業的發展和消費藝術上。
3.經濟發展決定藝術發展並不是絕對的,在社會發展史的某些階段,藝術的發展與經濟發展並不總是同步的。藝術有時候發展快壹些,有時候慢壹些,有時候甚至和經濟發展方向相反。這種現象正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經濟和藝術或者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之間的不平衡關系。
5.藝術和哲學的關系?
哲學作為壹定的世界觀,必然會對藝術創作活動產生影響。藝術不僅要反映壹定的哲學觀念,而且要對壹定世界觀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
藝術和哲學有本質的區別。
2.哲學通過美學的中介影響藝術的發展。比如古希臘哲學的樸素唯物主義,就決定了古希臘的美學思想。
3.藝術和哲學也是密切相關的。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代表了人們對宇宙和社會的整體看法。
4.哲學對藝術的影響表現在對藝術家、文學思想、創作傾向、創作方法、風格和流派的影響。
6.藝術和宗教的關系?
藝術和宗教在認識和掌握世界上有壹些相似之處。
1.宗教和藝術都是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藝術和宗教都含有情感和幻想的成分,是社會生活的綜合反映。藝術和宗教都可以撫慰人們的精神,產生喜悅和希望的感覺。
2.宗教促進了藝術的發展,使藝術突破了教義的局限。
3.宗教對於藝術來說是壹把雙刃劍,既阻礙否定,又促進肯定。所有的宗教藝術都包含著無法解決的內在矛盾。
所謂宗教因素,是介於壹方與另壹方之間,介於宗教與藝術之間的精神產物,兼具宗教與藝術因素。
7.藝術和道德的關系?
1,道德與藝術的關系,壹方面,壹定社會的倫理道德總是通過藝術的內容和精神來體現,同時,藝術通過其審美表現來評價道德觀念,從而影響道德觀念。道德影響藝術。
2.其次,藝術家的道德對藝術創作也有很大的影響。
3.藝術對道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藝術作品對人的道德教育上。
4.藝術對道德的影響還表現在藝術對社會道德觀念的改變有壹定的作用。
8.藝術與新媒體的關系?
最早的口頭交流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文字的發明使藝術的傳播形式達到了質的飛躍,使傳播形式固定下來,使藝術的傳播更加廣泛和深遠。印刷術的出現,實現了藝術作品的批量生產,文學藝術為藝術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後來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視聽綜合藝術成為主流藝術形式。如今,網絡技術讓傳播平臺更加廣闊,讓傳播方式更加簡單,將媒體的傳播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9.藝術與法律的關系?
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說:“法律是壹種善良、正義的藝術”,法律和藝術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不同方式。
壹方面,法律和藝術有明顯的區別:法律的理性本質和藝術的感性氣質;法律充滿邏輯和推理,藝術訴諸形象和想象;法律的現實性和藝術的理想主義傾向。
2.另壹方面,法律調節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沒有人文關懷和“溫度”是不可能的;法學研究法律問題,沒有人文精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