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規定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規定

法律主觀性:

當企業需要改變投資結構時,可以用資本公積增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壹、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法律規定。

企業增加實收資本的條件:

我國目前實行註冊資本制,要求企業實收資本與註冊資本壹致。無論企業屬於何種組織形式,是國有獨資企業、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應當在正式投入生產經營後的壹定期限內,按照註冊資本籌集足夠的實收資本。未來企業將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必然導致實收資本增加,使其超過原註冊資本。企業增加實收資本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壹)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股本,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之前發行的股票已經全部募集完畢,間隔壹年以上;

(二)公司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可以向股東分紅;

(3)公司預期利潤率能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四)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務會計文件不存在虛假記載;

(5)經股東會決議,同意增加股本,修改公司章程;

(6)經國務院授權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公開發行股票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準。

(2)有限責任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形成股東會決議,修改公司章程。

具備上述條件的企業可以增加實收資本,包括將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

可用於增加資本的特定資本公積項目:

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雖然屬於所有者權益,但資本公積的具體來源有很多。資本公積項目有的可以用來增加實收資本,有的不能用來增加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總賬下列明細賬記錄的資本公積項目不能用於資本轉增:接受捐贈資產準備、資產評估增值準備、股權投資準備、接受被投資單位捐贈準備、被投資單位評估增值準備、被投資單位股權投資準備。這些項目屬於所有者權益中的預備項目,屬於未實現資本公積,不能用於增資。

資本公積總分類賬中資本(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轉增、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明細科目記錄的資本公積前幾項為所有者權益中已實現的資本公積,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後可轉增資本。其中,“其他資本公積轉增”項目是指企業從上述資本公積明細科目中轉出的已實現公積金額。

第二,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的區別

1.從來源和性質上看,實收資本(或股本)是指投資者根據企業章程、合同或協議實際投入企業並依法登記的資本,體現了企業所有者與企業之間的基本產權關系。資本公積是投資者出資超過其在註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與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

2.從目的上看,實收資本(或股權)比例是確定所有者參與企業財務管理決策的依據,是企業分配利潤或股利的依據,是企業清算時確定所有者對凈資產索取權的依據。資本公積的目的主要是轉增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不反映所有者比例,也不能作為所有者參與企業財務管理決策或進行利潤分配(股利分配)的依據。

雖然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有本質區別。但是,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都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屬於投入資本的範疇。

3.資本公積屬於哪類科目?

資本公積屬於所有者權益範疇。

資本儲備賬戶:

1.賬戶性質:所有者權益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從投資者處收到的投資超過其在註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即資本或股本溢價),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也通過該賬戶核算。

3.賬戶結構:信用記錄增加,投資人實際收到的出資額超過其在註冊資本中的份額或股本被登記。借方票據的減少意味著資本公積的減少;期末余額在貸方,說明有真實金額的資本公積。

4.明細科目:分別設置“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進行明細核算。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從中可以知道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法律規定,資本公積與實收資本的區別,資本公積屬於哪類科目。他們24小時在線,可以隨時回答妳的法律問題。

法律客觀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壹)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營業收入;(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9)偶然收入。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應當按照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應當按月或者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 上一篇:中考歷史總復習大綱
  • 下一篇:辯論賽活動策劃方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